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法律研究

✍ dations ◷ 2025-10-13 10:32:31 #批判法律研究
批判法律研究(Critical legal studies),又译为批判法学派 ,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支激进的法学流派。批判法律研究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而作为一支独立的学术运动,该学派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波批判法律研究的学者都受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激进的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有马克·图施奈等。批判法律研究作为一场运动,其全盛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美国,而在80年代末之前,该学派的影响迅速衰微。批判法律研究影响在欧洲的影响,并不如在美国的那样大。批判法律研究的主要主张包括:

相关

  • 表皮系统外皮系统包覆在生物体的表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分界,并且保护生物体免受外来物的侵犯。以单细胞生物而言,外皮即是细胞膜及黏附在胞膜外的分泌物,然而,细菌则有细胞壁来维持细
  •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英语: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也简称为PK,是药理学的分支,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的药物包括药剂、激素、营养素和毒素
  • 患病率盛行率(英语:prevalence rate,又称流行率、患病率)在流行病学中是指某特定时间总人口中患有某病或症状的人口所占比例。盛行率的计算方式是将一研究中,发现有特定病症的人数除以
  • 血管瘤痣痣,又叫癦,是指皮肤或粘膜上慢性的斑块,一般外形会是深色的圆形。多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痣在定义上属于良性肿瘤,不过有25%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已有的痣发展而来。可
  • 磷酸化磷酸化(英语:Phosphorylation)或称磷酸化作用,是指在蛋白质或其他类型分子上,加入一个磷酸(PO32-)基团,也可定义成“将一个磷酸基团导入一个有机分子”。此作用在生物化学中占有重要
  • 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日语:日本航空123便墜落事故/にほんこうくう123びんついらくじこ Nihon kōkū 123 bin Tsuiraku Jiko ?),发生于1985年8月12日,为世界上涉及单一飞机的
  • 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英语: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简称为充要条件。在逻辑学中:因此:P是Q的必要条件,代表“如果P是假,则Q是假”。以逻辑符号表示:通过否定后件,得出“如果Q是
  • 马祖坐标:26°09′04″N 119°55′38″E / 26.15111°N 119.92722°E / 26.15111; 119.92722马祖列岛(闽东语平话字:Mā-cū Liĕk-dō̤)是隶属中华民国的群岛,位于台湾海峡正北方,面
  • 反同性恋标语反同标语是指宣传反对LGBT权利和贬损LGBT的标语。它们包括从宗教、民情风俗角度反对,以及诬蔑和轻蔑的反对标语。英文中的轻蔑语包括“fag”或“faggot”。在政治和社会活动
  • 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英语:Royal Tyrrell Museum of Palaeontology),又称加拿大恐龙博物馆,是位于加拿大亚伯达省德兰赫勒(英语:Drumheller)的自然科学博物馆,皇家蒂勒尔博物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