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兽孔类
✍ dations ◷ 2025-08-30 00:55:37 #兽孔类
兽孔目(学名:Therapsida)是合弓纲中的一目。传统上,单孔亚纲被归类于爬行纲的一个亚纲,并名为似哺乳爬行动物。然而单孔亚纲现在为独立的合弓纲,是蜥形纲的姐妹分类单元,较接近哺乳动物。在亲缘分支分类法中,兽孔目通常包括哺乳类,哺乳类是犬齿兽类的后代。现代哺乳动物的许多特征,例如毛发、乳腺、直立的四肢姿势,都演化自早期兽孔类动物。在约2亿7500万年前,盘龙目(楔齿龙科)演化出兽孔类。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兽孔类动物,是二叠纪中期的四角兽。在二叠纪中期,兽孔类取代盘龙目,成为优势陆地脊椎动物。在三叠纪中期,多样化的主龙类动物取代兽孔类,成为优势陆地脊椎动物,少数二齿兽类仍保持多样性、存活到三叠纪末期。在约2亿2500万年前,犬齿兽类演化出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在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后,只有少数犬齿兽类、二齿兽类继续存活。除了哺乳动物以外,所有的兽孔目已灭亡。已知最后的兽孔目(不计算哺乳类)是三列齿兽科,生存于白垩纪早期,接近1亿年前。兽孔目的颞颥孔通常大于盘龙目。颌部较为复杂、强壮。牙齿已特化出前方的咬断用门齿,与后方的刺穿、撕裂用犬齿,以及最后方的咀嚼用臼齿。最早期兽孔目的头颅骨,仍非常类似它们的盘龙目(楔齿龙科)祖先,但身体骨骼已演化出不同特征。与一般爬行动物、盘龙目相比,兽孔目的四肢较为直立。脚掌形状较为对称,第一趾、最后一趾较短,中间三趾较长,显示它们行走时,两侧施力重心较为平衡。兽孔类的行走姿势,较为类似哺乳动物;而盘龙目的行走姿势较类似现代蜥蜴,四肢往两侧延伸。兽孔目的演化途径起源于早二叠纪,当时一群盘龙目中的楔齿龙类(包含异齿龙与其近亲),演化出兽孔目。证据是它们解剖学上的特征,例如头骨与脊椎。在二叠纪中期,兽孔目取代盘龙目成为陆地上的优势动物。兽孔目的颞颥孔远比盘龙目的大。兽孔目可能在二叠纪中或晚期演化出热量调节能力(温血动物)。兽孔目可能拥有皮腺,较类似哺乳类,而非爬行动物的鳞片。早期兽孔目没有皮毛;晚二叠纪演化出的兽齿类可能是目前所知唯一拥有皮毛的兽孔目。兽孔目由三个主要的演化支组成,恐头兽亚目、草食性的异齿亚目、还有大多是肉食性的兽齿类,而肉食性的巴莫鳄亚目是个原始物种的并系群集合。在一阵短期的多样性辐射演化后,恐头兽亚目在二叠纪中期(瓜达鹿白阶晚期)消失,但异齿亚目的二齿兽类与兽齿类的丽齿兽类与兽头类开始繁盛。在二叠纪末期,第一批犬齿兽类也出现。就像所有陆地动物,兽孔目被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严重影响,繁盛的丽齿兽类全部灭亡,只有二齿兽类、兽头类、犬齿兽类的少数物种残存下来,存活到三叠纪。异齿亚目仅存大型、笨重、草食性的肯氏兽科,它们与中等大小的犬齿兽类(包括草食性与肉食性)在全世界繁盛持续到三叠纪早期与中期。它们在三叠纪末期从盘古大陆上逐渐消失,但它们仍在赤道地带与南方持续存活一段时期。有些仍持续演化出真犬齿兽类,至少有三群存活者:一些不属于真犬齿兽类的原始犬齿兽类,存活过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例如三尖叉齿兽,但最后也在三叠纪中期消失。兽头类是犬齿兽类的近亲,也存活过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在三叠纪早期开始多样化。兽头类后来开始衰退,最后灭亡,原因可能是气候变迁,以及犬齿兽类、其他动物的竞争。二齿兽类被认为在三叠纪末期灭亡,但有证据显示它们仍然存活者。它们的化石在冈瓦纳大陆被发现。其他三叠纪常见的生物也在这里继续存活,例如:离片锥目。这是个考古学上拉撒路物种(Lazarus taxon,一度消失后再度出现)的证据。