寐龙

✍ dations ◷ 2025-10-21 22:27:53 #寐龙
寐龙属(学名:Mei)是伤齿龙科恐龙的一属,体型只有鸭一般大小,化石最先于2004年在中国辽宁省发掘出来。寐龙生存于下白垩纪时期。它的属名应为单一个“寐”字,而种小名为“龙”,两者意为“沉睡的龙”。寐龙的正模标本是个幼年个体,长53公分。正模标本相当完整,仍然保有其立体形态:后肢卷缩在身下,口鼻部伏在其中一只前肢之下,仿佛现代鸟类睡觉时的姿势。这个姿势提供了鸟类与恐龙之间的行为连结。根据化石周遭的化石成分,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认为寐龙是在睡觉时死亡,有可能是火山爆发,将其埋葬而死的。第二个发现的标本(编号DNHM D2154),被发现时也是呈卷缩的睡眠姿态。寐龙是种独特的伤齿龙科恐龙,例如外鼻孔大。寐龙的最近亲是伤齿龙科的中国猎龙,两者都是伤齿龙科的原始物种。不同于进阶型伤齿龙科,寐龙的骨盆结构类似鸟类,这点如同许多进阶型手盗龙类。寐龙出现在电视节目《史前公园》(Prehistoric Park)的第三集,在该集中,一群寐龙攻击剧中的探险成员,想要取得探险成员装备中的食物。随后,数个寐龙并因火山爆发的有毒气体而死亡。该电视节目真实地叙述了寐龙的化石发现处,以及它们死亡时的鸟类姿态。但是,制作团队错误地将寐龙描述成与顾氏小盗龙共同生存、没有羽毛,寐龙的化石发现于义县组,小盗龙的化石发现于九佛堂组,小盗龙的年代较晚。

相关

  • 糖醇糖醇(Sugar alcohol)是指糖类的醛、酮羰基被还原为羟基后生成的多元醇,通式 H(CHOH)n+1H。实验室一般通过用硼氢化钠、钠汞齐或雷尼镍催化还原糖类制取糖醇。工业上采用镍存在
  • 苯乙酸苯乙酸(英语:PAA, Phenylacetic acid),又名苯醋酸、苄基甲酸,是一种由苄基与羧基相连得到的羧酸,分子式为C8H8O2。室温下为白色有特殊气味的光泽片状或块状结晶,可溶于乙醇、乙醚。
  • 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病”或“中浆症”(英:Central serous retinopathy (CSR)或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是一种眼科疾病,通常是暂时性的,并影
  • 衰变能量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伽利略号伽利略号(英语:Galileo)是美国宇航局一艘无人航天器,专门用作研究木星及其卫星。它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的名字来命名,于1989年10月18日由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运
  • 休斯飞机公司休斯飞机公司(Hughes Aircraft)曾是美国一家主要的防务和航天公司,包括休斯航天与通讯公司和休斯直升机公司。由霍华德·休斯在1932年创建。在1980年代以后由于被分拆、并购而
  • 甲卡西酮甲卡西酮(英语:Methcathinone)α-甲基氨基苯丙酮,又称甲基卡西酮,是中国Ⅰ类精神管制药物、台湾第二级毒品。因类似浴盐,故俗称“浴盐”。甲卡西酮于1928年首次合成。1982年在列宁
  • 共形变换数学上,共形变换(英语:Conformal map)或称保角变换,来自于流体力学和几何学的概念,是一个保持角度不变的映射。更正式的说,一个映射称为在 z
  • 反常塞曼效应塞曼效应(英语:Zeeman effect),在原子物理学和化学中的光谱分析里是指原子的光谱线在外磁场中出现分裂的现象,是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彼得·塞曼译注发现的,随后荷兰物理学家亨德
  • SFDA1999年规定: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英文译名: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SFDA),简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