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樵

✍ dations ◷ 2025-10-26 23:23:38 #1908年出生,1995年逝世,台湾日治时期艺术家,台湾画家,李姓,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校友,东京艺术大学校友,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校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

李石樵(1908年7月13日-1995年7月7日),生于日治台湾台北厅新庄支厅贵仔坑区(今新北市泰山区),台湾重要画家,为台湾第一代西画家。获有“画家中的画家”、“九段画家”、“万米长跑者”之誉。1923年进入台北师范学校(即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与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受教于石川钦一郎,1927年以《台北桥》入选第一回台展,1931年进入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1933年以《林本源庭园》入选帝展。

李石樵早期风格以写实为主,50年代以后受到立体主义的启示,强调造型简化并运用反透视的技法,画面明暗对比强烈。70年代移居美国,以人物群像、风景为主题,粹炼过的造型配以明亮的色彩。

李石樵是台湾前辈画家中,少数以思考性画风见长的一位。终生不辍艺事,其间有日治时代的意气飞扬,战后之初的困顿蹇塞。然秉其个人坚持之“艺术道德”,毅然投注现代抽象画之探讨。晚年则复归于写生,力求于客观表现上提高主观之色彩之彩度,极力追逐灿烂绚丽。李石樵求新求变的毅力,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实为同辈画家中最杰出者之一。

1908年7月13日,出生于日治台湾台北厅新庄支厅贵仔坑区(今新北市泰山区)为李本与胡杏夫妇三子。上有长兄李丁照、二哥李云水、大姐李伴,下有四弟李堆锻、五弟李国栋、二妹李蕊、么妹李勉。李家务农,李本并兼营碾米场,家道小康。

1916年(8岁),新庄琼林童养媳周来富过门。

本年表参考 与 网页资料

李石樵于15岁搬离新庄郡新庄街(今新北市泰山)的家,后来房屋被经营木材工厂的黄家买去,但是交易时黄家并不知道买的是李石樵故居,直到无意间看到李石樵名列于在土地权状上所有权人,才发现三合院竟然原属这位知名前辈画家的家族。黄家买下李石樵故居后,决定把工厂建在三合院周边,不破坏建筑本体,形成三合院隐身于工厂间的特殊状况。李石樵故居推估是在1900至1905之间落成,可能是出自当年知名工匠吴水、吴海同之手。后来因为被纳入塭仔圳重画案的范围,黄家为了保护古迹,向文化局提出申请,才让李石樵故居被知道。

2016年3月11日,泰山李石樵故居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迹。

相关

  • 俄罗斯民族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其疆域领土内居住着超过180个民族的人民。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摩尔多瓦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格鲁吉亚人哈
  •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1000 Wilson Boulevard, Suite 1825 美国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是美国精神科医生的专业组织,在行内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现有约38000名会员,大部
  • 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即台湾省虚级化,通常简称冻省或精省,是中华民国政府根据民国86年(1997年)第四次宪法增修条文第九条第三项的规定,于民国87年(1998年)将省移除“地方自
  • 怀卡托大学怀卡托大学( Te Whare Wānanga o Waikato,University of Waikato)位于新西兰汉密尔顿市和陶朗加地区。1964年建校,是新西兰的国立大学。怀卡托大学毛利学生的比例是新西兰大学
  • 东湖区东湖区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22.3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44.4万。 2015年到2016年初区政府陆续搬迁到三经路附近。2013年,东湖区辖10个街道:
  • 嘉年华会狂欢嘉年华会狂欢(英语:Carnivalesque)指的是一种艺术创作的风格,引用自嘉年华特色的元素,华丽、怪诞。用于文学、视觉艺术及音乐。
  • 汤顿 (马萨诸塞州)汤顿(英语:Taunton)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是布里斯托尔县的县治所在,面积124.2平方公里。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55,976人,其中白人占91.67%、非裔美国人占2.74%。历史 |
  • 退出状态退出状态(Exit status,别称Return Code,亦译为“返回码”)在计算机领域中指一个子进程(或被调用方)运行结束时向其父进程(或调用方)返回的一个相对小的值。在DOS中,这个值被称作error
  • 伦德斯堡施塔特湖坐标:54°18′14.25998″N 9°39′33.36359″E / 54.3039611056°N 9.6592676639°E / 54.3039611056; 9.6592676639伦德斯堡施塔特湖(德语:Rendsburger Stadtsee),是德国的湖泊,
  • 柬埔寨黑暗时代柬埔寨的黑暗时代(高棉语:យុគអន្ធកាលនៃកម្ពុជា)覆盖了柬埔寨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历史。柬埔寨在这一时期中不断地衰落并丧失领土。柬埔寨在十六世纪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