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土
✍ dations ◷ 2025-09-02 13:20:53 #黄土
黄土一种浅黄或褐黄色的土,颗粒成分以粉土粒级为主(含量>50%),物质粒径均一,具孔隙,无层理,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富含碳酸钙,有时含硫酸盐或氯化物盐类,具有肉眼可见孔隙的第四纪陆相沉积物。黄土有时具有湿陷性。另外,其在矿物成分方面高度复杂,多达60多种矿物,包括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矿物成分,而且与其中任何一种岩石的矿物成分都不相同。各地区黄土矿物成分大体相同,无论矿物种类还是百分含量都基本相似,并有比较多的易风化不稳定矿物。在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SiO2、Al2O3、CaO、Na2O,含有比较多的易溶盐类,主要是: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CaCO3,含量在10%-16%之间。在所含生物化石方面以耐旱草本植物花粉和耐干旱动物化石为主,而且含有喜暖湿的动植物化石。最早李希霍芬(1877年)对欧洲莱茵河流域及中国大陆的黄土提出的定义为:黄-褐色,含石灰质,以粉土为主的粉状土;没有层理,含陆生蜗牛,有垂直节理。历史方面,“黄土”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及民间就已出现。西方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将德国莱茵河流域的黄色松散堆积物命名为“lœss”,由此音译出英(loess)、俄(Лёсс)等文,不同学者曾以不同观点提出黄土的定义。1933年奥布鲁切夫(Β.Α. Обручев)将没有层理的黄土称为原生黄土,并认为是风成成因的;次生黄土是其他各种成因形成的。由于冰川的活动,把四周的岩石研磨成非常微细、像面粉一样幼细的尘土。这些尘土干了以后,很容易被风带走,送到很远的地方去,并累积起来。当这些微细的泥土不断的沉积,可以堆成很高的山。有时因淋洗作用较强而使粘粒明显往剖面下层移动,养分有的已流失而呈黄、黄棕或红棕色。多生成于丘陵地上之相对地形较安定、坡度起伏较缓和处。土壤多呈弱酸性,肥沃度偏低,须进行施肥管理及水土保持,才可做农牧用地。此土壤在新分类上属弱育土或淋溶土。
。干燥时强度佳,能维持直立坡而不塌,但浸水后易于崩塌,如黄河两岸。
胶结若被破坏易被风带走。黄土覆盖世界大陆面积的12%左右,分布于温带沙漠外缘的半干旱地区、中纬度森林、荒漠草原地带,呈现断续分布。中国的黄土高原、美国中西部的土地、以及匈牙利的山区等都是由黄土沉积而成的高地。
相关
- 类鼻疽伯克氏菌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原名类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人类感染类鼻疽伯克氏菌后,会导致类鼻疽。医学导航:病菌
- 弱酸弱酸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如用常用的HA去表示酸,那在水溶液中除了电离出质子H+外,仍有为数不少的HA在溶液当中。以下化学式可以表示这关系:H A
- D10AA(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环己烷构象环己烷构象主要研究环己烷及其相关衍生物的构象,是构象分析的重要内容。很早就有人提出环己烷可能不是平面型结构。1890年,德国人赫尔曼·萨克森(Hermann Sachse)提出通过折纸来
- 波利比乌斯波利比乌斯(希腊语:Πολύϐιος,前200年-前118年)生于伯罗奔尼撒的梅格洛玻利斯,希腊化时代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历史》一书留名传世,原书40卷,只有5卷传世,记叙地中海周边的
- 信息解析解析可以指:
- 重形字同形字又称重形字,最广义的同形字就是写法(字形)相同义项不同的字即可称为同形字(参见多义字)。但也有学者不认同这种宽泛的定义,一部分学者认为“同形字”必须写法相同读音不同(参
- 雅弗理论雅弗理论(俄语:яфетическая теория)是一个由苏联语言学家尼古拉·马尔提出的理论,理论声称高加索地区的南高加索语系与中东地区的闪米特语族相关。该理论由于
- 威廉·屈内威廉·弗里德里希·屈内(德语:Wilhelm Friedrich Kühne,1837年3月28日-1900年6月10日),德国生理学家,酶的命名者。库内出生于汉堡市,在就读于哥廷根大学期间,跟随后,他又先后跟从许多
- 蛋白聚糖蛋白聚糖(英语:proteoglycan)是被大量糖基化了的糖蛋白。基本的蛋白聚糖单位由一个“核心蛋白质”与一个或多个共价结合着的糖胺聚糖链所组成。附着点是一个丝氨酸残基,糖胺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