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

✍ dations ◷ 2025-04-02 20:53:28 #黄金分割
黄金比例,又称黄金分割,是一个数学常数,一般以希腊字母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表示。可以透过以下代数式定义:这也是黄金比例一名的由来。 黄金比例的准确值为 1 + 5 2 {displaystyle {frac {1+{sqrt {5}}}{2}}} ,所以是无理数,而大约值则为(小数点后20位, A001622):应用时一般取1.618,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3.14159一样。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而且呈现于不少动物和植物的外观。现今很多工业产品、电子产品、建筑物或艺术品均普遍应用黄金分割,展现其实用性与美观性。黄金比例是属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但是它最后涵盖的内容不只是有关数学领域的研究,根据目前的文献探讨,我们可以说,黄金比例的发现和如何演进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但有研究指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5边形和正10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的一些规则,也发现无理数。他侧重于从数学关系去探讨美的规律,并认为美就是和谐与比例,按照这种比例关系就可以组成美的图案,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将一条线分成两部分,较长的一段与较短的一段之比等于全长与较长的一段之比,它们的比例大约是1.618:1,知名的费氏数列也体现了这个数学原则,按此种比例关系组成的任何事物都表现出其内部关系的和谐与均衡。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即中末比)。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称神圣比例为黄金分割。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而证据在于德国数学家马丁·欧姆(英语:Martin Ohm)所写的《基本纯数学》第2版注释中写到有关黄金比例的解释:“人们习惯把按此方式将任一直线分割成两部分的方法,称为黄金分割”。而在1875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的第9版中,苏利有提到:“由费区那……提出的有趣、实验性浓厚的想法宣称,‘黄金分割’在视觉比例上具有所谓的优越性。”可见黄金分割在当时已经流行了。20世纪时美国数学家马克·巴尔(英语:Mark Barr)给它个名字叫phi。黄金分割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造就了它今天的名气。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杰克·基弗(英语:Jack Kiefer (statistician))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两个数值 a {displaystyle a} 和 b {displaystyle b} 构成黄金比例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如果: a + b a = a b = φ {displaystyle {frac {a+b}{a}}={frac {a}{b}}=varphi }一个得出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数值的方法是从左边的分数式入手。经过简化和代入,于是:两边乘以 φ {displaystyle varphi } 就得到:即是 φ 2 − φ − 1 = 0 {displaystyle {varphi }^{2}-varphi -1=0}找出该方程的正解,黄金分割奇妙之处,在于其倒数为自身减1,即:1.618...的倒数为 0.618 … = 1.618 … − 1 {displaystyle 0.618ldots =1.618ldots -1} ,并时常被称为“黄金比例共轭”。从上面的 1 + 1 φ = φ {displaystyle 1+{frac {1}{varphi }}=varphi } 得到:这个0.618...的数值常用希腊字母 Φ {displaystyle Phi } 表示,即:公式 φ = 1 + 1 φ {displaystyle varphi =1+{frac {1}{varphi }}} 可以被递归扩展来获得黄金比例的连分数:而它的倒数是:平方根表示:以三角函数的特殊值表示:即是:黄金矩形鹦鹉螺的内部结构帕提农神庙最后的晚餐联合国总部大楼向日葵蝴蝶花纹贵金属分割即 n + n 2 + 4 2 {displaystyle {frac {n+{sqrt {n^{2}+4}}}{2}}} ,其中 n {displaystyle n} 为正整数。 n = 1 {displaystyle n=1} 时为黄金分割( 1 + 5 2 {displaystyle {frac {1+{sqrt {5}}}{2}}} ), n = 2 {displaystyle n=2} 时为白银分割( 1 + 2 {displaystyle 1+{sqrt {2}}} ), n = 3 {displaystyle n=3} 时为青铜分割( 3 + 13 2 {displaystyle {frac {3+{sqrt {13}}}{2}}} )。用连分数可表示为 n + 1 n + 1 n + 1 n + 1 ⋱ = [ n ; n , n , n , n , … ] {displaystyle n+{cfrac {1}{n+{cfrac {1}{n+{cfrac {1}{n+{cfrac {1}{ddots }}}}}}}}=}

相关

  • 航天工程航天工程(英语: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或cosmonautics engineering),工程学的理论与实做领域之一,主题在研究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技术,也就是研究航天科技的学科。人造卫星
  • 麦克斯韦麦克斯韦(Maxwell),缩写Mx,厘米-克-秒制的磁通量单位。此名称用以纪念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1900年,麦克斯韦在巴黎举办的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ngress
  • 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是指在实验室里工作人士用的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设备。实验室设备一般是用作进行实验或作为测量,和收集资料。实验室设备依实验室的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设备。这些工具
  • 阿马尔菲海岸阿马尔菲海岸(意大利语:Costiera Amalfitana)是意大利南部萨莱诺省索伦托半岛南侧的一段海岸线,西面到波西塔诺,东面到海上萨莱诺。沿着阿马尔菲海岸的城镇有萨莱诺、滨海维耶特
  • 星期三星期三,又称礼拜三或周三。是指一周中星期二之后、星期四之前的那一天。星期三是一周的第四天,星期三的拉丁语名字是dies Mercurii,即水星日或墨邱利日;法语是mercredi,西班牙语
  • 佩德罗·杜克佩德罗·弗朗西斯科·杜克·杜克(西班牙语:Pedro Francisco Duque Duque,1963年3月14日-)是西班牙的第一位宇航员,航空工程师,现任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内阁的科学、创新与大学
  • 周炳琨周炳琨(1936年3月2日-),中国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生于四川成都。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上网本上网本(netbook)这个名词由加拿大ATIC公司于1996年6月提出,当时作为“可上网”的笔记本在北美市场销售。后来这个商标出售给加美(多伦多、加州)的一家笔记本电脑公司继续作为笔记
  • 厌氧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细纹斑马细纹斑马(学名:Equus grevyi)又名格氏斑马、狭纹斑马,是三种斑马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分布于非洲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与其他斑马相比,细纹斑马的个子较高,耳较大,斑纹则更加狭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