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典型抑郁障碍
✍ dations ◷ 2025-05-15 03:17:54 #非典型抑郁障碍
非典型忧郁症(Atypical Depression)属于慢性忧郁症(轻郁症)与忧郁症的亚型。非典型忧郁症患者与抑郁型忧郁(Melancholic depression)患者不同,前者能体验正面事物带来的心情改善,而后者纵使有好事发生也不能感受到正面的情绪。此外,非典型忧郁症会出现反植物性症状(Reversed vegetative symptoms),即暴饮暴食与睡眠过度。尽管它被称为“非典型”,事实上它是最常见的忧郁症亚型-高达40%的忧郁人口数都可归类于患有非典型忧郁症。广泛用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南《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TR),当中定义了非典型忧郁症是忧郁症或慢性忧郁症(轻郁症)的亚型,其非典型特征有:在《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的分类上,它属于 F32 或 F39。一般而言,非典型忧郁症比其他种类的忧郁症更有可能造成机能受损。非典型忧郁症是种慢性症候群,与其他种类的忧郁症相比更容易于年轻时罹患-通常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同样地,非典型忧郁症患者更可能罹患其他种类的精神障碍症候群,像是恐慌症,社交恐惧症,逃避性人格障碍,或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药物治疗的反应在慢性的非典型忧郁与急性的抑郁型忧郁之间是不同的。一些研究认为使用已行之有年的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也许对治疗非典型忧郁症较有效果,现代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也被认为有效,然而三环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则不太适合此病症。此外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的药效可以与其他辅助药剂一起使用以增强药效,且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能让药物疗效达到最好。切记像恐慌症这样共同并存的症状,也许要靠额外的药物才能完全痊愈。目前已注意到,有些非典型忧郁症的病人,经常受到因强烈渴望糖类而造成的痛苦,而矿物质毗啶甲基铬(Chromium picolinate)的补充可缓和这些渴望感。也发现它对某些非典型忧郁症的患者有抗忧郁的效果。某些假说认为非典型忧郁症也许与甲状腺调节异常有关。某些研究已发现非典型忧郁症的人们有些许甲状腺异常。另一项研究建议病人也许能从用于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Hypothyroidism)的甲状腺素中得到帮助。
相关
- 对称性数学上,若对所有的 a 和 b 属于 X,下述语句保持有效,则集合 X 上的二元关系 R 是对称的:“若 a 关系到 b,则 b 关系到 a。”数学上表示为:例如:“和……结婚”是对称关系;“小于”不
- 吕克·蒙塔尼耶吕克·蒙塔尼耶(法语:Luc Montagnier,1932年8月18日-) ,法国病毒学家,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吕克·蒙塔尼耶是世界艾滋病研究及预防基金会(World Foundation for AID
- 拉米夫定拉米夫定(英语:Lamivudine,一般称为3TC),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用以预防及治疗艾滋病,若没有其他药物选择时,也可以拿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HIV-1和HIV-2都很有效。通
- 脑细胞脑细胞(英语:Brain Cell)是构成脑的多种细胞的通称,目前最新科学期刊表示,脑细胞约有860亿个。脑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负责处理和储存与脑功能相关的信息。
- 头孢洛林头孢洛林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 (发音为/sɛfˈtærɵliːn/, 商品名Teflaro)是一种第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它对于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具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物(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简称SERMs) 为作用于动情素受体(英语:Estrogen receptor)的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分为动情素受体激动剂以及受体拮
- 盐酸阿比朵尔阿比朵尔 (俄语:Арбидол,英语:Arbidol) 是一种抗病毒药物,由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开发,主要适应症是A类、B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同时对其他一些呼吸道病毒感
- 新壁总域新壁总域(Neomura)是一个演化支,由古菌域和真核生物域两域生物所组成。这个概念是由2002年被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所提出。他假设新壁总域成员演化自真细菌,其中一个主要的改
- 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德语:Alpen;意大利语:Alpi;斯洛文尼亚语:Alpe)是欧洲最高及横跨范围最广的山脉,它覆盖了意大利北部边界、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
- 神经性暴食症神经性暴食症(英语:Bulimia nervosa)又译心因性暴食症或者神经性贪食症,一般简称为暴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其特征为患者会尝试在暴饮暴食(英语:Binge eating)后试图进行净空行为。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