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妪

✍ dations ◷ 2025-09-10 05:33:46 #225年出生,248年逝世,越南君主,三国民变人物,东吴女性人物,越南民变首领,越南民间信仰,越南人物神,赵姓

赵氏贞(越南语:Triệu Thị Trinh/趙氏貞,225年-248年),在越南民间尊称为赵妪(越南语:Triệu Ẩu/趙嫗)或赵夫人(越南语:Bà Triệu/婆趙),又称赵贞娘(越南语:Triệu Trinh Nương/趙貞娘),是中国孙吴起义领袖,被越南人视为民族英雄,亦有“越南圣女贞德”之称。

赵妪和兄长赵国达(Triệu Quốc Đạt)生于九真郡军安县(今清化省赵山县纳山一带),是当地有势力的首领,父母早亡,与兄嫂相依为命。248年兄妹发动起义。传说赵妪身长9尺,胸长达3尺,作战时将双乳绑在背上,身穿盔甲,头插金簪,脚穿象牙鞋,骑在象头上冲锋陷阵。起义军多次打败吴军,曾杀死了交州刺史。交趾、九真二郡人民纷纷起来响应。吴军有言:“横戈当虎易,对面婆王难”(Hoành qua đương hổ dị, Đối diện Bà Vương nan)。

有人劝她应该出嫁,不应该“作乱”,她回答说:

然而不久战局开始变化。东吴特派名将陆胤做交州刺史,并率领八千名军队镇压起义。陆胤利用他在当地的声望,迅速平定起义。赵妪走投无路,在松山(清化省厚禄县富田一带,现在这里还有赵妪的墓和庙)自杀。死法一说投江,一说被象踩。

544年李贲创建万春国。李贲为感谢赵肃和赵光复父子的相助之功,特在京城建一新庙宇,取名为开国寺,册封同为赵姓的赵妪为神。

赵妪作为女性,同征氏姐妹一样在越南享有很高的地位。关于她的文学创作也不鲜,甚至在越南的摇篮曲里面也有出现。

历史上是否存在赵妪这一位人物,尚有待考证。最早出现赵妪记载的是《太平御览》引晋朝刘欣期《交州记》,而官方史书最早出现赵氏贞的文献是《大越史记全书》引《交趾志》,距赵氏贞的时代已千年有余。1788年阮文惠的檄文内甚至也没有她的记载。

中国史书《三国志·吴书》证实248年交州确有起事。“交部骚动”。但并未提及赵妪其人。中国被指提到赵妪的书籍如《南越志》(5世纪成书)大多已失传不可考。

鸿庞 → 蜀 → 赵 → 第一次北属 → 征 → 第二次北属 → 前李 → 第三次北属 (唐代起事) → 自主时期 → 吴 → 十二使君 → 丁 → 前黎 → 李 → 陈 → 胡 → 后陈 → 第四次北属 (蓝山起义) → 后黎 → 莫 → 黎中兴 / 北河 / 广南 / 宣光 → 西山 → 阮 → 现代

相关

  • 工作记忆在理查德·阿特金斯(Richard Atkinson)和理查德·谢弗林(Richard Shiffrin)1968年所提出的记忆三阶段模型中,工作记忆是短期记忆的另一个称呼,后来的一些研究慢慢发现,工作记忆在人
  • 六氢番茄红素六氢番茄红素是一种橙色色素,天然存在于西红柿和其他蔬菜。是类胡萝卜素在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物质,具有很强的活性与抗氧化作用,是第二个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产物。分析表明
  • 何容何容(1903年6月1日-1990年7月5日),原名何兆熊,字子祥,号谈易,笔名老谈,以何容之笔名行世。籍贯河北省深泽县。《国语日报》创办人之一,知名语言学家、文法学家。曾任国语推行委员会副
  • 朋友朋友是指人际关系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人。他们之间通常没有血缘关系,但又十分亲密。他们通常会对对方诚实、忠心,以及为对方着想。他们的性格、兴趣等可能较为相似,而且可能经
  • 巴伊亚州巴伊亚(葡萄牙语:Bahia)是巴西的26个州之一,地处东北部。面积565,733平方千米,首府是萨尔瓦多。巴伊亚北部是阿拉戈阿斯州、塞尔希培州、伯南布哥州和皮奥伊州,东部是大西洋,西部有
  • 2011年中国矿难列表2011年中国矿难列表,旨在列举发生在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矿难事件。
  • 鼠小僧鼠小僧(ねずみこぞう、寛政9年 - 天保3年8月19日、1797年-1832年9月13日)是江户幕府晚期德川家齐时代有名的盗贼,专门偷窃大名的屋敷。本名次郎吉(じろきち)。因动作敏捷而被称为
  • 许国璋 (军人)许国璋(1898年-1943年11月21日),字宪廷,四川成都人,追晋陆军中将、川军将领。为抗日战争中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父许作宗,逊清将弁,尝立功川藏间。将军少聪颖,好武略,卓然有乃
  • 官方美国PlayStation杂志《官方美国PlayStation杂志》(,常略称)是已休刊的电子游戏杂志月刊,原由Ziff Davis Media出版。其姊妹刊为《电子游戏月刊》。杂志只涉及PlayStation硬件、软件与文化,内容涵盖Pl
  • 梅曾亮梅曾亮(1786年-1865年),原名曾荫,字伯言,又字葛君,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祖籍安徽宣城。曾祖时移籍江苏。出身诗书家庭。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授知县,不就,援例为户部郎中。道光二十九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