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盐试验

✍ dations ◷ 2025-11-27 01:04:43 #化学鉴定

硝酸盐试验(英语:Nitrate test)指的是用于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硝酸根离子的化学测试。由于几乎所有的硝酸盐都可溶于水;因此与其他阴离子的测试相比,通过湿法测试硝酸盐较为困难。相反,许多常见离子能产生不溶性盐,例如卤素与银沉淀,硫酸盐与钡沉淀。

硝酸根离子是一种氧化剂,而针对硝酸根的许多测试大都是基于其氧化性。然而,分析物中存在的其他氧化剂可能会干扰测试,并产生错误的结果。

棕色环试验可用于检验硝酸根离子。检验程序为:向含硝酸根离子的溶液投入硫酸亚铁溶液,然后缓慢加入浓硫酸,使硫酸保持在水溶液下方,不互相混溶。如两层液体之间的接触面形成棕色环,则结果为阳性。 惟请注意,若溶液同时含有亚硝酸根离子,检验结果会受其所干扰。

本反应机理为亚铁离子对硝酸根起还原作用,生成一氧化氮,而自身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余下的亚铁离子与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形成硝基络合物,其中一氧化氮再被还原成为NO-。

该试验敏感度为2.5微克;可接受的最低浓度为25,000分之一。

Devarda合金(英语:Devarda's alloy)是铝(占44%至46%)、铜(占49%至51%)及锌(占4%至6%)的合金,在化学反应中可作为还原剂。Devarda合金在含硝酸根离子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释放氨气。氨气可以通过其特有异味检验出来,亦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表明它是碱性气体。除氨气以外,只有极少数碱性气体能够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产出。

在本试验中,铝与硝酸根离子起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氨。

二苯胺可检测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存在。该试验需要使用二苯胺和氯化铵在硫酸中的溶液。如受试溶液含有硝酸盐,则二苯胺可被氧化,并使溶液呈现蓝色。该试验同时可测试有机硝酸酯,可用于枪击残留试剂(英语:Gunshot residue kits)中以检验残留的硝化甘油及硝化纤维。

藉把受试溶液与铜屑和浓硫酸共热,可以简便地检验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存在。如刺鼻棕色气体产出,而该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表示试验结果为阳性。

在本反应中,硫酸与硝酸根离子反应形成硝酸,然后硝酸与铜屑反应形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其后再被氧化成二氧化氮,呈棕色。

YouTube上的硝酸盐试验示范(英文)


相关

  • 乳糖乳糖(英语:Lactose)是一种双糖,由一分子β-D-半乳糖和一分子β-D-葡萄糖在β-1,4-位形成糖苷键相连。分子式C12H22O11(Jmol立体图),莫耳质量342.3克。有两种端基异构体:α-乳糖和β-
  • 深度撞击号深度撞击号(英语:Deep Impact)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设计用于研究坦普尔1号彗星核心的成分。探测器于2005年1月12日成功发射,同年7月3日释放撞击器,并于2005年7月4日0
  • 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英语: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缩写:MMORPG)为电子游戏的一种,是电子角色扮演游戏按电子游戏人数分类分别出来的一种网络游戏。
  • 度牒制度度牒,佛教和道教术语,指古代中国为了管理僧道,允许他们出家所颁发的证明文书。因为这个文件由尚书省祠部司所发放,又称祠部牒。最早始于唐代。拥有度牒的僧人或道士,可以免除赋税
  • 小行星3001小行星3001(3001 Michelangelo,3001 米开朗基罗)是位于小行星带的小行星,由爱德华·鲍威尔在1982年发现。以文艺复兴三杰中的米开朗基罗命名。小行星3001最靠近火星的距离只有 0
  • 1997年英国大选约翰·梅杰 保守党托尼·布莱尔 工党1997年英国大选(United Kingdom general election of 1997)于1997年5月1日举行,时任首相约翰·梅杰于3月17日宣布解散国会及举行大选。本届
  • 菲律宾国家警察菲律宾国家警察(英文:Philippine National Police,缩写:PNP;菲律宾文:Pambansang Pulisya ng Pilipinas)于1991年1月29日经由两个警察部门合并而成,为菲律宾共和国的国家级别警察机
  • 票票不等值分配是一个立法机构的席位分配给各行政区划席次的过程。日本新闻报导常以“一票的价值”(1票の価値)称之,若分配不当,媒体也会以“一票的差距”(一票の格差)来报导,日本总务省也会
  • 蹄蝠乙型冠状病毒浙江2013蹄蝠乙型冠状病毒浙江2013(Bat Hp-betacoronavirus/Zhejiang2013、BtHp-BetaCoV/ZJ2013)是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于2013年在中国浙江的普氏蹄蝠中发现。此病毒与乙型冠状病
  • 高锐高锐(1950年5月-),生于吉林长春,籍贯黑龙江双城。地球物理学家,从事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1981年又取得该校硕士学位。担任中国地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