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奥莱特·杰索普

✍ dations ◷ 2025-04-05 00:56:25 #1887年出生,1971年逝世,移民英国的阿根廷人,爱尔兰裔阿根廷人,爱尔兰裔英格兰人,泰坦尼克号生还者

维奥莱特·康斯坦斯·杰索普(英语:Violet Constance Jessop,1887年10月2日 - 1971年5月5日),是一名爱尔兰远洋邮轮女侍和护士,以三艘奥林匹克级邮轮发生事故时都在场见证而闻名。1911年,奥林匹克号发生霍克号(英语:HMS Hawke (1891))事故时,她是船上女侍。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时,她也是船上女侍,最终获救。1916年一战期间,以志愿护士身份登上不列颠号后又遇上沉船灾难,最终依然获救。

1887年10月2日,维奥莱特·杰索普出生于阿根廷布兰卡港附近,是爱尔兰移民威廉·杰索普(William Jessop)和凯瑟琳·杰索普(Katherine Jessop)的长女,是九个孩子中的第一个。父母务农维生,童年时期大部分时间,维奥莱特都在照顾弟弟妹妹。后来罹患了肺结核,尽管医生预测她的寿命只剩几个月,不过她幸运康复了。当维奥莱特16岁时,她的父亲因手术并发症而去世,她和家人搬到了英国,她在那里的一所修道院学校就读,并照顾她最小的妹妹,而她的母亲在轮船上担任女侍。维奥莱特的母亲生病时,她离开学校,追随母亲的脚步申请成为一名女侍。为了获得雇用,维奥莱特不得不改变穿着打扮,让自己不那么有吸引力。21岁时,她的第一个女侍职位是1908年的英国皇家邮轮奥利诺科号(Orinoco)。

1910年,维奥莱特开始担任白星航运奥林匹克号的女侍。奥林匹克号是一艘豪华邮轮,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轮船。维奥莱特于1911年9月20日登船,当时奥林匹克号从南安普敦离开,遭到英国皇家海军防护巡洋舰霍克号(英语:HMS Hawke (1891))追撞船尾。尽管船体损坏,但奥林匹克号仍安全返回港口修理。维奥莱特没有在她的回忆录中讨论这次碰撞事故。

1912年4月10日,24岁的维奥莱特登上泰坦尼克号担任女侍。四天后,4月14日,这艘船在北大西洋撞上了一座冰山,碰撞后两个多小时沉没。维奥莱特在回忆录中提到的人包括总设计师汤玛斯·安德鲁斯,和所有其他船员一样,她非常钦佩他,表示安德鲁斯先生似乎是唯一一个听取船员要求并改进船员起居舱的人。服务员和女侍对他们在泰坦尼克号上的起居舱非常满意。维奥莱特表示:“我们经常在工作时,遇到敬爱的设计师,他脸上带着疲惫但却满足的表情。他从来不因一句赞美的话而停止追求进步,他唯一的遗憾是我们‘离家越来越远’。我们都知道他从爱尔兰家乡带来的爱,并猜测他渴望恢复宁静,休息一段时间,忘却船舶设计工作”。维奥莱特表示,泰坦尼克号乐队成员约翰·罗·休姆(John Law Hume)是她的旧识。维奥莱特也表示,海难发生时因为很多乘客不懂英语,无法听从船员们的指示和安排,她被海官要求登上16号救生艇,给乘客作带头示范。

第二天早上,卡柏菲亚号救起维奥莱特和其他幸存者。根据维奥莱特的说法,在卡柏菲亚号上有一名女子可能是婴儿的母亲,一言不发的带走她抱着的婴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维奥莱特担任英国红十字会的护士。1916年11月21日上午,她登上了不列颠号,这是一艘白星航运的皇家医疗船,正前往地中海运载英国伤兵。行经希腊海域时,由于无法解释的爆炸,不列颠号在爱琴海沉没。不列颠号爆炸后,在55分钟迅速沉没。船上的1,066人中有30人死亡。英国当局假设这艘船可能被鱼雷击中,或是误触德国军队设置的水雷。阴谋论甚至流传,不列颠号是自行凿沉的。科学家们无法就真正的原因得出确切结论。

当不列颠号正在下沉时,维奥莱特和其他乘客几乎被船尾的螺旋桨杀死,当时三具螺旋桨浮出海面,在船尾吸住了救生艇。维奥莱特不得不跳下救生艇,导致头部受伤,不过幸存下来。维奥莱特将她的获救归因于自己厚重的头发:

在她的回忆录中,描述了她所见证的不列颠号事故情景:“海上医疗界的白色骄傲......她的船首稍微倾斜,然后角度越来越大。所有甲板上的机械都落入大海,就像一个孩子的玩具。然后她发生了可怕的下沉,船尾猛然往空中升起,直到她在最后的巨响中消失在海洋深处”。维奥莱特于1920年回到白星航运任职。

