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贞(越南语:Triệu Thị Trinh/趙氏貞,225年-248年),在越南民间尊称为赵妪(越南语:Triệu Ẩu/趙嫗)或赵夫人(越南语:Bà Triệu/婆趙),又称赵贞娘(越南语:Triệu Trinh Nương/趙貞娘),是中国孙吴起义领袖,被越南人视为民族英雄,亦有“越南圣女贞德”之称。
赵妪和兄长赵国达(Triệu Quốc Đạt)生于九真郡军安县(今清化省赵山县纳山一带),是当地有势力的首领,父母早亡,与兄嫂相依为命。248年兄妹发动起义。传说赵妪身长9尺,胸长达3尺,作战时将双乳绑在背上,身穿盔甲,头插金簪,脚穿象牙鞋,骑在象头上冲锋陷阵。起义军多次打败吴军,曾杀死了交州刺史。交趾、九真二郡人民纷纷起来响应。吴军有言:“横戈当虎易,对面婆王难”(Hoành qua đương hổ dị, Đối diện Bà Vương nan)。
有人劝她应该出嫁,不应该“作乱”,她回答说:
然而不久战局开始变化。东吴特派名将陆胤做交州刺史,并率领八千名军队镇压起义。陆胤利用他在当地的声望,迅速平定起义。赵妪走投无路,在松山(清化省厚禄县富田一带,现在这里还有赵妪的墓和庙)自杀。死法一说投江,一说被象踩。
544年李贲创建万春国。李贲为感谢赵肃和赵光复父子的相助之功,特在京城建一新庙宇,取名为开国寺,册封同为赵姓的赵妪为神。
赵妪作为女性,同征氏姐妹一样在越南享有很高的地位。关于她的文学创作也不鲜,甚至在越南的摇篮曲里面也有出现。
历史上是否存在赵妪这一位人物,尚有待考证。最早出现赵妪记载的是《太平御览》引晋朝刘欣期《交州记》,而官方史书最早出现赵氏贞的文献是《大越史记全书》引《交趾志》,距赵氏贞的时代已千年有余。1788年阮文惠的檄文内甚至也没有她的记载。
中国史书《三国志·吴书》证实248年交州确有起事。“交部骚动”。但并未提及赵妪其人。中国被指提到赵妪的书籍如《南越志》(5世纪成书)大多已失传不可考。
鸿庞 → 蜀 → 赵 → 第一次北属 → 征 → 第二次北属 → 前李 → 第三次北属 (唐代起事) → 自主时期 → 吴 → 十二使君 → 丁 → 前黎 → 李 → 陈 → 胡 → 后陈 → 第四次北属 (蓝山起义) → 后黎 → 莫 → 黎中兴 / 北河 / 广南 / 宣光 → 西山 → 阮 → 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