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罗斯拉夫·克尔莱扎

✍ dations ◷ 2025-07-27 18:15:12 #1893年出生,1981年逝世,萨格勒布人,出身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人物,男性散文家,克罗地亚小说家,克罗地亚诗人,南斯拉夫作家,南斯拉夫革命家,南斯拉夫共

米罗斯拉夫·克尔莱扎(克罗地亚语:Miroslav Krleža,发音:;1893年7月7日-1981年12月29日)是克罗地亚出身的南斯拉夫作家、诗人、剧作家。他长期从事革命文学创作活动,一生共撰写60多部文学著作,被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

1893年生于奥匈帝国萨格勒布。早年曾在佩奇和布达佩斯的预备军校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1914年开始发表作品。1919年加入了刚成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先后主办《火焰》、《文学共和国》、《今日》、《烙印》等杂志。1945年解放后,任南斯拉夫《共和国》、《论坛》等杂志主编。入选艺术科学院院士,曾任副院长,南斯拉夫百科全书主编,词典编辑所所长等职务。1958年至1961年任南斯拉夫作家联盟主席。

因患病长期医治无效于1981年12月29日逝世,终年89岁。1982年1月4日,南斯拉夫为他举行国葬。

主要戏剧作品有1918年的《哥伦布》,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格莱姆巴依老爷们》、《垂死挣扎》和《莱达》一组剧本通过描写家族兴衰史,深刻反映克罗地亚资产阶级兴起、发展和没落的过程。

1922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克罗地亚战神》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长篇小说集《旗帜》(全五卷)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南斯拉夫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相关

  • 工团主义工团主义(英语:Syndicalism),又称工联主义,是一种以劳工运动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旨在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组织工会,通过纯粹的工人组织以及罢工来推翻资本主义和国家,以使企业由资本家主
  • 本科生高等教育(法语:Études Supérieures;德语:Höhere Bildung;英语:Higher Education;西班牙语:Educación Superior),又称专上教育(英语:Post-secondary Education)是一个教育层级的概念,广
  • 区域联合治理区域联合治理是中华民国第14任总统蔡英文所提出的主张,目的在于让地方长大,中央放权,调整中央地方权责及财源分配,以提高国家财政使用效率。此主张将台湾依生活圈概念区分为跨县
  • 乌克兰大饥荒乌克兰大饥荒(乌克兰语:Голодомор,拉丁字转写:Holodomor;意为“以饥饿灭绝”,出自“морити голодом”,意为“以饥饿杀死”),是1932年至1933年发生在苏联乌克兰
  • 于是之于是之(1927年7月9日-2013年1月20日),原籍天津,生于河北唐山,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家。百日丧父,后随母迁至北京,曾在北平孔德小学读书,毕业于北师大男附小。初中就读于北师大附中,后因家
  • 鼻锥鼻锥,亦作头锥或前锥,用来指火箭、导弹或飞机等各种飞行器前端的部分。鼻锥的存在是为了减低空气动力学上因为运动而产生的湍流,减低飞行器在飞行时受到的阻力。鼻锥的设计亦可
  • 大卫·林貝爾斯基大卫·林貝爾斯基(David Limberský)是捷克的一位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司职左后卫。他现在效力于捷克足球甲级联赛球队比尔森胜利足球俱乐部。他也代表捷克国家足球队参赛。
  • 吉洪 (莫斯科牧首)圣吉洪(俄语:Тихон:1865年1月31日(儒略历1月19日) – 1925年4月7日):俗名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别拉文(俄语: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Беллавин),在苏联初期(1917年
  • 抢救民族志抢救民族志(英语:Salvage ethnography)是人类学家在1960年代开始使用的一个术语,做为对19世纪民族志与早期当代人类学的批评。这个术语是由格鲁伯(Jacob Gruber)所创,他发现,在19世
  • 疾速特攻《疾速特攻》(英语:)是一部于2017年上映的美国新黑色动作惊悚片,由查德·史塔赫斯基执导,德瑞克·柯斯达编剧。本片为2014年电影《疾速追杀》的续集,以及《疾速追杀》系列电影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