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dations ◷ 2025-08-15 19:29:04 #普洱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熟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沉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普洱茶的产地因在清朝时属云南省普洱府(今普洱市,2007年前为思茅市),所以以此泛称之。实际上,现在被称为滇普洱茶泛指中国云南地区生产的一种茶叶。

明朝时普洱茶称普茶,明成祖朱棣曾下令取消天下龙团和凤团等紧压茶,但不是红茶是绿茶;在边境的云南,这种古称“团茶”的紧压茶制作工艺保存下来 。

由于普洱茶“渥堆”工艺向来被视为不传之秘,所以造成“黑洞”,让初次接触的人容易买到不合格的普洱茶;所以选购普洱茶必须找信用良好的商家,若能清楚制茶人、乃至出品茶厂,则更有保障,并保存于通风良好的干燥环境,避免发霉。

普洱茶可依据形状、产地、年代、品级、制作工艺、发酵环境等来分类。


初制毛茶分为春、夏、秋三个规格。春茶又分春尖、春中、春尾三个等级;夏茶又称二水;秋茶称为谷花。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艺制作而成的普洱茶,香味浓郁,耐泡,汤黄明亮,香气清幽,滋味醇厚。

依照普洱茶的制程,又可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直接将“毛青茶”蒸压制成型,熟茶则在蒸压制前加上一道“渥堆”的工序;所谓渥堆,就是将“毛青茶”加水加热,提高茶叶温度,利用菌种的好氧反应,将茶叶中的植物蛋白水解成氨基酸、并破茶叶的叶绿素、氧化产生茶红素及茶褐素。经过“渥堆”这个转化程序,普洱茶在二个月左右就变得顺滑甘甜适合饮用,而生茶则必需再经多年储存、经过“陈化”始宜饮用。

普洱茶的生茶依据储存方式,又可以分为“干仓”及“湿仓”。“湿仓”的转化程序较快,“干仓”需时更久,但“干仓”长期陈化的普洱茶风味更佳、价格高昂;一般“干仓”普洱茶要产生茶红素、俗说“反红”,根据不同的产地至少需时10-30年。

普洱茶以形状可分为散茶与紧压茶二类,前者在制成“毛青茶”后即出售,后者将“毛青茶”蒸压制成砖、沱等各种形式。紧压茶具有以下多种形状:

普洱茶被国家质检总局于2008年5月13日以总局2008年第60号公告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国家标准也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08年8月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10号(总第123号)批准发布,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参见: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关

  • 殉教殉教,又称殉道,意指为了宗教或信仰而不畏迫害和杀戮,以致牺牲生命。最初无论是圣经还是世俗界,殉教者(martyr)一词的意思都是目击者。其新的意义取自耶稣受难。于是早期基督徒认为
  • 生殖腺生殖腺是人和动物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低等动物又称“生殖巢”,即精巢和卵巢的总称;高等动物雄性的生殖腺是睾丸,雌性的生殖腺是卵巢。人类在青春期后睾丸产生精子
  • 利托那韦利托那韦,市面贩售药名为Norvir,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和其他药物共同治疗艾滋病。 这样的治疗方式被称作高效能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 -通常低剂量利托那韦会搭配蛋白酶
  • 杰罗姆·布鲁纳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 Bruner,1915年10月1日-2016年6月5日),美国心理学家,他的贡献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学习理论。 1915年10月1日,布鲁纳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毕业于杜克大学
  • 米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指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一类小曲米液,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酒种。是一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蒸馏酒。米香型酒香气清柔,幽雅纯净,入口柔绵,回味怡畅,给人以朴实纯正的美
  • 薯蓣科参见正文薯蓣科(学名:Dioscoreaceae)为单子叶植物薯蓣目的一科,包括8-9属约750种。薯蓣科植物是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有块状或根状的地下茎;茎平滑或有刺;叶互生或在上部对生,为
  • 华东行政区 (1949–1954)华东行政委员会是1953年至195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华东地区的代表机关。1953年1月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改变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机构与任务的决定》,华
  • 阿尔汉格尔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 (俄语:Архангельск,转写:Arkhangel'sk),1613年之前称为新霍尔莫戈里(俄语:Новохолмогоры),位于北德维纳河河口附近,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首府,
  • 刀鱼刀鱼(学名:),又称凤尾鱼、长颌鲚、刀鲚、江鲚、毛鲚、�(音同“兹”),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的黄海与东海等海域,栖息深度可达50米,本
  • 派氏丝隆头鱼派氏丝隆头鱼,又称派氏丝鳍鹦鲷,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域,栖息深度76-82米,体长可达9公分,栖息在外海礁坡的碎石区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