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利海

✍ dations ◷ 2025-09-12 02:16:06 #加利利海

加利利海(希伯来语:ים כנרת 或 ים כינרת‎,阿拉伯语:بحيرة طبريا‎)又译太巴列湖(Lake Tiberias),是以色列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周长53千米,长约21千米,宽约13千米;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8米,低于海平面21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海拔第二低的湖泊(仅高于其南侧的盐水湖死海)。加利利海其实不是一个海,只是传统上称为海。加利利海全境包括沿岸为以色列所有,与其他争议地区不同,以色列认为并无任何主权争议。

由于这个湖泊位于地势低洼的裂谷中,群山环抱,经常突然发生强烈的风暴,在新约圣经中就记载了关于耶稣平静风暴及在此传道的故事。在罗马帝国时代,这里的鱼群众多,捕鱼业发达。在今天,餐厅里仍非常流行“圣彼得的鱼”(罗非鱼)。


该湖在现代地图上标为加利利湖或提比利亚湖。它的名字说明它位于加利利地区。现代希伯来语称为("harp" or "lyre") - which the lake's shape resembles。它也称为革尼撒勒湖/基乃勒特湖或革尼撒勒海/基乃勒特海(路加福音5:1),得名于西岸的一个富裕的小平原。该湖的阿拉伯语名称是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Buhairet Tabariyya,意思是“提比哩亚湖”。加利利海的其他名称:革尼撒勒湖、基尼烈海(民数记34:11;约书亚记13:27)和提比哩亚海(罗马)。天主教各圣经版本则译为加里肋亚海。

加利利海有地下泉水补给,但它的主要水源是约旦河,该河从北向南流过该湖。该湖位于叙利亚-东非大裂谷的北端,这个大裂谷正是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的分界线。因此该地区频繁发生地震,在过去,火山的活动也很活跃,加利利海地区丰富的玄武岩和其他火成岩可以证明。

加利利海位于约旦河中间。约旦河的源头是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交界的黑门山,约旦河湍急而下,从迦百农附近注入加利利海。然后又从约旦尼特洗礼处附近流出加利利湖,缓慢曲折地注入死海。

加利利海位于古代连接埃及和叙利亚-伊拉克的重要商贸通道上。希腊、哈斯蒙尼王朝和罗马在这里建立了繁荣的市镇和居民点:抹大拉、Hippos、提比利亚等。公元1世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对该地区印象深刻,他写道,"One may call this place the ambition of Nature." 约瑟夫斯提到繁荣的渔业,当时有230艘船只定期在湖上工作。

耶稣的大部分生平事迹发生在加利利海边。那时,这里有继续沿湖发展的居民点和村庄、大量贸易和渡船。马可福音(1章14节-20节)和马太福音(4章18节-22节)描写耶稣如何从加利利海边呼召了祂的四个使徒;渔夫圣彼得和兄弟圣安德列、使徒约翰和圣雅各。耶稣的一个著名教导,登山宝训,就是在湖边的山上。祂的许多神迹都发生在这里:在水面行走(但有学者认为耶稣只是在浮冰上走)、平静风暴、喂饱五千人(在塔布加)等等。

135年,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巴尔科赫巴起义被镇压下去。罗马从此禁止犹太人到耶路撒冷。犹太文化教育中心转移到加利利海地区,特别是提比哩亚城。耶路撒冷犹太法典也许就是在这个地区编辑而成。

拜占庭帝国时期,该湖由于与耶稣的关联,而成为基督徒朝圣主要目的地,这导致旅游业的繁荣,出现了包办旅行和许多舒适的旅馆。

拜占庭帝国失去对该湖的控制后,该湖的重要性下降了。该地区落入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和后来的伊斯兰帝国的控制之下。除了提比哩亚,主要市镇和城市基本上都被遗弃。1187年,萨拉丁在哈丁战役中击败了十字军,主要由于他能切断十字军获得加利利海的淡水。

1909年犹太先驱建造第一个合作农庄(基布兹),Kvutzat加利利海which训练犹太移民从事农业。后来,加利利海先驱们建立了基布兹Degania。加利利海是早期犹太复国运动——基布兹文化的摇篮和Naomi Shemer出生地和拉结墓——最著名的两位以色列诗人。

