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梓区

✍ dations ◷ 2025-04-25 09:34:40 #楠梓区
坐标:22°44′06″N 120°19′34″E / 22.734875°N 120.326193°E / 22.734875; 120.326193楠梓区(注音:ㄋㄢˊ ㄗˇ ㄑㄩ,英语:Nanzih/Nanzi/Nantz/Nantzu District;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Lâm-tsú-khu),是台湾高雄市的市辖区,位于市内西南部、市中心北端,北临梓官区、桥头区及燕巢区,东临仁武区、大社区,西滨台湾海峡,南接左营区。楠梓区的自然位置处于寿山、半屏山北麓,有楠梓溪、楠梓坑溪、典宝溪、后劲溪流经,地势大致平坦,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楠梓区产业以工商业为主,过去因中油设立高雄炼油总厂以及经济部设立楠梓加工出口区,而快速带动本区经济发展及人口流入。后来因加工业衰退造成园内厂商大幅迁出,区域及人口发展进入停滞,1999年12月底,原本人口超越左营区的楠梓区再度被左营区反超 。2013年,高雄市政府辅助及重新打造园内产业转型,使加工区产业转型为科技发展且规划楠梓第二园区,重新带回厂商进驻、就业机会及人口移入,目前为高雄市人口快速成长区之一,然而,2019年11月底,楠梓区人口正式以166人之差超越前镇区,成为高雄市的第四大区,至今2020年,楠梓区及左营区人口已相距不远,差距仅不到一万人。楠梓区也为高雄市境内大学设立最多的区域,区内西北侧为国立高雄大学、东侧为国立高雄科技大学第一校区、中间则为国立高雄科技大学楠梓校区。庞大的大学人口成为楠梓商圈发展及消费来源。过去后劲地区因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现为国立高雄科技大学楠梓校区)及楠梓加工出口区提供大量消费人口得以发展成商圈。但在楠梓加工出口区衰退同时,使后劲商圈陷入发展低迷。商圈逐渐转移至人口较为密集的德贤路,加上国立高雄大学的设立带来的消费人口,使具有地缘邻近的惠民路沿连德贤路形成庞大的新兴商圈。此外,国立高雄大学更促成蓝田里一带大量兴起住宅建案及大卖场(家乐福楠梓店)进驻。清丰里一带本因国立高雄科技大学第一校区(原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及台糖量贩楠梓店的设立得以发展,但近年又因德民新桥的建造,使楠梓东西两侧可流通,进而加速此区建设及大片住宅地重划。至今楠梓区已成为高雄市的人口快速成长区之一,也是北高雄重要工商核心之一。区内并形成以楠仔坑(车站一带)、右昌、后劲、翠屏(德贤路至惠民路一带)四区为主的商业活动聚集区。虽然本区受大学人口及加工区劳动人口而得以发展,但本区受地形阻隔,区位与市区断裂且边缘,致使无大型资源或市辖建设于此。不过因中油炼油厂迁厂,遗留下的庞大腹地是否能再造且驱动楠梓区发展,仍可期待。楠梓区,台湾闽南语白读不按字面读,而是称Lâm-á-kheⁿ,曾经表记作“南马坑”、“楠仔坑”、“南仔坑”、“楠梓坑”,指“楠梓桥”至“兴楠桥”一带,地势低洼。Lâm-á是闽南语中形容低地之说法,如鸟松区之坔埔(湳埔)、南投县名间乡(湳仔埔)、台北市士林区“湳雅”(湳仔)、新北市板桥区湳兴里、云林县虎尾镇各有一处称作湳仔、桃园市八德区“大湳”等。后因改写为“楠仔坑”、“楠梓坑”,而有溪畔遍植楠木(即柟木)望文生义之说。自明郑时期开始渐有闽南泉州、漳州一带移民来此开垦,至清领时期渐成聚落。日治初期在此处为台南厅下辖的“楠仔坑支厅”,今之楠梓区范围约分属楠仔坑支厅下辖的楠梓坑区西侧(今楠梓)、后劲区北侧(今后劲)、仕隆区西南侧(今右昌)。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实行五州三厅制,行政区重划,本区西侧(右昌一带)被划入新设立的高雄州高雄郡左营庄,东侧(楠梓、后劲一带)则属新设置的“楠梓庄”(なんす)南侧(北侧则属今之桥头、燕巢西侧)。自1894之凤山县采册,就已经出现“楠梓坑”一词。而不加“坑”字之“楠梓”是日本大正九年市区改正时,所订下之“楠梓庄”之街庄名。1924年高雄郡高雄街升格为高雄市,并入周围的一些街庄的大字,高雄郡因此被废,楠梓庄、左营庄改归冈山郡;1940年左营庄并入高雄市,今楠梓区的右昌地区于此时并入;1944年废楠梓庄,楠梓庄的楠梓、土库、后劲三个大字划入高雄市,其余(今之桥头)并入冈山街(今冈山、桥头)。战后将后劲设为高雄市后劲区,右冲(别名右昌)、援中港、下塩田等大字整并为右冲区,楠梓、土库两大字整并为楠梓区。1945年经过多次整并,高雄市的区大幅减少,1946年高雄市减为十区,右冲区、后劲区、楠梓区合并为楠梓区,并并入左营区的下蚵仔寮(后劲溪出海口、援中港西侧一带)。现今一般习惯将楠梓区分为楠梓、后劲、右昌三大聚落。 虽然今书面文多以“楠梓”称此地,但台湾话口语仍沿用旧称“楠仔坑”(白话字:Lâm-á-kheⁿ),例如台铁铁路列车中播音即据此。(曾经易以以楠梓之训读音,后又恢复“楠仔坑”原称。)明郑永历十六年(公元1661年),设万年县,驻兵分布为前、后、左、右、中,五“冲镇”,其中前为“前锋”,后为“后劲”,左为“左营”,右为“右冲”(“右冲”、“右昌”),中为“中权”。右昌及后劲之地名则由地而来。三种颜色代表楠梓三大分区(从右至左):楠梓、后劲、右昌,对应楠梓区户政事务所三分处办公室。