哺乳类是目前仅存的兽孔目,出现于侏罗纪早期。哺乳类演化自类似对齿兽目的哺乳形类,而哺乳形类演化自真犬齿兽类的Probainognathia类。Chronoperates是种新命名的脊椎动物,生存于5,500万年前的古新世。它们的归类仍在争论中,曾被归类入对齿兽目(Symmetrodonta)。如果Chronoperates属于兽孔目,代表兽孔目(不包含哺乳类)多存活了4,500万年。巴莫鳄,属于巴莫鳄类冠鳄兽,一种恐头兽类安蒂欧兽,一种安蒂欧兽类狼蜥兽,一种丽齿兽类包氏兽,一种兽头类小驼兽,一种犬齿兽类楔齿龙科?四角兽始巨鳄科?渐衰鳄科安蒂欧兽类貘头兽下目奔龙兽下目二齿兽下目雷塞兽狼蜥兽包氏兽哺乳纲
相关
- 大气河流大气河流是大气中由高浓度水蒸气形成的狭窄区域。大气河流经由狭窄通路输送水蒸气,通常沿着大面积的分散表面空气流动的边界,包括与在海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相关的一些额外区域
- 硒化铅硒化铅是铅的硒化物,化学式为PbSe,它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是具有NaCl结构的立方晶体。它的直接带隙在室温下为0.27 eV。硒化铅可由硒脲和乙酸铅在联氨(N2H4)或三碘化钾(KI3)的存在下
- 非金属非金属元素是元素的一大类,在所有的118种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占了23种。在周期表中,除氢以外,其它非金属元素都排在表的右侧和上侧。包括氢、硼、碳、氮、氧、氟、硅、磷、硫、氯
- 1920年1920年美国人口普查(英语:1920 United States Census)是美国历史上第14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了美国的常住人口为105,710,620人,相比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同比增长为15.0%。1920年的
- 吉伦特省吉伦特省(法语:Gironde),又称纪龙德省,是法国新阿基坦大区所辖的省份,滨大西洋,以吉伦特河口命名。该省编号为3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吉伦特派即以此地命名。5个海外省及大区
- 树状图树状结构(英语:Tree structure),又译树形结构,或称树状图(tree diagram)是一种将层次结构式的构造性质,以图象方式表现出来的方法。它的名称来自于以树的象征来表现出构造之间的关系
- 第三种性别非二元性别(英语:Non-binary gender)、性别酷儿(英语:genderqueer)和X性别(日语:Xジェンダー)是指一系列不完全是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认同,这些身份在男性或女性的分类以外。非二元性别可
- 亚述亚述(帝国亚拉姆语:ܐܬܘܪ)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使用的语言有阿拉米语,阿卡德语等。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
- 萝莉控萝莉控(日语:ロリコン),与幼女控不同,源自日语萝莉塔情结(lolita complex)的缩约。但意义不完全一致,是指对萝莉有特别爱好之人。萝莉指的是身材娇小可爱的,且心存有善女性,萝莉控一词
- 1-己醇1-己醇(英语:1-hexanol)也称为正己醇,是一种醇类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六碳醇,其化学式为C6H13OH,其示性式为CH3(CH2)5OH。1-己醇是无色液体,微溶于水,可以溶于乙醚和乙醇。1-己醇有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