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福

✍ dations ◷ 2025-06-28 15:47:45 #前630年代出生,前570年代逝世,古希腊诗人,古希腊作家,古希腊LGBT人物,女性主义,女同性恋作家,前7世纪出生,双性恋作家,缪斯,女性诗人

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约前630年代-前570年代),古希腊的女同性恋诗人,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著有诗集九卷,大部分已散轶,现仅存一首完篇、三首几近完篇的诗作,(最新一首于2005年出版)以及若干断句,在一首嫁名柏拉图的短歌中,萨福被称“第十缪斯”。周作人早年曾译介她的诗歌。萨福是女同性恋者,西方语言中“女同性恋者”一词(例如德语:Lesbe,法语:lesbienne,英语:lesbian),即源自其居住地莱斯博斯岛(现代及古希腊语:Λέσβος,古希腊语拉丁字母转写:Lesbos,现代希腊语拉丁字母转写:Lesvos)。

萨福的家族显赫,一般认为她出生于莱斯沃斯岛一贵族家庭,在莱斯瓦斯当地很有影响力,殷实的家境使她能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她选择了在当时的文化中心莱斯沃斯岛上专攻艺术。她的父亲喜好诗歌,在父亲的熏陶下,萨福也迷上了吟诗写作。她是第一人描述个人的爱情和失恋的诗人。她在青年时期曾被逐出故乡,被放逐至西西里,原因可能同当地的政治斗争有关。被允许返回后,曾开设女子学堂,当过“女子导师”之类的职位。古代流传过不少有损于她的声誉的说法,但从一些材料看,她实际上很受乡人敬重。当然,也有学者质疑这些记载。

从古罗马时代起,萨福的生平开始成为文人的创作题材,一直经历中世纪、浪漫主义时代而不衰。西方世界对萨福的“接受史”,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学者的一大题目,引发了大量的论文、专著。

传说萨福因为爱上Phaon(英语:Phaon)而跳下莱夫卡斯悬崖而自杀。但这并不被视作史实。

萨福创作了约1万行诗歌,如今只有约650行存世。她最擅长伴以音乐的抒情诗,苏达辞书则记载,她曾写过语录、哀歌以及抑扬格诗。三部语录目前存世,但实际上是后世附会之作,辞书记载的哀歌和抑扬格诗也是如此。古代作家称萨福主要写作情诗,萨福作品的间接传播也证实了这一点。然而,莎草纸稿的流传则显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014年出版的一系列莎草纸稿包含了亚历山大本萨福作品第一卷中的十首相连的诗歌,其中只有两首明显是情诗,同时至少3至4首主要是有关家庭的。

萨福的诗作主要在莱斯沃斯岛山写成,如非在其生前即在其亡后不久成书,最早可能是以萨福作品演出者的剧本的形式出现的。公元5世纪,雅典出版业者可能开始出版她的莱斯沃斯抒情诗复本,有些还含有解释、注释以及诗歌原文。在2至3世纪间,亚历山大学派学者完成了一部评注本萨福诗歌。曾经或许有多本评注本行世,约翰·J·温克勒认为有两种,一为拜占庭的阿里斯托芬编辑,另一部则由其学生萨莫色雷斯的阿里斯塔库斯编辑。萨福诗作是否经历过多个版本的修订是无法确定的,阿尔卡埃乌斯的诗作的阿里斯塔库斯本就替代了阿里斯托芬本。

亚历山大本的萨福诗作以当时存世的雅典本诗集为底本,且至少有八卷,但具体的卷数不明。许多现代学者依从丹尼·佩吉,在标准版本中多设一卷至九卷。雅特罗玛诺拉基斯则怀疑该做法,认为萨福的传记只提到八卷诗作,没有任何来源记载称有第九卷。亚历山大本的萨福诗作可能是依据诗的韵律来编排的,通过古代文献可以得知前三卷囊括了所有单一简单韵律的诗歌。古代萨福作品的版本似乎以字母顺序形式来编排她的诗歌,至少在使用萨福体诗节的第一卷中是如此的。

在亚历山大本刊行后,萨福的诗作仍然在其他诗集中流传。比如科隆莎草纸保存的提托诺斯诗歌是一部希腊诗歌集的一部分。这部诗集以诗歌主题来编排诗歌,而不是像亚历山大本那样以韵律或首字母排序。

相关

  • 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纳(意大利语: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年-1594年2月2日),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作曲家,也是十六世纪罗马乐派(英语:Roman School)的
  • 舒伯特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语: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
  • 九州帝国大学九州大学(日语:九州大学/きゅうしゅうだいがく Kyūshū daigaku;英语译名:Kyushu University),简称九大(きゅうだい),是日本一所本部位于福冈县福冈市西区元冈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 晚辈后辈、晚辈,可以指后代、子孙,也可以是对社会中无血缘关系而比自己年少者,或者同组织中科层地位相近而比自己资浅者的称呼。对于后辈,有若干不同的称呼法,例如在学徒、剧团之间叫
  • 鼓山区坐标:22°38′59″N 120°16′07″E / 22.6495866°N 120.2685799°E / 22.6495866; 120.2685799鼓山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
  • 苏摩酒苏摩(梵语:सोम)是早期印度婆罗门教仪式中饮用的一种饮料,得自于某种至今未知的植物(或真菌)的汁液。在伊朗的拜火教中有一种完全对应的饮料,称为“豪麻”。这两种饮料的来源是相
  • 北伐太平天国北伐,指1853年至1855年间太平天国自南向北的重要军事行动,征伐对象为以北京为首都的清朝政府,但最后以失败告终。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五月东王杨秀清派林凤祥、李
  • 三星城三星城(韩语:삼성타운)位于韩国首尔瑞草区,是三星集团的IT和电子中心。三星城由美国Kohn Pedersen Fox公司设计。三星电子、三星物产和三星生命保险在三星城各建有44、34和32层
  • 棉签棉花棒 或 棉棒(英语:cotton swab)是一种在纸制、木制或塑胶制的长轴顶端缠上脱脂棉的日用品。1920年由Leo Gerstensang发明一般棉花棒是以纸等材质,卷成大约直径2毫米粗的长轴,
  • 科莫多岛科莫多岛(印尼语:Pulau Komodo),又译哥摩多岛,努沙登加拉群岛中一小岛,位于巴厘岛以东三百多公里,经纬度是南纬8.37度 ,东经119.20度,属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管辖。由于火山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