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

✍ dations ◷ 2025-10-30 03:20:26 #墓志铭
墓志铭为文体名,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另外中国古代还有祭文、行状的写法。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唐朝太史傅奕自为墓志曰:“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是中国写墓志铭之始。宋代曾巩说:“夫铭志之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东汉蔡邕曾因撰写谀墓之文受到非议。其实收人之财,难免要在碑志中说人好话,“以为谀墓之文,例多溢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善写墓志铭,李汉的《昌黎先生集序》载韩愈计有碑志75篇。韩愈曾为石洪作墓志,石洪官仅止于县尉,无奇伟之事迹,日后宋人修《新唐书》竟收此“谀墓之文”。韩愈文名日盛,达官贵人常求其为先人撰墓志铭,润笔酬金甚高,韩愈亦来者不拒。其门客刘叉甚觉眼红,取其黄金数斤而去,云:“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欧阳修也写过《范文正公神道碑》、《尹师鲁墓志》、《杜祁公墓志》,但其子孙皆不满意欧的文章。曾巩曾对欧阳修为其祖父作墓碑铭深表谢意说:“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苏轼本人则极少作行状、碑志。不过苏轼还是代张方平作滕元发的墓志铭,是为〈代张文定公作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这是由于张方平当时已病故。清人魏象枢也发表过意见:“为人作墓志铭甚难,不填事迹,则求者多不甘;多填事迹,则见者不信;甚至事迹无可称述,不得已而转抄汇语及众家刻本以应之。譬如传神写照向死人面上,脱稿已不克肖,况写路人形貌乎?世人生前行些好事,做个好人,勿令作墓志铭者,执笔踌躇,代为遮盖也。”一般而言,墓志铭分为志和铭两种,志多用散文记叙死者姓氏、籍贯和生平,铭多用韵文概括全篇,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

相关

  • 贫困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贫困问题相对严重,贫困率也较高。美国政府对相对贫困的定义(英语:Poverty threshold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是“缺乏主流社会拥有的生活物资
  • Hymenolepis diminuta缩小膜壳绦虫(学名:Hymenolepis diminuta)是一种食源性(英语:Foodborne parasites)寄生虫, 属于绦虫纲圆叶目,可引致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这种线虫以昆虫作中间宿主,最终会感
  • 脏器逆位脏器逆位,亦称内脏逆位(situs inversus)是一种先天性的结构缺陷,症状是患者的内藏各器官的位置与一般人正好左右相反(镜像对称),譬如患者的心脏位在右手边,肝脏位在左手边。这种先天
  • 量词/分类词量词(英语:measure word),学术名称分类词(classifier),是一种存在于某些语言中的词语或语素,用来区分由可数名词指代的不同事物。在存在分类词的语言中,分类词常常用于名词被计数或者
  •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拉丁语:Sciatica),也被称为坐骨神经炎或腰椎神经根病变,它的症状是背部与腿部的疼痛。疼痛的范围上自背部,下至腿部的背侧、外侧、或正面。一般而言,症状只出现在身体的
  • 超级人瑞超级人瑞是指年纪达到110岁或以上的人瑞。依据欧洲的统计数据,仅有1%的百岁人瑞能存活至110岁。而且,仅有0.2%的超级人瑞能存活至115岁。迄今只有21位无争议的人类案例年龄活
  • 约翰·英索约翰·内维尔·英索(英语:John Nevil Insall;1930年-2000年)是英国籍的骨科医师。他是发展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先驱。他设计的四个全膝关节置换术系统大大地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至今
  • 袋熊袋熊,即袋熊科(英语:Wombat,学名:Vombatidae),是澳洲的有袋类动物。它们的脚短及肌肉发达,身长约有1米,尾巴亦很短。它们生活于澳洲东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州的森林、山地及石楠地。袋熊
  • 外商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英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缩写:FDI)是指外国企业为获得利益在本地所作的经济投资。一般而言,外国企业会和本地企业组成一个公司,形成一个多国企业或者国际企业
  • 国家宗教国教或官方宗教、官方信仰,是指由国家确立的特定宗教。拥有国教的国家并非一定为神权国家,也不代表国教受到政府控制。国家或政府在当代社会中对公民施加国教影响的程度差别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