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变法

✍ dations ◷ 2024-09-20 13:40:38 #王安石变法,中国的改革,宋朝经济,中国思想史

熙宁变法,又作王安石变法、熙丰变法,指北宋大臣王安石推动的、并由宋神宗推行的新政,旨在消除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但是在施行过程中对人民造成了很多额外负担,并遭到保守派旧党的激烈反对,造成了新旧党争。新法最终一度被废除,但一些好的措施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直至宋朝灭亡。

北宋中叶以后,内部方面,政府官员数目持续膨胀:真宗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内外官已达一万多人,仁宗皇祐年间(1049年-1053年)达两万多人,“十倍于国初”,导致冗官、冗费激增。执政大臣多“榻茸常材,斗筲小器”,而“班仅庶僚,非有殊迹,亦被横赐”,保守主义盛行,不得不与豪强地主妥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兼并令农民转职军旅,使得军队人数激增。北宋初年给予军、公人员极大优惠和特权,可免除差役和赋税。对外方面,对辽、西夏等国的战争,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军队人数是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使得军事费用增加,“养兵之费,在天下据七八”。将不专兵和军纪不明使宋军严重缺乏训练,终日“游戏于廛市间,以鬻巧诱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岁入达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之巨,官费、军费等支出却达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很明显是入不敷出;使得国库空虚,人民生活压力更加沉重。真宗朝有李顺、张余等领导益州贼乱,之后持续爆发小规模的匪乱,“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如一火”。

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同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神宗,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弹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你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司马光:“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后来司马光与王安石完全决裂,司马光辞官隐居洛阳、专心撰写《资治通鉴》。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四月,遣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翼、曾伉、王广廉八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细项如下:

王安石的变法对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急于求成,利弊互见,并遭到许多守旧官员反对。王安石又自视过高,不愿接纳别人的意见。倡行“市易法”的平民魏继宗“愤惋自陈,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韩琦在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奏疏中称,“制置三司条例司虽大臣主领,然终是定夺之所”、“不关中书、枢密院,不奉圣旨直可施行者,如此则是中书外又有一中书也。”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告诉神宗说旱灾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对变法产生重大怀疑。王安石认为“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司马光又上《应诏言朝廷阙失状》。

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知江宁府。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继续执行,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

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继续执行新法。入京途中,王安石夜泊瓜洲,有一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同年十一月有彗星出现于天,曹太皇太后与高太后哭劝神宗帝不能用王安石。

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爱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之后继续由神宗执行变法。

元丰八年(1085年),支持变法的神宗病逝。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苏轼、范纯仁等人皆曰不可,温公执意而行,“熙宁变法”以司马光的“元祐更化”结束。不久王安石在南京病死,同年九月,司马光病死。史载王安石退居金陵时“闻朝廷变其法,夷然不以为意;及闻罢助役,复差役,愕然失声曰:‘亦罢及此乎?’良久曰:‘此法终不可罢也。’”元佑元年二月,罢青苗法。到了三月,范纯仁以国用不足,请复之。八月,司马光奏称:“散青苗本为利民。”

苏轼在反对免役法时说,“自古役人之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行地之必用牛马,虽其间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终为天下所可常行”;还说“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圣观”,但是后来苏轼又认为免役法确实可行,他在《与滕达道书》中承认,“吾齐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十余年后元祐更化时,苏轼反对司马光废除免役法,他说“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在宣仁太后主导下,致力于恢复祖宗旧制,“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支持变法者被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者被称之为“元祐党人”。宣仁太后死后,哲宗亲政,随即废除旧法,恢复神宗的新法,从此宋朝进入了党争的泥沼,不可自拔。

从各项经济上改革内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规模甚大,其中理财方面最为重要,只可惜实行上反而成效一般,受到时人抨击。平情而论,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不能完全推到守旧派反对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检讨。下列可就五方面论之:

明代杨慎的《丹铅总录》对王安石极尽毁谤之能事,谓为“古今第一小人”。最严厉的指控是:“王安石的变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李贽评价:“(王)安石欲益反损,使(宋)神宗大有为之志,反成纷更不振之弊。此胡为者哉?是非生财之罪,(乃)不知所以生财之罪也!”

