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入性胎盘
✍ dations ◷ 2025-11-18 09:12:29 #植入性胎盘
植入性胎盘(Placenta accreta)是指孕妇在孕期中,胎盘和子宫肌层有不正常的紧密附着,可以依胎盘附着或侵入子宫程度分为以下的三种:因为胎盘异常的附着在子宫肌层,在分娩最后要娩出胎盘时,会增加大量出血的风险,常常会需要输血,若是大量出血到有生命威胁时,会进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内的疤痕是植入性胎盘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而前置胎盘也是另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其他和有关的危险因子包括怀孕时的年龄、多胎产、之前曾接受过其他子宫手术或是子宫搔刮(英语:Dilation and curettage)、子宫曾接触到辐射、子宫内膜去除、阿舍曼综合症(英语:Asherman syndrome)、子宫肌瘤、子宫异常(uterine anomalies)、妊娠高血压及吸烟。若子宫内有疤痕,也就是阿舍曼综合症(英语:Asherman syndrome),出现植入性胎盘的比率会变高,子宫内的疤痕一般是因为以往的子宫手术所造成,特别是子宫扩张及搔刮(英语:Dilation and curettage)(用于许多的适应症,像是流产、终止妊娠、产后出血等)、子宫肌瘤切除术或是剖宫产。蜕膜太薄也可能是造成滋胚层侵入的原因之一。有些研究指出若胎儿本身是女性,其植入性胎盘的比率会比较高。其他容易有植入性胎盘的原因包括低位胎盘、胎盘在子宫前壁(anterior placenta)、先天或是后天的子宫缺陷(例如子宫纵隔)、子宫肌瘤、胎盘异位植入(包括宫角妊娠(英语:cornual pregnancy))等。若产妇超过35岁,曾作过剖宫产,目前子宫内有疤痕,且前置胎盘恰好盖在疤痕上,其出现植入性胎盘的几率为40%。植入性胎盘是指胎盘和子宫肌层不正常的紧密附着,可能是因为子宫内没有形成蜕膜基底(英语:decidua basalis)或是尼塔布赫层(英语:Nitabuch's layer)发育不完全所造成。依绒毛膜绒毛是否有入侵子宫肌层,以及其入侵程度,可以将植入性胎盘分为以下三种:产前有关植入性胎盘的诊断,一般是在中期(四至六个月)或是后期(七至九个月),用超音波进行。若超音波有以下的结果,有可能是植入性胎盘:若用三维功率多普勒扫描,在基底视图中发现有许多彼此相关的血管,也有可能是植入性胎盘。虽然有零星的报告在怀孕前期就已诊断出植入性胎盘,不过目前还不确定怀孕的第三个月进行超音波预扫描是否有助于诊断植入性胎盘。若孕妇有前置胎盘,且胎盘盖住了以前在子宫留下的伤疤,有植入性胎盘的风险,在怀孕后期(七至九个月)时需要用超音波进行追踪检查。植入性胎盘主要是透过超音波来检查,不过若不确定超音波的结果,或是怀疑有植入性胎盘,利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可能有帮助。若在分娩前诊断出植入性胎盘,最安全且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计划以剖宫产方式生产并进行子宫切除术。手术后会使用Pitocin及抗生素等药物。若只有部分胎盘植入子宫,最好的作法是移除胎盘,并修补子宫的缺陷。若病患需要保留其子宫(可能为了之后再怀孕),可能可以延著胎盘的部分切除,成功几率较高。较保守的治疗方式也可以保留子宫,但成功率可能较低,而且并发症的几率较高。相关技术有:若病患决定要用阴道分娩的方式生产,在分娩时需准备输血用的血液制剂,也要联络麻醉师准备麻醉。植入性胎盘的并发症包括对周围器官(肠、膀胱,输尿管)及盆腔侧壁中神经血管结构的破坏,(在移入胎盘时也可能会有损伤)、需要再次治疗的产后出血及羊水栓塞。若在治疗过程输入大量血液制品、晶体(crystalloids)输液和血容量扩充剂(英语:Volume expander),也会引起像稀释性凝血病、消耗性凝血病、急性输血反应、因输血造成的肺部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电解质异常等并发症。手术后可会有血栓栓塞及感染,严重的话会导致多重器官衰竭,甚至会导致产妇死亡。若已有植入性胎盘症状,可能会因为植入性胎盘及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目前还没有死亡率的确切数据,不过有些针对相关案例的研究,认为死亡率可能高达6-7%。植入性胎盘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1980年代时,每1000位产妇中有0.8人有植入性胎盘的情形,到2000年代时,每1000位产妇中有3人出现植入性胎盘。在植入性胎盘发生率上升的同时,剖宫产比率也在上升,1970年代,每4027位产妇中有一人进行剖宫产,1980年代,每2510位产妇中有一人进行剖宫产,1982年至2002年则是每533位产妇有一人进行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学院(英语: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在2002年统计过去50年来发生率增加了十倍。在进行剖宫产后的分娩,出现植入性胎盘的几率约为0.4-0.8%。对于曾经有植入性胎盘的病患,之前进行剖宫产的次数越多,出现植入性胎盘的风险越高,若之前进行过一次至五次的剖宫产,出现植入性胎盘的几率分别是3%、11%、40%、61%及67%。
相关
- 肺动脉高血压肺高压又称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简称PH或PHTN),是描述肺循环内的压力升高的情形。肺高压会造成呼吸困难、晕眩、昏厥、下肢水肿,肺高压患者会因为心脏负荷增加令运
- 内分泌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内分泌学,研究荷尔蒙,处理内分泌系统失
- 原生生物界超类群与门以及众多不同分类会包括的分类单元原生生物(学名:Protist,发音: /ˈproʊtᵻst/)统称真核生物域中,不属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一般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有细胞核和原生
- 微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UprifosbuvirUprifosbuvir(MK-3682)是一种开发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它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作NS5B RNA聚合酶抑制剂,目前处于III期人体临床试验中。
- 宾夕法尼亚世宾夕法尼亚世(英语:Pennsylvanian)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被国际地层委员会(ICS)所承认,是石炭纪时期的两个子时期中的较年轻一个(或两个子系统中的较高者)。宾夕法尼亚纪的年
- 分类学分类学(英语:Taxonomy)是一门进行分类的方法与科学,源于希腊文的.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 β内酰胺酶结构 / ECOD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又称为盘尼西林酶(Penicillinase)、头孢菌素酶(Cephalosporinase),是一类由某些细菌生成来提供多重抗药性,对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比如青霉素
- X射线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硫磺3s2 3p42, 8, 6蒸气压第一:999.6 kJ·mol−1 第二:2252 kJ·mol−1 第三:3357 kJ·mol−1 (主条目:硫的同位素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学符号是S,原子序数是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