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39mm

✍ dations ◷ 2025-11-12 17:53:13 #7.62×39mm

7.62×39毫米步枪弹,在北约国家也称7.62毫米苏联弹(7.62 Soviet)或.30口径俄制短弹(.30 Russian Short),是前苏联于1944年研发的中间型威力枪弹,与北约标准7.62×51mm NATO相比,威力较低,起初为SKS设计,战后并且使用于包括AK在内的许多苏联及俄国系统的枪械。镀铜钢质被覆,大型低碳钢弹芯,少量的铅于被覆与弹芯之间。

本弹种可算是历来产量最多的步枪子弹,但不能叫做最被广泛应用的步枪子弹。这是因为小口径步枪问世后,新型制式步枪多采用新为弹型,唯因为世界再无大规模战争爆发,所以新弹型的产量反而较本弹为少。

7.62×39受到德国7.75×39与7.92毫米短弹的影响。苏联在战后采用的AK突击步枪就是根据7.62×39弹药而设计。M43步枪弹是苏联军方于二战后的标准步枪弹药,并推广到前华沙公约国以及各共产主义国家,这种弹药在苏联军队大量装备到1970年代,才被5.45×39毫米M74小口径步枪弹所取代,但这种弹药仍在世界多国持续生产,亦有不少新款步枪仍兼容这种弹药。该弹同时也是最常见的中心底火式步枪子弹及中间型威力枪弹。

微锥形的弹壳设计,有助于使用廉价的钢来代替黄铜制造弹壳(微锥形弹壳设计可以减小抽壳阻力,这对延展性不足的钢材尤为重要),可降低上弹及抛壳的故障率。

7.62x39mm round.svg

弹道表现与.30-30相似,于50米处会先显著降低再提升,后座力较低。

但战斗部飞行速度较.30-30快和弹道较平直。

大型低碳钢芯,铜制(后来生产的基本都是覆铜钢被甲以降低成本)被甲,被甲与钢芯之间有一层很薄的铅套,方便嵌入膛线并且降低枪管磨损。

铅芯,无钢芯,战斗部长度较M43短。由南斯拉夫开发,目的是获得比M43更好的致伤效果和更加的精度。

穿甲燃烧弹(API),有一枚较大的尖头硬化钢芯,钢芯前部填充燃烧剂并有一截额外被甲保护。弹尖涂黑加红圈(东方阵营战斗部色标,黑色表示有穿甲用硬化钢芯,红圈表示有燃烧效应)。用以射击轻防护目标(可击穿数毫米钢板),燃烧剂可以引燃易燃目标(比如车辆油箱),亦能指示弹道落点(燃烧剂点燃时会有闪光和一小团黄白色烟雾)。

曳光弹,较M43战斗部略长,平底无尾锥,有一短小的尖头钢芯,节约下来的空间用以装配曳光管。弹尖涂绿色,用以指示修正弹道。

在小口径步枪弹成为新制式步枪子弹主流的同时,仍然有很多国家使用本型枪弹(M43)为制式步枪子弹,其中原因是本弹的设计比较同期前后的其他类似枪弹有优胜之处:

因为为迁就战时思维,尽可能使用和当时制式手枪和步枪子弹的相同口径,7.62×39mm弹仍然属于中口径步枪子弹,由于诸多原因,渐被小口径步枪弹代替:

相关

  • 刘兆麒刘兆麒(1629年-1708年),字瑞图,清初政治人物,顺天府宝坻县(今天津市宝坻县)人。入汉军籍。清崇德七年(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官学生。顺治七年(1650年)授秘书院编修。顺治十一年(1654年)改都
  • 史蒂夫·艾腾史蒂夫·艾腾(1959年8月21日-)是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出生于费城他最出名的是他的梅格系列,一本关于巨大的史前鲨鱼生存的小说。 艾腾持有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士学位,从美国特拉华
  • 徐以镛从九徐以镛(?年-?年),浙江山阴人,由从九,道光十一年任邻水县典史。是一位政治人物,清朝时曾在四川顺庆府邻水县(位于今四川省东部,梁大同三年置,是一个千年古县)担任官吏。
  • 范公兴范公兴(越南语:Phạm Công Hư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关彦斌关彦斌(1954年10月11日-),黑龙江五常人,满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人,原葵花药业集团董事长,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毕业于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加入中国共产党
  • 2008年电影列表
  • 路堤路堤,是与“路堑”相对,指公路或铁路、运河建在筑起的高堤上,以避免线路水平面随地形改变。路堤通常用防水的、不透气、非多孔的材料建设,以避免含水、透水。
  • 韩士杰韩士杰(英语:Charles Brooking Hannah,Brook Hannah,1874年9月28日-1961年1月14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海德堡,是一位澳式足球球员,曾效力于卡尔顿澳式足球会。1897年从足球俱乐部退役后,韩士杰于1899年加入中国内地会,成为一名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他在攻击外国基督教传教士的义和团事变中幸存下来,后驻扎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市),担任圣公会华西教区主教莫如德的副会长(英语:Superintendent (Christianity))。他传教长达50年之久,退
  • IUPAC/IUPAP联合工作小组IUPAC/IUPAP联合工作小组(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是由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 (IUPAP) 负责新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命名的声明审查有时也有人称呼为发现元素联合工作小组(Joint Working Party on Discovery of Elements)。工作小组的推荐由IUPAP投票表决。
  • 二斑叶螨二斑叶螨(学名:),也称棉叶螨、火蜘蛛、二点叶螨等,俗称火龙,为叶螨科叶螨属下的一个种,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节肢动物、是棉花和玉米的主要害虫。雌螨体形呈卵圆形,繁殖期为黄绿色,背部两侧有褐色斑点,但是在越冬时期身体呈橘红色,背部褐色斑点消失,体长0.5毫米左右;雄螨体形呈菱形,比雌螨小,淡黄绿色。一年内二斑叶螨能繁殖10到20代。以吸取棉花和其他锦葵科、豆科、茄科、葫芦科、菊科等植物叶片的汁液为生,能使叶变红或枯黄脱落,故一般被认为是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