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蛋白质合成
✍ dations ◷ 2025-04-03 12:17:03 #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生物合成是指在生物细胞内制造新的蛋白质,它是通过蛋白酶解或蛋白质导向(英语:Protein targeting)细胞蛋白的损耗被平衡。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称为翻译,它是基因表达的最后一步。翻译,是在核糖体组装蛋白质,是生物合成途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成的信使RNA(mRNA),转移RNA(tRNA的)氨酰化,合作翻译转运,并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多个步骤有严格的调控,和已建立错误检查机制。它们主要是转录(从DNA模板合成RNA的现象)和翻译(从RNA中氨基酸组装的现象)。顺反子DNA被转录成RNA的各种中间体。最后的版本被用作在合成多肽链的模板。蛋白质通常会直接从基因通过翻译的mRNA合成。这个名词曾经是指蛋白质的翻译,但现时则是指一个多重的步骤,以转录开始及翻译作结。原核生物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虽然与真核生物的很相似,但是它们有所不同。除了通过核糖体翻译合的成蛋白质外,亦存在非核糖体合而由NRPS酶催化合成的非核糖体肽(英语:nonribosomal peptide)(nonribosomal peptide,NRP),常为微生物合成的毒素。将氨基酸聚合就可以得到蛋白质。氨基酸合成是一系列的生物化学过程(代谢途径)将从葡萄糖等建立氨基酸。并非所有氨基酸都可以生物合成,例如成人的全部20中氨基酸中,就有8种(数目有争议)氨基酸是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为必需氨基酸。氨基酸会被运送至转运RNA(tRNA)用在翻译的过程。转录是由基因组产生含有蛋白质序列的信使RNA(mRNA)模板,以进行翻译。只需要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的其中一条链就能进行转录,此链称为模板链。转录可以分为3个阶段:起始,延伸和终止,每个阶段由大量蛋白质调节,例如转录因子和共激活因子(英语:Coactivator (genetics)),确保正确的基因被转录。转录的第一个产物在原核细胞中与真核细胞不同,因为在原核细胞中第一个产物是信使RNA(mRNA),其不需要转录后修饰,而在真核细胞中,第一个产物被称为初级转录物,需要后 转录修饰(用7-甲基鸟苷加帽,用聚A尾加尾)得到hnRNA(异源核RNA)。 然后hnRNA通过剪接体经历内含子(基因的非编码部分)的剪接以产生最终信使RNA(mRNA)。在翻译的过程中,先前从DNA被转录的mRNA会被特别的细胞结构解码以制造蛋白质,这个特别的细胞结构称为核糖体。蛋白质生物合成会被分为起始、延伸及完成阶段。核糖体可以提供场所,让另一种特别的RNA,称为转运RNA(tRNA)与mRNA结合。tRNA内有一组“反密码子”能将相对应的序列与mRNA在核糖体内互相形成氢键。因此,相对应的的tRNA(化学上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会被导向至核糖体,加入在发展中的多肽。以下展示了两个氨基酸联合的化学过程:核糖体会一个接一个的在mRNA的密码子运行,另一个tRNA会借核糖体附着mRNA。首个tRNA会被释放,但附着该tRNA的氨基酸会被运送至第二个tRNA,并与它的氨基酸结合。这种转移不断进行,直至生成一条氨基酸的长链。当整个单位到达mRNA最后的密码子时,它会离开及新形成的蛋白质会被释放,这就是完成的阶段。在这个步骤中,有很多的酶会用来协助整个过程。生物合成之后的事件包括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质折叠。在合成的期间和之后,多肽链往往折叠卷曲成所谓的原生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这就是所谓的蛋白质折叠。很多蛋白质会进行翻译后修饰。这包括双硫键的形成或附在任何生化官能团,如醋酸盐、磷酸盐、不同的脂类及糖类。有些酶亦会将多肽链前端的一个或以上的氨基酸移除,或者促进多肽链形成链内或链间二硫键。←氨基酸二级结构→
相关
- 血氧饱和仪血氧饱和仪(英语:Pulse Oximeter,简称:血氧仪),是一种主要为测量病人的血液中的脉搏氧饱和度的仪器。最初的一台血氧饱和仪由G.A. Millikan于20世纪40年代研发成功。自1980年代,美
- C00–D48ICD-10 第二章:肿瘤,为WHO规定的各类已发现的肿瘤。恶性肿瘤(C00-C97)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C81-C96)原位肿瘤 (D00-D09)良性肿瘤 (D10-D36)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37
- 耳部疾病ICD-10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创建的ICD-10中涉及耳与乳突的疾病分类。外耳疾病(H60-H62)中耳和乳突疾病(H65-H75)内耳疾病(H80-H83)耳的其他疾患(H90-H95)
-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剂(英语:general anesthetics)是麻醉药中的一类。麻醉药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和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
- 热脱硫杆菌门热脱硫杆菌门是一个小类群的嗜热硫酸盐还原细菌。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Template:Taxobox and拆除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为革兰氏阴性的球状变形菌,发现于纳米比亚大陆架的海洋沉淀物中。它是目前发现最大的细菌,半径0.1~0.3
- 碳循环碳循环是一种生物地质化学循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及大气中交换。碳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分别是大气、陆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统及无生命的有机化合
- 二次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史蒂芬·古尔德史蒂芬·杰伊·古尔德(英语:Stephen Jay Gould,1941年9月10日-2002年5月20日)是一名美国古生物学家、演化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与科普作家,职业生涯中大多在哈佛大学担任教职,并曾在
- 纳米纳米为微米的千分之一倍(符号 nm,英式英文:nanometre、美式英文:nanometer,字首 nano 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侏儒”的意思),是一个长度单位,指1米的十亿分之一(10-9m)。有时候也会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