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兽孔类
✍ dations ◷ 2025-08-08 15:06:25 #兽孔类
兽孔目(学名:Therapsida)是合弓纲中的一目。传统上,单孔亚纲被归类于爬行纲的一个亚纲,并名为似哺乳爬行动物。然而单孔亚纲现在为独立的合弓纲,是蜥形纲的姐妹分类单元,较接近哺乳动物。在亲缘分支分类法中,兽孔目通常包括哺乳类,哺乳类是犬齿兽类的后代。现代哺乳动物的许多特征,例如毛发、乳腺、直立的四肢姿势,都演化自早期兽孔类动物。在约2亿7500万年前,盘龙目(楔齿龙科)演化出兽孔类。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兽孔类动物,是二叠纪中期的四角兽。在二叠纪中期,兽孔类取代盘龙目,成为优势陆地脊椎动物。在三叠纪中期,多样化的主龙类动物取代兽孔类,成为优势陆地脊椎动物,少数二齿兽类仍保持多样性、存活到三叠纪末期。在约2亿2500万年前,犬齿兽类演化出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在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后,只有少数犬齿兽类、二齿兽类继续存活。除了哺乳动物以外,所有的兽孔目已灭亡。已知最后的兽孔目(不计算哺乳类)是三列齿兽科,生存于白垩纪早期,接近1亿年前。兽孔目的颞颥孔通常大于盘龙目。颌部较为复杂、强壮。牙齿已特化出前方的咬断用门齿,与后方的刺穿、撕裂用犬齿,以及最后方的咀嚼用臼齿。最早期兽孔目的头颅骨,仍非常类似它们的盘龙目(楔齿龙科)祖先,但身体骨骼已演化出不同特征。与一般爬行动物、盘龙目相比,兽孔目的四肢较为直立。脚掌形状较为对称,第一趾、最后一趾较短,中间三趾较长,显示它们行走时,两侧施力重心较为平衡。兽孔类的行走姿势,较为类似哺乳动物;而盘龙目的行走姿势较类似现代蜥蜴,四肢往两侧延伸。兽孔目的演化途径起源于早二叠纪,当时一群盘龙目中的楔齿龙类(包含异齿龙与其近亲),演化出兽孔目。证据是它们解剖学上的特征,例如头骨与脊椎。在二叠纪中期,兽孔目取代盘龙目成为陆地上的优势动物。兽孔目的颞颥孔远比盘龙目的大。兽孔目可能在二叠纪中或晚期演化出热量调节能力(温血动物)。兽孔目可能拥有皮腺,较类似哺乳类,而非爬行动物的鳞片。早期兽孔目没有皮毛;晚二叠纪演化出的兽齿类可能是目前所知唯一拥有皮毛的兽孔目。兽孔目由三个主要的演化支组成,恐头兽亚目、草食性的异齿亚目、还有大多是肉食性的兽齿类,而肉食性的巴莫鳄亚目是个原始物种的并系群集合。在一阵短期的多样性辐射演化后,恐头兽亚目在二叠纪中期(瓜达鹿白阶晚期)消失,但异齿亚目的二齿兽类与兽齿类的丽齿兽类与兽头类开始繁盛。在二叠纪末期,第一批犬齿兽类也出现。就像所有陆地动物,兽孔目被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严重影响,繁盛的丽齿兽类全部灭亡,只有二齿兽类、兽头类、犬齿兽类的少数物种残存下来,存活到三叠纪。异齿亚目仅存大型、笨重、草食性的肯氏兽科,它们与中等大小的犬齿兽类(包括草食性与肉食性)在全世界繁盛持续到三叠纪早期与中期。它们在三叠纪末期从盘古大陆上逐渐消失,但它们仍在赤道地带与南方持续存活一段时期。有些仍持续演化出真犬齿兽类,至少有三群存活者:一些不属于真犬齿兽类的原始犬齿兽类,存活过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例如三尖叉齿兽,但最后也在三叠纪中期消失。兽头类是犬齿兽类的近亲,也存活过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在三叠纪早期开始多样化。兽头类后来开始衰退,最后灭亡,原因可能是气候变迁,以及犬齿兽类、其他动物的竞争。二齿兽类被认为在三叠纪末期灭亡,但有证据显示它们仍然存活者。它们的化石在冈瓦纳大陆被发现。其他三叠纪常见的生物也在这里继续存活,例如:离片锥目。这是个考古学上拉撒路物种(Lazarus taxon,一度消失后再度出现)的证据。哺乳类是目前仅存的兽孔目,出现于侏罗纪早期。哺乳类演化自类似对齿兽目的哺乳形类,而哺乳形类演化自真犬齿兽类的Probainognathia类。Chronoperates是种新命名的脊椎动物,生存于5,500万年前的古新世。它们的归类仍在争论中,曾被归类入对齿兽目(Symmetrodonta)。如果Chronoperates属于兽孔目,代表兽孔目(不包含哺乳类)多存活了4,500万年。巴莫鳄,属于巴莫鳄类冠鳄兽,一种恐头兽类安蒂欧兽,一种安蒂欧兽类狼蜥兽,一种丽齿兽类包氏兽,一种兽头类小驼兽,一种犬齿兽类楔齿龙科?四角兽始巨鳄科?渐衰鳄科安蒂欧兽类貘头兽下目奔龙兽下目二齿兽下目雷塞兽狼蜥兽包氏兽哺乳纲
相关
- NAGN-乙酰葡糖胺(GlcNAc;NAG)是葡糖胺的N-乙酰衍生物,分子式C8H15NO6。NAG与NAM为组成细菌细胞壁的单体,与葡糖醛酸为透明质酸的单体。NAG也是甲壳素的聚合单体。细菌疾病 · 科莱
- 世界世界一词在现代社会意为对所有事物的代称。原本是佛教概念,由“世”(时间)和“界”(空间)组合而成的世界(梵语:lokadhātu),即所谓由所有时间空间组成的万事万物。“世界”在现代是人
- 加泰罗尼亚语加泰罗尼亚语(Català;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别构位点别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源自希腊语allos——“其他”、stereos——“固态(物体)”)又称变构调节、异构调节或是异位调节,是酶活性调节的一种机制,也称为变构调节。其原理
- 雅典大瘟疫雅典大瘟疫是一场在大约公元前430年左右爆发的一场瘟疫,发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二年,几乎摧毁了希腊城邦,据说这场瘟疫导致将近过半的古希腊人惨死当中。一般认为瘟疫是从比
- 17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组蛋白修饰组蛋白(英语:histone)是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与原核细胞中的碱性蛋白质,和DNA共同组成核小体结构。它们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作为DNA缠绕的线轴,并在基因调控(英语:Regulation
- 线形城市线形城市(西班牙语:Ciudad lineal,英语:Linear city),亦称为线性城市、带形城市、带状城市,简而言之是城市形态呈线型分布的规则或理念,通常与组团式城市、放射型城市相对。西班牙工
- GLP-1类似物GLP-1类似物结构与人天然GLP-1结构类似,但生理功能相同,可以调节葡萄糖分泌。20世纪80年代,根据生理学研究,口服葡萄糖与静脉输注相比能导致更多胰岛素分泌,因此推断消化系统可存
- 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属于相对概念,指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所有动力机械的总称,农业机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绿色革命后在全球兴起。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称为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按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