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匡师

✍ dations ◷ 2025-11-11 08:51:46 #1705年出生,1777年逝世,朝鲜王朝画家,朝鲜王朝书法家,朝鲜王朝儒学学者,全州李氏

李匡师(韩语:이광사;1705年1月20日-1777年1月31日),字道甫,号圆峤,晚年又号寿北老人,是朝鲜王朝后期的书法家、学者、文学家。他生于汉城府,本贯全州李氏,朝鲜定宗十子德泉君(朝鲜语:덕천군 (1397년))李厚生的后代。李匡师的书风被称为“圆峤体”,被认为是朝鲜书法本土化(东国真体)的里程碑之一。

李匡师是家里五男一女中的幼子,父亲是历任礼曹判书的李真俭(1671 ~ 1727)。年少时,李匡师跟从朝鲜书法名家尹淳学书,工于多种书体;27岁时,又遇到83岁高龄的大儒郑齐斗,深受其倡导的阳明学思想影响。李匡师对尹、郑两位师长尊敬有加,在二人死后,皆“服麻会窆”,为老师守丧。

李匡师的家族在朝中属少论派,屡受政治倾轧打击。1725年(朝鲜英祖一年)时,李匡师的父亲和伯父被流放,家族自此走向衰落。1755年(英祖三十一年)时,李匡师自己因为罗州挂书事件(乙亥狱事)被流放到富宁郡;富宁地处极北、荒凉异常,而李匡师处之泰然,“人不见忧色”。1762年(英祖三十八年)时,李匡师又因为教文盲读书写字,被视为可能聚众煽动,而被移配到今莞岛郡的薪智岛。在1755年首次被流放时,妻子柳氏因为听到李匡师被判死刑的流言上吊自杀,这令李匡师悲痛万分,留下了大量悼念亡妻的文章作品。

在59岁时,李匡师在流放地薪智岛上著《圆峤书决》前篇,63岁时又由二子令翊代述《圆峤书决》后篇。1777年阴历八月二十六日,李匡师在薪智岛上金实村家中逝世,享年73岁。逝世之后,李匡师的遗体被送到长湍郡,终得与亡妻柳氏合葬;其陵墓在今天的朝韩非军事区内。李匡师有两子一女,长子李肯翊是著名史学家,编有《燃藜室记述》;次子李令翊则继承了李匡师的书法功底。

李匡师在世时,其书法作品已经在朝鲜社会广受欢迎,“世争得圆峤公一字以为宝”。后世评价李匡师为韩濩以来朝鲜书法的本土化划下了句号。李匡师的书法通过李溆—尹淳的系谱得以承袭,但又与老师尹淳有不少差异。尹淳的书法主要承自宋、明两代,而李匡师则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六朝书风、乃至更早的篆隶作品为基础,进一步形成朝鲜化的书风。当时有人评价李匡师“篆隶远过真草”,就是指他对秦汉篆隶的造诣,要高于其楷书、草书的水平。

在书法思想上,李匡师主张“篆隶为本,学者,先徒篆隶,得上世人心画,其余不劳而成”。也就是说,应该从学习篆书、隶书出发,在了解秦汉古人的笔意后,再运用到楷书、行书等其他书体上。这样一来,“虽五者(篆隶楷行草)之体势万殊,其所以行之则一也”,通过了解到不同字体共有的本质,写出更优秀的作品。这就是李匡师所说的“五体一法”。因为主张师古,李匡师对秦汉魏晋的书家多有赞扬,而对唐宋以来的书家则多有贬抑。

虽然在生前广受赞誉,李匡师的书法作品和理论却受到了金正喜等后人的批判。后世指出,李匡师当时临摹的碑帖多有后人伪作,且在理论上过度强调“万毫齐力”,忽视间架结构,一味贬斥颜欧书体,有一定的时代和地域局限性。

李匡师流传后世的书法作品颇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

李匡师流传后世的文学作品包括:

“永别之后,春辞夏尽。霜风懔懔,不审是辰。玉体安稳,舅姑福地。近在相望,晨昏奉陪。能慰平昔未逮事之恨。儿子肯孝,远省绝塞。亲属书椟、万床盈握,独无吾孺人之一字 ;吾所报函,且成累幅,亦无寄孺人之半语。

是何情事,肠同欲寸断,涕泪如河倾。生而断魂,不如死而同穴。切祈速化而神不徯愿,永日长夜,此生良苦。割弃同裯之恩爱,永谢膝下之慈恋。抛胥宇之华屋,就无人之空山。荒芜满原,怪禽时鸣;凄风冷雨,日夕交作。孤卧深竁,未睹日月,精爽有觉。 若为聊遣同床席、食梁肉之乐,今生可复得耶?幽静之姿、正淑之仪,今生可复觌耶?

吾有所嗜,谁诚供之?吾有所需,谁复营之?吾有所失,规者何人?吾有所疑,质者何处?三光可凋,此恨宁有穷时。儿子之归,写此哀情。令告灵筵,再读玄堂之前而焚之。昭明之魂,庶髣髴而临听,恻此老鱞之情,泪渍于墨,辞不达。”

相关

  • 醋酸盐乙酸盐 (英文: Acetate),俗称醋酸盐,是乙酸所成的盐,含有乙酸根离子CH3COO−,即乙酸去掉羧基质子后形成的阴离子。乙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它是一种羧酸根离子,并且是乙酸的共轭碱
  • 磷的同位素磷(原子量:30.973762(2))共有23个同位素,其中31P是稳定的,其他都具有放射性。30P是人类获得的第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
  • piperine胡椒碱是一种生物碱,与胡椒脂碱(chavicine,为胡椒碱之顺反异构体)同是黑胡椒辣味的来源主成分。它被使用在某些形式的传统医学及杀虫剂中。辣椒素和胡椒碱所造成的辣味,是借由打
  • 卡洛·科洛迪卡洛·科洛迪(意大利语:Carlo Collodi,本名为Carlo Lorenzini,1826年11月24日-1890年10月26日)是一位意大利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儿童文学经典《木偶奇遇记》。卡洛·科洛迪(1826.11
  • 良心时代运动良心时代运动(英语:An Era of Conscience),由世界之爱和平总会于2014年1月1日共同发起。2014年2月16日在台湾、美国、加拿大、澳洲、荷兰等全球25地连线举办,号召各界人士透过影
  • 亚历山大·闵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闵(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Павлович Мин;1915年-1944年7月9日),是一位苏联军人,最后的官阶为上尉,为俄罗斯朝鲜族,是唯一一个被授予苏联英雄的朝
  • 执行单元在计算机工程中,执行单元(也称为功能单元)是中央处理器(CPU)的一部分,它按照计算机程序的指示执行操作和计算。它可能具有自己的内部控制序列单元,但请勿把CPU的主控制单元,一些寄存
  • 熙宁变法熙宁变法,又作王安石变法、熙丰变法,指北宋大臣王安石推动的、并由宋神宗推行的新政,旨在消除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但是在施行过程中
  • 施妍施妍(朝鲜语:시연 ;英语:Xiyeon,2000年11月14日-),本名朴正炫(朝鲜语:박정현 ),幼时曾以儿童演员身份拍过一些广告、电戏剧。2008年开始在Pledis娱乐当训练生,经过长达9年的时间,于2017
  • 刘开渠刘开渠(1904年10月1日-1993年6月25日),原名刘大田,江苏萧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刘窑村)人,中国雕塑家。1923年,组织“心琴画会”,以反对守旧、提倡写生为宗旨。1927年毕业于国立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