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海军(德语:Kaiserlich und Koniglich Kriegsmarine,匈牙利语:Császári és Királyi Haditengerészet,常缩写为“k. u. k. Kriegsmarine”,意为“皇家与王家战争海军”)是指1867年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合并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的奥匈帝国海上军种。
奥匈帝国的前身——奥地利王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在16世纪即有雇佣武装商船,成立多支多瑙河舰队,提供在17世纪打败奥斯曼帝国的助力,也曾为奥属荷兰海上护航,这时的奥国还并未有一支统一指挥的海军部队,舰队常各自为战。至18世纪末,欧洲爆发“七年战争”,奥国在亚得里亚海的防御弱点显而易见,促使考尼兹伯爵(英语:Wenzel Anton, Prince of Kaunitz-Rietberg)提倡建立一支真正的海上舰队。不过,约瑟夫二世登基为王、海军的建立才正着手开始,奥地利即在拿破仑战争中被打败,其和约——《坎波福尔米奥条约》割取了奥国多座地中海岛屿给法国,减少了可用的海军基地,但也同时也与法国瓜分了威尼斯共和国,并吸收了后者的海军,强化了自身的实力。1802年,奥国“海军督察长”卡尔大公下令在威尼斯建立第一所海军院校,接着因战争而于1848年迁到的里雅斯特,后又移至阜姆,名为“海军院校”(Marine-Akademie),为奥国海军培养自己的军官团。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奥地利海军开始活跃,除了作战之用外,奥国海军亦有发扬国威之任务,和平与战时皆比以往来的活跃,包括环游世界的纳瓦拉号护卫舰(英语:SMS Novara (1850))、极地考察、参与希腊独立战争、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其中以后者期间爆发的“利萨海战”为名,奥国海军在此役中打败了数量占有优势的意大利海军,为其建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胜利,舰队指挥官威廉·冯·泰格霍夫也因此成了奥国海军的代表性英雄人物。
1867年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合并,二元帝国“奥匈帝国”诞生,原先的“奥地利战争海军”(österreichische Kriegsmarine)名称亦加上冠词“皇家与王家(英语:Imperial and Royal)”(Kaiserlich und Koniglich),象征其二元性。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美西战争、日俄战争以及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著作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世界迎来海军复兴潮,奥匈帝国也不落人后,开始加紧扩建海军,并以意大利为主要假想敌。1906年,英国“无畏号”战列舰下水,这艘技术上远超过同时期战列舰的新舰令后者相形失色,许多船舰在下水服役的同时即落伍,挑起了各国抢着建造类似于“无畏号”的“无畏舰”之军备竞赛,各国关系也随之紧张,奥匈帝国外交上也与德意志帝国逐渐靠拢。这段时间里,奥匈帝国也以欧洲列强的身份活跃于国际的局部战争,其中海军在希土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之役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匈帝国海军作为一支防御性质的海军,主要任务是保卫亚得里亚海沿岸和维持海上贸易线的畅通,长久以来便以意大利海军为主要假想敌,一战爆发后也是同以其为主的地中海协约国海军作战,战争大多时间里奥匈帝国海军都待在港内拒不出战,唯一较具规模的海战为与意大利舰队交战的“奥特朗托海峡海战(英语:Battle of the Strait of Otranto (1917))”,虽然结果是奥军获胜,但对整个海上态势不具有决定性。战争结束后,舰艇遭到协约国瓜分,奥匈帝国也解体为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内陆国家,主要的海军设施和传统皆传承至新生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即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匈牙利仅保留了一支小型河岸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