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设计

✍ dations ◷ 2025-11-19 01:26:08 #珠宝设计
珠宝设计是一种横跨艺术,手工艺与设计领域的创作。广义的珠宝设计,主要以贵金属,宝石等贵重材质为主体,创造可穿戴的饰品为目的。有时也称为珠宝工艺或饰品设计等。现代艺术学科当中,金属工艺设计则多半和珠宝设计有重叠的部分。深究珠宝首饰的历史,由此可得知,珠宝设计是一门悠久的领域,从古老的文艺复兴时期,到工业革命时期,珠宝设计通常都被定义为一种功能性,穿戴性,使用性皆高的技艺。较少抽象性,概念性与表演性的表达。珠宝制作技术主要应用的材质,并未因年代而有剧烈的转变,大致可依然区分为黄金,白金,银,宝石或半宝石公元前一世纪,宝石切割方式可说是珠宝设计的核心技术,最早的宝石切割技术记载,是由西奥菲勒斯长老在公元前1070年至1125年之间纪录的。14世纪之后的宝石切割技术,演进到戒面与雕刻手法等领域。当时许多手法由贵族组成的珠宝设计委员会所控制,并将设计与社会阶级结合,某些教会,皇室与家族拥有特定的设计手法,例如徽章与纹饰,也拥有特殊的宝石组成方式。这些都是用来彰显财富,地位或权利。这些珠宝设计风格多半和当时的艺术,建筑,装饰风格有关连,例如后来产生了巴洛克风格的珠宝设计运动,流派的演进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1714-1830年间,流行以自然元素,绿色,紫色的宝石来设计珠宝,并称为格鲁吉亚时期。而接下来的早期维多利亚时间,增加了动物主题,多色金属一起组合的设计,维多利亚中期,则开始流行五色的珠宝,并混入贝壳,流苏,马赛克等等手法。且因阿尔伯特亲王的过世,煤玉(Jet)这个材质开始广泛流行在当时的珠宝设计上。1880年代,鸡心项链,手镯以及胸针等珠宝设计款式,也开始流行。接着维多利亚晚期,钻石成为了闪耀的主角,鸟,昆虫和动物主题纷纷加入了钻石的元素,这个时期的珠宝,也开始利用弹簧件做出了一些特别的可动机制。1894-1923年间,由于工业革命加速了量产珠宝的争议,珠宝商或珠宝设计师有许多开始结成委员会,以确保自己的专业技术,不会被大型机具取代,这个时期开始流行以银为主要材质的珠宝设计,并辅以未切割与多色的原石。进入新艺术时期,梦幻女性形象,花朵,藤蔓等等成为了重要流行元素,设计上的手法多半利用珐琅,有时也利用陶瓷等作为珠宝基座。1901年时期,蝴蝶结,缎带,星星等元素,取代了自然元素,这个时期的珠宝设计特色非常明显,主要是金质的底座与碎钻环边。装饰艺术的时期,因几何元素和现代艺术设计等影响,原先因应宝石形成而特殊讲究的切割手法,变得较不重要,三角形,五角形,梯形等等切割方法大量的被运用在当时的珠宝设计上。现今知名的珠宝品牌与珠宝设计师,如伯敻珠宝(Boucheron),卡地亚,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富凯珠宝(Fouquet)和莫伯辛珠宝(Mauboussin),蒂芙尼公司和哈利·温斯顿(Harry Winston)也多在这时奠定了他们的地位。当代的珠宝设计,则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深远,前卫的珠宝设计师经常会交错使用具现代感的几何元素,混合材质(如橡胶,塑料,不锈钢等)和独特的穿戴方式。现今的珠宝设计,由珠宝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贯穿,主要先结合时尚趋势的概念,创作详细的珠宝设计图,接着进行专业的制造过程。珠宝设计的过程,通常会将宝石与金属各分为两个阶段处理,宝石部分进行切割,挑选,金属部分进行铸造,脱模,抛光,如还有特殊材质则也是另外处理,最后才处理组合,镶嵌,吊挂,包装等流程,多数的珠宝设计师依然使用最传统的手绘方式,来创作珠宝设计图,少数的珠宝设计师已经运用3D软件将设计数字化。以求利用电脑科技的渲染技法,使珠宝设计完稿时,能越接近实品。主要翻译自英文维基百科。

相关

  • 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半合成"半合成"指以从来自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天然产物为起始原料合成最终产物的化学合成方法。所需原料通常已具备最终产物的基本骨架及其多数官能团,甚至已具备最终产物所需的
  • 完成时完成体(perfect aspect)是唤起听者对一个行动所产生的结果而非行动自身的注意的一种语法体,也可以当作一种时态。这必须区分于完整体(perfective aspect),它把一个动作视为没有内
  • 马斯河默兹河(法语:Meuse)也称马斯河(荷兰语:Maas, Maes),发源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上马恩省朗格勒高原,流经比利时,最终在荷兰注入北海,和莱茵河口连成三角洲,全长925公里,是欧洲的主要河流。
  • 芬兰少女芬兰少女(芬兰语:Suomi-neito,瑞典语:Finlands mö)是芬兰的拟人化象征。芬兰少女是一个有着金发碧眼、身穿民族服饰的年轻女性。此象征是在19世纪末期开始流行起来。开始时作为
  • 布里斯托尔大学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位于英格兰西部布里斯托市的一所英国大学,其历史可追溯到1876年建立的布里斯托大学学院。该校是英国老牌顶尖大学“红砖”高等学府之一,也
  • 郑兰荪郑兰荪(1954年10月22日-),福建厦门人,中国无机化学家,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郑
  • 德·昆西托马斯·彭森·德·昆西(Thomas Penson De Quincey,/də ˈkwɪnsi/;1785年8月15日-1859年12月8日)是一位英国散文家,以其《一个英格兰鸦片吸食者的自白(英语:Confessions of an Eng
  •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Alfred Graf von Schlieffen,1833年2月28日-1913年1月4日)德国陆军元帅,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1833年生于柏林,父亲是位普鲁士将军。1854年参加陆军
  • 桑德拉·布洛克桑德拉·安妮特·布洛克(英语:Sandra Annette Bullock,1964年7月26日-),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美国好莱坞知名一线女演员、编剧和制片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得主。她成名于1990年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