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血

✍ dations ◷ 2025-11-28 20:56:21 #温血
恒温动物(Homeotherms),俗称温体动物,与内温动物(Endotherms)不 同。在动物学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其活动性并不像变温动物那样依赖外界温度。在鸟和哺乳动物会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稳定的体温,已经灭绝的恐龙也可能是恒温动物。这体现在基础代谢率。恒温动物的基础代谢率远高于变温动物。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保证体温的恒定,并且能在外界环境升高的状态下排出热量。这通常通过液体的蒸发实现,如人类的汗和狗的喘息,还有猫的舔舐。人类在天气炎热或体温升高时,活动力会降低,减少热量的产生,同时皮肤表面微血管的血液量会增加,以加速热量散失。另外,汗水的蒸发也可带走过多的热量。反之,当天气寒冷或体温降低时,肌肉会借着收缩和颤抖产生能量;食欲会增加,借此获取更多养分以产生能量,同时流入皮肤微血管的血液量会减少,以降低热量散失。恒温动物通常需要隔热措施,陆生的动物会通过在羽毛或毛发中封存空气层实现。但是一些哺乳类动物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恒温的,例如在冬眠时,它们的体温会下降10°C以上。这样它们就可以节省能量,可以不吃或少吃(在间或的苏醒状态下)的情况下度过数月的严冬。如刺猬和冬眠鼠。蜂鸟,则非严格意义上恒温鸟类。一些昆虫也有恒温的趋向,例如蜂能够在外界寒冷的情况下通过肌肉颤抖保持蜂巢的温度大致恒定。但这种恒温不是个体的,而是整个蜂群的。无脊椎动物和绝大部分的鱼类则称为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不恒定,但某种程度上却是受新陈代谢调节的。其实还有恒温植物,如臭菘(Symplocarpus foetidus),它可以在外界低于0摄氏度的环境下保持20摄氏度的体温,热量是通过花枝的线粒体产生的。(参看连接臭菘冷暖自知 植物也有体温)

相关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卵菌见内文卵菌门(学名:Oomycota)或卵菌纲(学名:Oomycetes),俗称水霉 (water mold),是一种与真菌很相似的真核微生物,不具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需将养分在体外分解后,再进行吸收。但根据亲
  • 肝sub木/sub在中医传统脏象学说中,肝属五行中的木,其主要功能为“疏泄”与“藏血”。其中疏泄包含了精神情绪、消化,以及与气、血、水的流通;而藏血则包括了血液的储藏及调节。除此之外,肝与
  • 乳头爱抚乳头爱抚,是对乳头附近的刺激使其坚挺兴奋(英语:stimulation of nipples),是一种常见的性表现,施行对象可包含自己或其他人,不限于任何性别或性倾向。据成年男女报告显示对胸部的性
  • 德尔塔-3德尔塔3号运载火箭为波音公司所研制的不可重复使用火箭,于1998年8月26日进行首次发射,三次飞行中,前两次 皆失败,第三次才成功,酬载卫星只是模拟酬载。德尔塔3号运载火箭能运载38
  • 堪察加边疆区堪察加边疆区(俄语:Камчатский край,罗马化:Kamchatsky krai)是俄罗斯一个联邦主体,成立于2007年7月1日。2003年10月25日公民投票决定,原来堪察加州与科里亚克自治区
  • 锁链素锁链素(Desmosine)是在相同的或者邻近的多肽由三个醛赖氨酸侧链和一个赖氨酸侧链形成的交联体。在尿液,血浆或痰样品中的锁链素的检测可以是由于与某些疾病相关的高弹性蛋白酶
  • 影响因子影响指数(英文:Impact factor、缩写:IF),或译数、影响系数,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
  • 利奥三世教宗圣良三世(拉丁语:Sanctus Leo PP. III;750年-816年6月12日)于795年12月27日至816年6月12日出任教宗。因为在799年遭到由哈德良一世遗族为核心的权贵们反对,他被迫出亡并向法兰
  • 恐怖症恐惧症(phobia)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此症的特征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持续性的恐惧与害怕。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快速发作的惧怕现象,并持续超过六个月以上。患者将竭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