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剪头死舅舅

✍ dations ◷ 2025-07-01 18:14:04 #正月剪头死舅舅

正月剪头死舅舅,即农历正月理发,舅舅就会去世,是中国民间没有科学依据的一种迷信。这种说法由“正月剪头思旧”误传而来,至今仍在中国民间存在,在农历正月对理发店营业造成影响。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顺治在沈阳故宫下达“剃发令”。清政府实行“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方针,并推行一种发型:男性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四周的发际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辫子。为控制思想,清政府将这种发型在汉人间推广。当时有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汉族男性自古蓄发,视发如命,“剃头”则是一种刑罚,叫做髡刑。清政府强迫汉人改发型剃头留辫以统一服饰,引起强烈的反抗情绪,遂有“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头人”的口号,发生一系列抗剃发斗争。后来创造了一个歇后语“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以“死舅”谐音指“思旧”。

1644年至1650年,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的《鞑靼战纪》记载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人民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头发而斗争,甚至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还要更勇敢,不仅将鞑靼人打出城,还将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而卫匡国对当时中国由清廷统治这一事实缺乏了解。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在清廷的高压下,一些人不再宣传“头可断发不可剃”,而以“正月不剃头”来表露对明代的思念,为“思旧”,为掩人耳目,传为“死舅舅”。

亦有说法认为,清廷曾为“正月剪头死舅舅”这句话屠杀八十万扬州百姓(扬州十日)。

而关于此习俗的来源亦存在另一种说法。曾有一名剃头师由于没有新年礼物送给他的舅舅,就在每年春节为舅舅理发。后来舅舅去世,由于担心思念舅舅,剃头师在那一年春节前后不再为别人理发。

“剃头死舅舅”本是汉族对清廷统治的反抗,三百多年后演变成另一种含义,现在更多的体现的是注重亲情的个性和文化传统。评论认为,人们应注重民俗在文化方面的传承,不要为此耽误生活,做到“辨风正俗”。

相关

  • D维他命D也称抗佝偻病维他命,是一类脂溶性维他命,属类固醇化合物。在人类所需的维他命中,维他命D非常特殊,是一种激素的前体,而且人一天只要暴露在阳光下10分钟,人体自身即可合成足
  • 夜盲夜盲症(英语:Nyctalopia或Night Blindness),俗称雀盲眼,表现为在黑暗中或光线较弱的地方看不清东西。由于先天遗传因素,视网膜色素变性或者杆状细胞发育不良等造成。目前没有有效
  • 形而上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形而上自然主义,哲学学派之一,认为除了被自然科学研究的与我们所理解的物质世界相关的物、力、因以外凡是理论上不可
  • 时域时域(英语:time domain)是描述数学函数或物理信号对时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信号的时域波形可以表达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若考虑离散时间,时域中的函数或信号,在各个离散时间点的数
  • 圣诞葡萄汁圣诞葡萄汁(Julmust),是一种瑞典非酒精饮料,由麦芽、啤酒花及多种香料酿制而成,主要在圣诞节期间饮用。在其它时间,很难在商店里买到Julmust,但有时它也会以must的名字在一年的其它
  • 谢金銮谢金銮(1757年-1820年),字巨庭,一字退谷,晚年时改名为灏,福建侯官人,清朝官员,曾参与《续修台湾县志》的编纂。谢金銮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嘉庆六年(1801年)大挑二等,试以福建邵武教
  • 风姿物语《风姿物语》是罗森所写的一部网络玄幻小说,为中文玄幻网络小说的始祖作品之一,历史人物的戏仿及其它动漫游戏作品人物的再创作为其特色。风姿物语于1997年8月起在网上连载,之
  • 皁保皁保(1817年-1882年),字荫方,号潜斋,宁古塔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丁酉科举人,乙巳科进士。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书。曾任理藩院尚书。光绪二年十月癸丑,接替崇实,担任清朝刑部尚书,后
  • 缅甸斑嘴鸭缅甸斑嘴鸭(Burmese Spotbill,学名:)又名印缅斑嘴鸭,是属于鸭科的一种禽鸟,是斑嘴鸭的一个亚种。大型浅水鸭,体长60厘米。雌雄羽色大致相同,主要呈深褐色。嘴黑色而末端黄色。静止时
  • 卡洛·迪比亚西阿洛·迪比亚西(意大利语:Carlo Dibiasi,1909年10月19日-1984年),意大利跳水运动员和教练。1933年至1936年的4年间,卡洛蝉联着意大利跳板项目的全国冠军头衔。他也参加了柏林举办的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了跳台跳水项目的第10名。 儿子克劳斯·迪比亚西为三枚奥运跳水金牌得主,卡洛担任了其教练。培养跳水运动员克劳斯·迪比亚西、乔吉奥·卡尼奥托等,使得意大利跳水在1960年代-70年代雄霸世界跳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