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酸碱理论

✍ dations ◷ 2025-07-08 00:11:25 #酸碱化学,无机化学

软硬酸碱理论简称HSAB(英语:Hard-Soft-Acid-Base)理论,是一种尝试解释酸碱反应及其性质的现代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拉尔夫·皮尔逊采用HSAB原理,尝试统一有机和无机化学反应。它目前在化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判别和其反应机理的解释。软硬酸碱理论的基础是酸碱电子论,即以电子对得失作为判定酸、碱的标准(即路易斯酸碱理论)。该理论可用于定性描述,而非定量的描述,这将有助于了解化学性质和反应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在过渡金属化学,化学家们已经完成了无数次实验,以确定配体和过渡金属离子本身的硬和软方面的相对顺序。

在软硬酸碱理论中,酸、碱被分别归为“硬”、“软”两种。“硬”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电荷密度、较小半径的粒子(离子、原子、分子),即电荷密度与粒子半径的比值较大。“软”是指那些具有较低电荷密度和较大半径的粒子。“硬”粒子的极化性较低,但极性较大;“软”粒子的极化性较高,但极性较小。

此理论的中心主旨是,在所有其他因素相同时,“软”的酸与“软”的碱反应较快速,形成较强键结;而“硬”的酸与“硬”的碱反应较快速,形成较强键结。

大体上来说,“硬亲硬,软亲软”生成的化合物较稳定。

拉尔夫·皮尔森(英语:Ralph Pearson)在六十年代首次提出了该理论。自那以后,化学家们不断开拓该理论的应用范围,使之如今已成为了最重要的无机化学基础理论之一。

极端的情况下,还定义了交界酸及交界碱

1983年,Parr(英语:Robert Parr)与Pearson将软硬酸碱理论从定性发展到了定量层面,并提出了化学硬度(chemical hardness,以η表示)的概念,它与一个化学体系的总能量对稳定核环境(fixed nuclear environment)中的电子数的二阶偏微分成正比:

其中的系数只影响绝对值,可以任意指定,一般使用Pearson所用的二分之一。

若要在实际应用中更简便地计算,可以用差分来近似:

其中I为电离能,A为电子亲和能。这个表达式也指出存在能隙的体系中,化学硬度与能隙大小成正比。

总能量对电子数的一阶偏微分即体系的化学势(以μ表示):

对其作同样的近似,可以得到:

这个值是密立根标度电负性(以χ表示)的相反数:μ = −χ.

从而得到化学硬度与密立根电负性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硬”指的是抵抗极化或变形的能力强,“软”即相应的能力弱。

相关

  • 百人队会议森都利亚大会或百人队会议 (拉丁语:comitia centuriata)为古代罗马共和国三大投票会议之一。相传为第六代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创立,参加该大会不分是罗马人民还是平民,凡是
  • 亲核试剂亲核体,又叫亲核基、亲核试剂(英语:Nucleophile,意思为原子核的喜好物)是一个基本的有机化学概念,指具有亲核性的化学试剂,可用:Nu表示。它用来衡量一个试剂给电子能力的强弱。一般
  • 鳏夫寡妇是指死去丈夫的女性,又称孀妇、寡居、守寡或者孀居;死去妻子的男性则称为鳏夫,两者合称鳏寡。现在形容他们婚姻状况的正式名称通常是丧偶。在过去,寡妇的社会地位是重要社会
  •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英语:political power)是一种发生在政治领域的权力关系。指称在政治生活中发生的、涉及人们之间利益的、带有强制性的一种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被支配、制约与服从的
  • 巴黎和平协约巴黎和平协约(英语:Paris Peace Accords)是越南共和国(南越)、美国、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于1973年在巴黎签订的一个和平协议。协议的目的是停
  • 阿尔及利亚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是1954年至1962年期间阿尔及利亚争取独立的武装力量与法国之间的战争,最终法国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美国政府支持法国维持他们的殖民地。贾迈勒·阿卜杜-纳赛
  • 棘刺龙虾Palinurus vulgaris Latreille, 1803棘刺龙虾(Palinurus elephas)是龙虾科中有名的成员,也是十分常见的海产之一。分布于地中海及东大西洋(挪威南部至摩洛哥)。棘刺龙虾为龙虾科
  • 葛山氏元葛山氏元(1520年—1573年?)是日本战国时代武将。骏河国骏东郡的国人众。葛山城城主。备中守。父亲是葛山贞氏。成为葛山氏广的养子。葛山氏是骏河国东部展开在地领主制的国众。
  • 夏尔-路易·哈农夏尔·路易·哈农(法语:Charles-Louis Hanon,1819年7月2日-1900年3月19日),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有《哈农钢琴练指法》(此为常见译名,原名为《钢琴艺术家的六十首练习曲》),在
  • 安东·德莱克斯勒安东·德莱克斯勒(德语:Anton Drexler;1884年6月13日-1942年2月24日)德国极右政治家、德国工人党党首和纳粹党早期领导人。他也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精神导师之一。德莱克斯勒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