中国酒文化

✍ dations ◷ 2025-05-15 14:50:55 #中国酒文化
饮酒是中国上古祭祀典礼之一,第一个造酒或发明酒的人已不可考,有仪狄与杜康两说,后世多将杜康尊为酒神,造酒业也奉杜康为祖师爷,在文学中杜康两字也成为酒的代名词。中国古代的酒又称“醴”,传统上多用果物制作,是一种甜度高、酒精浓度较低的饮料酒,因为味道甘甜所以常见古人爱饮酒,其实就类似现代人爱喝含糖饮料的习惯一样,也因酒精浓度不高才会有千杯不醉之类的形容词。日本自古以来受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也保留许多古中华的文化典故,故在日本“醴”一字从古至今皆是甜酒的专称,其他酒类都不能称为醴。中国在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自然发酵的果酒;后来发展了将谷物糖化再酒化的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曲法酿酒;汉代以后发展了制曲技术;东汉引进了葡萄酒;宋代出现了药酒;元代、明代出现了用蒸馏法酿制的烧酒。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也是非常隆重高雅的食品,祭祀、会盟、祝捷、婚丧喜庆及欢聚迎送等场合均能见以酒庆贺助兴或祭仪。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天帝的女儿让仪狄造酒献大禹,大禹饮后觉得甘甜,但大禹很清楚喝酒会亡国,遂疏远酒的发明者。《战国策‧魏策》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尚书》载商王武丁和他的大臣对话:“若作酒醪,尔惟麹蘖。”当时已能用酒曲来酿酒了。夏桀与商纣都是因酒亡国。《通鉴前编》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商朝有制定严惩官吏纵酒的法条:“敢有……酣歌于室,……臣下不匡,其刑墨。”《周礼》有酒正、酒人、浆人等官职的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供)奉之”,“酒正”是当时的酒官之长,《周官‧酒正》有五齐、三酒、四饮的记载。张道陵建立五斗米道,设立有“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早期道教并不严格禁酒,道教戒律《老君想尔戒》亦无禁酒之戒。后期的道教吸收了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说,开始严令饮酒,《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便作出“四酒色财气食荤,但犯一者,罚出”。即便如此,往后的道家人物对酒仍无法忘情,长久以来,并无深刻执行戒酒纪律,但也提醒信徒喝酒不可过量。道教经典《太平经·丁部》则详列出酒的害处,例如“凡人一饮酒令醉,狂脉便作”,“伤损阳精”,“或缘高坠,或为车马所克贼”。酒醉之后,“或为奸人所得”,“县官长吏,不得推理,叩胸呼天,感动皇灵,使阴阳四时五行之气乖错,复旱(干)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气逆行”。一说猿猴好酒。高诱在《淮南子》的《氾论篇》“猩猩知往而不知来”注:“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李贤于《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出猩猩”引《南中志》:“猩猩在此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

相关

  • 甲沟炎甲沟炎(英语:Paronychia),俗称“冻甲”、“指沟炎”,为甲床炎(Onychia)的一种。意指指甲周围组织,包括两侧的旁甲沟和底部近侧甲沟的发炎,一般症状为红、肿、痛,严重时会有化脓现象。
  • 输血输血是一种治疗措施,可算是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疗法。出现场合包括了外科手术备血以防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等等。输血可以针对不同血液成分(或称“血品”)进行输入,包括了全
  • 纪念品纪念品是为了保存记忆而取得的物品。在旅行时购买或收集并带回家中的任何物品,只要有纪念意义,都算是纪念品。纪念品本身可能有价值和其他用途,也可能只有纪念功能。如果纪念品
  • 肠外营养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是将营养送入静脉中,而非一般地食入后消化。注入的营养品是由专业的制药公司制造,其营养品富有高度养分,包含了葡萄糖、盐、氨基酸还有脂肪等等
  • 瑞博西利瑞博西利(英语:Ribociclib)商品名击癌利(KISQALI)是一种CDK4/6抑制剂类型的乳腺癌药物,由Astex和诺华制药研发。可使用的对象为:贺尔蒙接受体阳性、HER2阴性患者,以及停经后晚期乳腺
  • 荨麻荨麻是荨麻属中大约30-45种植物的通用俗称,广泛分布在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绝大部分种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部分为灌木,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有齿牙或分裂,有托叶,花单
  • 国际计量大会国际计量大会(法语:Conférence générale des poids et mesures,简称CGPM)是依1875年订定的《米制公约》为维护国际单位制(SI制)所设立的3个组织中的1个。另外2个组织是国际计量
  • 数码显微镜数码显微镜(英语:Digital microscope或Computer microscope)是一种结合传统光学显微镜及视像镜头而成的显微镜,主要用于教学用途。数码显微镜的主要好处在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
  • 维柯乔瓦尼·巴蒂斯塔·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或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年6月23日-1744年1月23日)是一名意大利政治哲学家、演说学家、历史学家和法理学家。
  • 坎伯兰坎伯兰(Cumberland)是英国的一个历史地区,位于英格兰的西北部。在12世纪至1974年之间,其是一个实际存在的行政区划。在1889年至1974年之间,其曾是一个行政区划上的郡。1974年,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