1923年,英国和法国达成协定,划定了英属巴勒斯坦和法属叙利亚的边界。英国移交戈兰高地南部给法国,换来约旦河谷北部。边界重划,因此约旦河两边和整个加利利海,包括沿着东北岸10米宽的湖岸,成为巴勒斯坦的一部分。

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将这块地区归属了犹太国家,也就是后来成以色列,这使后来有关此地主权谁属毫无异议。

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叙利亚占领了东北岸。边界线和当时非军事区1949年停火协议签署了。

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控制整个加利利海和戈兰高地,加利利海成为以色列的“内湖”。

叙利亚声称加利利海东北岸是戈兰高地的一部分,皆因约旦河的源头源自该地。

领土争议一直没有解决,而以色列认为加利利海属于其内湖,并与其他地区不同,认为没有任何主权争议。叙利亚和以色列在1990年代进行领土和平谈判时,叙利亚曾一度提出一旦以色列同意归还戈兰高地,叙利亚同意加利利海及约旦河两岸均属于以色列,但于2000年和谈后无疾而终。

以色列的以色列国家供水系统建于1964年,将水从该湖输送到以色列的人口中心,是该国大部分的饮用水资源。以色列控制水源,并负责供应湖水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对水的需求增长和有时的枯水导致该湖的压力和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旅游业目前是加利利海最重要产业。整个加利利海是一个流行的度假胜地。环湖有许多历史遗址和教堂,每年有数百万当地和外地游客来访。其他经济活动包括渔业、农业和钻石加工业,特别是周边肥沃带状地区的香蕉种植业。

相关

  •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使用数学概念和语言来对一个系统的描述。创建数学模型的过程叫做数学建模。数学模型不只用在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宇宙学)和工程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
  • 高嫁慕强择偶,或称高嫁,是社会中常见的行为模式,女方本能地选择社经地位较自己高的男性以做为自己的配偶,以繁衍更有竞争能力的后代。现今台湾社会中,超过八成的夫妻是“夫较妻年长”
  • 耶灵石耶灵石(Jelling stones)是公元10世纪巨大的经雕刻的卢恩石(runestone),发现于丹麦耶灵。两块耶灵石中较古老的那块由国王老高姆(Gorm the Old)为纪念其妻赛拉(Thyra)所立。国王高姆是
  • 本笃十三世天主之仆,教宗本笃十三世(拉丁语:Servus Dei, Benedictus PP. XIII;1649年4月2日-1730年3月2日)于格拉维纳出生,1724年5月29日当选罗马主教,同年6月4日即位至1730年2月21日为止。他
  • 福斯特·弗克洛福斯特·弗克洛(Foster Furcolo ,1911年7月29日-1995年7月5日),美国作家、教授、律师,1911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1933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先后担担任过美国国
  • 维新三杰维新三杰是指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三位维新派代表人物。他们是:维新派以尊皇攘夷口号推翻幕府后,建立起新的君主立宪体制,实行三权分立,选举官吏。木户孝允首先担任明治政府的实质
  • 高瑞思高瑞思(英语:Marius Jacques Kloppers, 1962年8月26日-)是一位南非企业家。中文名叫高瑞思。 1962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1980年参军服役,先后毕业于比勒陀利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
  • 胡安·马里内略胡安·马里内略·伊·比道蕾塔(西班牙语:Juan Marinello y Vidaurreta,1898年11月2日-1977年3月27日)是古巴的作家、学者,曾任古巴参议员兼部长,并曾担任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成
  • 独树山独树山(One Tree Hill)是位于新西兰北岛城市奥克兰的一座山峰,高182米。独树山是一座火山,在毛利人心中拥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新西兰重要的纪念性地点之一。
  • 奥托一世 (梅拉尼亚)奥托一世(德语:Otto VII. von Andechs,约1180年-1234年5月7日),梅拉尼亚公爵(英语:Duchy of Merania),因与贝亚特丽丝二世的婚姻成为勃艮第伯爵(称奥东二世,Othon II de Bourgogne)。奥托一世与贝亚特丽丝二世于1208年结婚,两人共有1子3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