入清后蔡上翔则有《王荆公年谱考略》一文为王安石之辨诬,以为“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南渡以后,元祐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当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其实徽钦之祸,由于蔡京。蔡京之用,由于温公。而龟山之用,又由于蔡京,波澜相推,全与荆公无涉。”

梁启超的《中国六大政治家—王荆公》一书为王安石及其变法翻案代表作,在史料上大量参考蔡上翔的《王荆公年谱考略》,把王安石比作中国的克伦威尔,说他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垢”,称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青苗法和市易法实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雏型,免役法堪称“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农田水利法推行五年之后,“荆公初执政,即分遣诸路常平官使专领农田水利,吏民能知土地种植之法,陂塘圩土旱堤堰沟洫利害都皆得自言,行之有效,随功利大小酬赏。其后在位之日,始终汲汲尽瘁于此业。史称自熙宁二年至九年,府界及诸路所兴修利水田凡一万七百九十三处,为田三十六万一千一百七十八顷云。”,“荆公所开水利,不可悉数,其大者曰浚黄河,清汴河。”《宋史》载:“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梁启超对变法的结论是:“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邓广铭、漆侠皆肯定王安石变法。王曾瑜则以聚敛为由,否定王安石变法。

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接受记者访问时,曾引用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来表明他实行改革的决心。

下表中碧绿色为新党(变法派)得势时期,红色为旧党(守旧派)主政时期:


相关

  • 可燃性可燃性(英语:Combustibility,或者Flammability),是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表示这种物质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这个温度叫做燃点。具有可燃性的物质称作可燃物。
  • 真灵长大目真灵长大目(Euarchonta)是灵长总目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了树鼩目、皮翼目、灵长目及史前的更猴目。灵长动物又译为真统兽大目(“Euarchonta”意为“真正的始祖或先驱”),这个分类是于
  • 詹姆斯二世及七世婚生子女:玛丽二世安妮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路易莎·玛丽亚·特雷莎·斯图亚特詹姆斯二世(苏格兰称为詹姆斯七世,James II and VII,1633年10月14日-1701年9月16日),1
  • ʛ̥清小舌内爆音是一种极少见的辅音,出现在一些口语中。清小舌内爆音的国际音标写作⟨ʛ̥ ⟩或⟨qʼ↓⟩。另一种专门书写此音的字母,⟨ʠ⟩,已于1993年被撤回。清小舌内爆音出
  • 尸部尸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四十四个(三划的则为第十五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尸部归于三划部首。尸部通常是从上、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
  • 浊龈颚擦音浊龈颚擦音又称为前舌面浊擦音。发音时候舌面前部抬起,气流通过舌面前部发出摩擦的声音,并且声带振动。加泰罗尼亚语的j和不分尖团的上海话的“徐”的声母j就是这个音。当符号
  • 骚动者乐团骚动者乐团(南非语:Seether),是南非的一组另类摇滚乐团。1999年,该乐团于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亚创立。原团名为“Saron Gas”,但因为拼写近似沙林瓦斯(Sarin Gas),该乐团于2002年移师
  • 玛丽·阿斯特玛丽·阿斯特(英语:Mary Astor,1906年5月3日-1987年9月25日)美国著名女演员,代表作有:《伟大的谎言》、《枭巢喋血战》。1906年,阿斯特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亚当斯县。父亲奥托·路
  • 上田三四二上田三四二(日语:上田 三四二/うえだ みよじ 、1923年7月21日-1989年1月8日),兵库县加东郡市场村字㭴山(现在是小野市㭴山町)出身,日本歌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先后毕业于柏原中
  • 范爱范爱(1500年-?年),字体仁,号洱皋,山东汶上县人,太宁都司营州中屯卫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进士。官刑部主事。曾祖范锦,祖范清,父范山,母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