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马戛尔尼随团画家所绘《乔大人像》
(PORTRAIT OF CHOW-TA-ZHIN)
乔人杰(1740年-1804年),字汉三,号荫堂,山西徐沟县(今属清徐县)郝村人,清朝政治人物。乾隆举人,历任知县、道员等职,官至湖北按察使。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期间,时任天津道道员的乔人杰曾全程陪同数月之久。
乔人杰自幼家贫,勤奋读书,十九岁成为秀才。乾隆三十年(1765年)参加乙酉科乡试,考中举人。此后会试不第。担任景山官学教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以知县用,签掣直隶,授顺德府广宗县知县。次年调宣化府宣化县。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任顺天府大兴县知县,次年奉委在京办理乡场事宜。以捕盗著称一时。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特擢顺天府南路同知,因事降四级调用。同年捐复四级,留在顺天府委用。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出官安徽凤阳府知府。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调任安徽安庆府知府,先后护理庐凤道、宁池太广道。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擢江西督粮道,因丁父忧去职。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署直隶天津道,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实授。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访华使团在天津大沽登陆。六月二十二日(7月29日),负责接待的钦差盐政征瑞委派乔人杰与通州协副将王文雄前往迎接,且送去大量食物酒水。此后,二人全程陪同使团入都,并随同侍郎松筠等,一直护送至英人离开广东。英国使团的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为其绘制了全身像,在欧洲多国出版。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永定河决口,乔人杰调任永定河道,治水有功,加按察使衔。嘉庆四年(1799年),调清河道。同年因事革去顶戴,随即赏还。
嘉庆五年(1800年),署直隶按察使。次年调福建按察使,整顿吏治,核查冤狱。嘉庆七年(1802年),转任湖北按察使,平息蒲圻民变。乔人杰晚年积劳,罹患风疾,嘉庆九年(1804年),准备入京觐见时,病发去世,年六十五岁。
乔人杰身后入祀天津名宦祠,在福建期间善政亦为人记述。光绪《补修徐沟县志》及民国《徐沟县志》皆有传。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国派遣阿美士德率团访华,从天津登陆,尚有参加前次访问的随员打听乔人杰的情况。道光年间,有西路同知窦乔林亦善于捕盗,俗谚于是有“前乔后窦,群盗奔走”之说。
乔人杰任同知期间,曾校补刊刻清初诗人吴雯诗集,采入《四库全书》。所著有捕盗、救荒,治河等政书,皆已散佚。其工书法,有采诸家之长,行书《与二兄大人书》,下笔清峻流畅,绵里藏针。
乔人杰有子乔邦哲、乔邦宪。孙乔松年,道光进士,官至河道总督,赠太子少保。曾孙乔联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