相关

  •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antiviral drug)是一类用于特异性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就像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一样,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对特定的病毒起作用;但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不同的是,后者消灭细菌
  • 抗胆碱能药抗胆碱剂(英语:anticholinergic agent)是一种在中央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物质。抗胆碱剂经由选择性阻断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连结其神经细胞的受体,抑制副
  • 疑病症疑病症(英语:Hypochondriasis),也作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acal neurosis)、虑病症,是指对自身出现的一些身体状况作出不合实际的解释,担心自己身患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疑病症患
  • 大卡卡路里(Calorie,缩写为cal),简称卡,是一物理学能量单位,其定义为将1克水在1大气压(101.325kPa)下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由于科学家发现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不同,所以衍生了以
  • 瓦勒度派瓦勒度福音教会 (Waldensian Evangelical Church) ,属于瓦勒度派 (Waldensians、Waldenses 或作 Vaudois) ,也译作韦尔多派、瓦尔多派、华尔多派、瓦灯派,是约从中世纪兴起的基
  • 浪漫浪漫可以指:
  • 城市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桌上型砂轮机砂轮机(bench grinder, pedestal grinder),是一种利用电机驱动砂轮旋转且可安装在桌上(台式砂轮机),或是固定在地板上(立柱砂轮机)的磨削机器。这类磨床常用于手工磨利刀具和粗磨工
  • 十诫十诫(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
  • 医学标志医学征象(英语:Medical sign),(卫生福利部编码指引翻译为:征候),又称体征、病征,医学术语,指在进行身体检查或病理检查时,能够提供医生对医疗进展及疾病状况的迹象及指标,通常是可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