战争结束后,维奥莱特继续在白星航运工作,然后加入红星航运(英语:Red Star Line),再到皇家邮政航运(英语:Royal Mail Line)。在红星航运任职期间,维奥莱特在公司最大的船舶比利时号(英语:SS Belgenland (1914))上进行了两次世界巡航。她在30岁左右结婚。1950年,她退休搬到沙福郡的大艾士菲(英语:Great Ashfield)居住。退休多年后,维奥莱特表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对方询问维奥莱特是否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那天晚上拯救了一个婴儿;“是的”,维奥莱特回答道。然后对方说:“我就是那个孩子”并笑了起来。她的朋友兼传记作者约翰·马克斯东内-格雷厄姆(英语:John Maxtone-Graham)说,很可能是村里的一些孩子对她开玩笑,但维奥莱特回答说:“不,约翰,在我告诉你之前,我从未告诉过任何人这个故事”。记录显示,16号救生艇上唯一的婴儿是阿萨德·塔诺斯(As'ad Tannūs),后者被交给了爱德温娜·西莉亚·特劳特(Edwina Celia Troutt),然后与他的母亲在卡柏菲亚号重聚。

维奥莱特经常被外界称为“永不沉没的女士”,她于1971年5月5日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寿83岁。

在1958年电影《此夜永难忘(英语:A Night to Remember (1958 film))》中,一个场景描写总设计师汤玛斯·安德鲁斯指示一名女侍穿上救生衣作为其他乘客的榜样。在某些情况下,这部电影中许多场景都激发了类似的文化描写。詹姆斯·卡麦隆后来的1997年卖座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几乎有对话相同的场景,包括安德鲁斯建议一位名叫露西的女侍作为其他乘客的榜样。

在2000年电影《烈血英伦(英语:Britannic (film))》中,一名女子担心重蹈四年前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覆撤而幸存下来。这个角色背景几乎可以肯定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维奥莱特取材,后者在两次沉没中幸存下来。

在2006年电影《深海探秘(英语:Shadow Divers (film))》中,主角率领远征队考察不列颠号残骸,他们需要完成许多任务,包括检查伸缩缝。该团队正在寻找可以改变泰坦尼克号沉没思路的证据。在探险期间,萝丝玛莉·朗恩(Rosemary E. Lunn)扮演了维奥莱特的角色,重新演绎救生艇被吸引到不列颠号仍在转动的螺旋桨中,然然她跳入水中逃离。

维奥莱特的角色也出现在舞台剧《冰山在正前方!》,以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一百周年,描写这艘称为“永不沉没之船”最后12小时生命的戏剧性。从1912年4月14日平静的下午到4月15日早晨由卡柏菲亚号救援。维奥莱特的角色由艾米-乔伊斯·黑斯廷斯(英语:Amy-Joyce Hastings)扮演。

相关

  • 第五元素高蒙博伟国际(法国)《第五元素》(法语:Le Cinquième élément)是部1997年的法国英语科幻动作片,由吕克·贝松担任导演和编剧,剧本根据他设想的故事题材创作,影片由布鲁斯·威利斯
  • 潮解潮解(Deliquescence)指的是物质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变为溶液的现象。吸湿性(Hygroscopy)则指物质从空气中吸取水分的性质。常见的有棉花、纸等纤维素类物质,以及糖、焦糖、蜂蜜、甘
  • 罗伯特·布莱克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Blake,1598年-1657年8月17日),是英国克伦威尔时期里的一位重要的将领,也是英国海军史上的名将。他对英国往后历史里的强大制海权作岀了很大的贡献。但因为
  • 困惑的浪漫《困惑的浪漫》(德语:Nekromantik)是一部于1987年出品的西德恐怖电影。奸尸以及一些大胆的情节令它非常受争议,更在好些国家被禁止放映。影片从一个晚上某女人在马路边的草地上
  • 刺绣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同时,刺绣与养蚕事业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刺绣又可以称为丝绣,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与使用蚕丝的国家。根据
  • 德国中央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德语:Heeresgruppe Mitt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在德苏战争上部署的3个主要的集团军群之一,创建于1941年6月22日。中央集团军群原先创建的目的是为了攻下苏联
  • 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英语:Build–operate–transfer,缩写:BOT),港澳称为兴建-营运-移转模式,台湾称为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中国大陆又称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是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的运用模
  • 新竹市文化局图书馆新竹市文化局图书馆,由新竹市文化局图书资讯课管理。除新竹市文化局内的总馆外,尚设有“香山分馆”、“盐水分馆”、“动物园分馆”。由新竹市东区公所管理的金山图书馆、北区
  • 2006年NBA季后赛2006年NBA季后赛是国家篮球协会在2005–06 年赛季完毕后举行的季后淘汰赛,本年是继1974年以来,由两个首次进入NBA总决赛的球队争夺总冠军。迈阿密热火队在2006年NBA总决赛中,
  • PSE-36在计算机领域,PSE-36(英语:36-bit Page Size Extension,即36位页面大小扩展)是一个x86处理器特性,它可将电脑数据存贮器的寻址能力从32位扩展到36位,允许寻址最多64 GB内存。相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