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

✍ dations ◷ 2025-11-23 16:57:54 #黄金分割
黄金比例,又称黄金分割,是一个数学常数,一般以希腊字母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表示。可以透过以下代数式定义:这也是黄金比例一名的由来。 黄金比例的准确值为 1 + 5 2 {displaystyle {frac {1+{sqrt {5}}}{2}}} ,所以是无理数,而大约值则为(小数点后20位, A001622):应用时一般取1.618,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3.14159一样。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而且呈现于不少动物和植物的外观。现今很多工业产品、电子产品、建筑物或艺术品均普遍应用黄金分割,展现其实用性与美观性。黄金比例是属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但是它最后涵盖的内容不只是有关数学领域的研究,根据目前的文献探讨,我们可以说,黄金比例的发现和如何演进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但有研究指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5边形和正10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的一些规则,也发现无理数。他侧重于从数学关系去探讨美的规律,并认为美就是和谐与比例,按照这种比例关系就可以组成美的图案,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将一条线分成两部分,较长的一段与较短的一段之比等于全长与较长的一段之比,它们的比例大约是1.618:1,知名的费氏数列也体现了这个数学原则,按此种比例关系组成的任何事物都表现出其内部关系的和谐与均衡。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即中末比)。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称神圣比例为黄金分割。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而证据在于德国数学家马丁·欧姆(英语:Martin Ohm)所写的《基本纯数学》第2版注释中写到有关黄金比例的解释:“人们习惯把按此方式将任一直线分割成两部分的方法,称为黄金分割”。而在1875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的第9版中,苏利有提到:“由费区那……提出的有趣、实验性浓厚的想法宣称,‘黄金分割’在视觉比例上具有所谓的优越性。”可见黄金分割在当时已经流行了。20世纪时美国数学家马克·巴尔(英语:Mark Barr)给它个名字叫phi。黄金分割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造就了它今天的名气。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杰克·基弗(英语:Jack Kiefer (statistician))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两个数值 a {displaystyle a} 和 b {displaystyle b} 构成黄金比例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如果: a + b a = a b = φ {displaystyle {frac {a+b}{a}}={frac {a}{b}}=varphi }一个得出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数值的方法是从左边的分数式入手。经过简化和代入,于是:两边乘以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就得到:即是 φ 2 − φ − 1 = 0 {displaystyle {varphi }^{2}-varphi -1=0}找出该方程的正解,黄金分割奇妙之处,在于其倒数为自身减1,即:1.618...的倒数为 0.618 … = 1.618 … − 1 {displaystyle 0.618ldots =1.618ldots -1} ,并时常被称为“黄金比例共轭”。从上面的 1 + 1 φ = φ {displaystyle 1+{frac {1}{varphi }}=varphi } 得到:这个0.618...的数值常用希腊字母 Φ {displaystyle Phi } 表示,即:公式 φ = 1 + 1 φ {displaystyle varphi =1+{frac {1}{varphi }}} 可以被递归扩展来获得黄金比例的连分数:而它的倒数是:平方根表示:以三角函数的特殊值表示:即是:黄金矩形鹦鹉螺的内部结构帕提农神庙最后的晚餐联合国总部大楼向日葵蝴蝶花纹贵金属分割即 n + n 2 + 4 2 {displaystyle {frac {n+{sqrt {n^{2}+4}}}{2}}} ,其中 n {displaystyle n} 为正整数。 n = 1 {displaystyle n=1} 时为黄金分割( 1 + 5 2 {displaystyle {frac {1+{sqrt {5}}}{2}}} ), n = 2 {displaystyle n=2} 时为白银分割( 1 + 2 {displaystyle 1+{sqrt {2}}} ), n = 3 {displaystyle n=3} 时为青铜分割( 3 + 13 2 {displaystyle {frac {3+{sqrt {13}}}{2}}} )。用连分数可表示为 n + 1 n + 1 n + 1 n + 1 ⋱ = [ n ; n , n , n , n , … ] {displaystyle n+{cfrac {1}{n+{cfrac {1}{n+{cfrac {1}{n+{cfrac {1}{ddots }}}}}}}}=}

相关

  • 基因突变突变(英语:Mutation,即基因突变)在生物学上的含义,是指细胞中的遗传基因(通常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去氧核糖核酸)发生的改变。它包括单个碱基改变所引起的点突变,或多个碱基的缺失、重
  • 磺胺二甲异嘧啶磺胺二甲异嘧啶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isomid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20世纪50年代,曾对该药物治
  • 京畿道京畿道(韩语:경기도/京畿道 Gyeonggido)是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道,北隔着三八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东为江原道,南与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海而
  • 电磁波谱在电磁学里,电磁波谱包括电磁辐射所有可能的频率。一个物体的电磁波谱专指的是这物体所发射或吸收的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的特征频率分布。电磁波谱频率从低到高分别列为无线电
  • 二价铁化合物氧化亚铁,是铁的氧化物之一。其外观呈蓝灰色粉末,化学式为FeO,由氧化态为II价的铁与氧共价结合。它的矿物形式为方铁矿(方铁矿)。氧化亚铁经常容易与铁锈混淆,但铁锈的主要成分为
  • 胚芽胚芽是植物种子胚的一部分,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与胚茎和胚根共同构成胚轴。胚芽位于胚轴的上端,当种子发芽出土后,将继续发育成产生植物的茎、枝和叶片等构造。禾本科植物种子
  • 交换机网络交换机(英语:Network switch)是一种网络硬件,通过报文交换接收和转发数据到目标设备,它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上连接不同的设备。一般也简称为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的网桥,在
  • 软膏剂软膏剂指的是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软膏剂按分散系统分有三类,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类似于软膏剂但在性质上有区别的有糊剂、凝胶
  • 切斯特·艾伦·阿瑟切斯特·艾伦·阿瑟(Chester Alan Arthur,1829年10月5日-1886年11月18日),美国律师及政治人物,第21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原为詹姆斯·加菲尔德的副总统,两人于1880年搭档参选。1881
  • 舒必利舒必利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相关疾病的苯甲酰胺类药物(商品名:Meresa, Bosnyl, Dogmatil, Dolmatil, Eglonyl)。舒必利更常用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