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格达电池
✍ dations ◷ 2025-04-04 11:20:31 #巴格达电池
巴格达电池是一种出现在两河文明的人造工艺品,年代可以推溯到帕提亚时代,被认为是一种欧帕兹 (时代错误文物)。巴格达电池可能于1936年在靠近伊拉克巴格达的Khujut Rabu(英语:Khujut Rabu)被发现。当1938年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德国经理Wilhelm König(英语:Wilhelm König)在博物馆的收藏中发现它之后,巴格达电池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在1940年,König发表了一篇文章说那件馆藏是原电池,而且极有可能是用来给银器镀金的。这种解释直到现在仍然被认为是一个假设的可能性。如果它是正确的话,这件物品将比亚历山卓·伏打于1800年发明的电化电池早一千多年。这件物品由约130毫米(约5英寸)高的陶瓦广口瓶(有一个半英寸的开口)和一个用卷起来的铜片做成的铜柱组成,铜柱的里面还有一条铁棒。在顶端,铁棒和铜柱被用沥青做成的塞子分离开来,铁棒和铜柱在广口瓶的开口内被紧紧的安装好,广口瓶的外壁的中间部分向外突出。由于铜柱是卷成的,且不能将液体隔离开,因此,当广口瓶被装满含柠檬酸的液体之后,铁棒的周围也将充满这种液体。就算往这件物品中添加极其微量的电解质溶液,它也会被腐蚀。这令一些学者相信柠檬水,葡萄汁,或醋将会让铁和铜启动电化学反应。König认为这件物品可以追溯至帕提亚时期(公元前250年至公元224年)。然而,根据大英博物馆近东部门的St. John Simpson博士,他们的原始挖掘资料和记录都没有很好的记载下来(参看地层学),因此,得出这个时间跨度推断的证据非常不充分。此外,这个陶器的风格(参见类型(考古学))是萨珊王朝(公元224年-640年)的。这件物品的大部分零组件事实上并不是不能用科技考古学来检验。这个陶罐能够用热释光判断年代法来分析,但这件工作显然还没有做。不过,无论如何它也只能确定陶罐是什么时候烧制的,而这与这件物品是什么时候安装的并没有很大的联系。另一个可能性是利用离子扩散分析法,它能显示这件物品被埋藏了多长时间。即使假如巴格达电池真的是种用电装置,这亦不能提供任何电气现象的真正知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亦曾留意到琥珀产生的静电学现象,但他并没有任何理论去解释这种现象。与现代的装置相比,巴格达电池所提供的电力是不具效率的。路易吉·伽伐尼于1780年代进行过相似的电气化学实验,二十年后,亚历山大·伏打发展出足够理论,将伽伐尼的简单实验变为具效率的伏打电堆,产生出30伏打的直流电,这装置比巴格达电池多。两至三年后确汉弗里·戴维爵士透过伏打电堆产生出1,000伏打的电压,足以令一盏弧光灯发亮。巴格达电池已经至少两次接受媒体测试考验。分别是1980年英国电视台的Arthur C. Clarke's Mysterious World节目,与2005年3月23日播出的探索频道的MythBusters节目。
相关
- 拉丁非洲拉丁非洲(法语:Afrique latine,葡萄牙语:África Latina)或罗曼语非洲指的是官方语言或主要语言属于罗曼语族,受拉丁文化(法语:Culture latine)影响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有
- 盎格鲁萨克逊人盎格鲁-撒克逊(英语:Anglo-Saxon) 是个统称,通常用来形容5世纪初到1066年诺曼征服之间,生活于大不列颠东部和南部地区,语言和种族相近的民族。 他们使用非常近似的日耳曼方言,历史
- 太极太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主要继承自《周易》:“易有大恒,是生两檥。两檥生四马,四马生八卦。”(马王堆出土本),故改“恒”为“极”,而四马同时改为四象。“太”与“大”古时相
- 人工耳蜗人工耳蜗,亦称为“人工电子耳”,是一种植入式听觉辅助设备,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聪的病人(聋人)产生一定的声音知觉。与助听器等其它类型的听觉辅助设备不同,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不是放
- 帝权帝权(Imperium)或最高权力、绝对统治、统治大权,是古罗马时期,一位公民拥有的控制军队或政府的权力形式。它与罗马法中相对低级的权力(英语:权力 (罗马法))不同。该项权力可以针对
- ATP酶ATP酶,又称为三磷酸腺苷酶,是一类能将三磷酸腺苷(ATP)催化水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根离子的酶,这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量可以通过传递而被用于驱动其他需要
- 早衰症早年衰老症候群(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简称早衰症。早衰症是一种极端罕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其患者身体的老化过程十分快速。而罹患此病孩童的年龄很少超过13岁
- 俄罗斯地理坐标:60°N 100°E / 60°N 100°E / 60; 100俄罗斯跨越北纬50~70°的欧亚大陆大部地区,南北宽2500~4000公里,东西长9000公里,海岸线长约3.4万公里。广大的西部、中东部地区分属俄
- 阿尔维德·卡尔森阿尔维德·卡尔森(瑞典语:Arvid Carlsson,1923年1月25日-2018年6月29日),瑞典科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研究以及该物质在帕金森氏症中的作用,他也因此成为2000年
- 地震列表地震列表,列表为世界重大地震的概要。参见2017年九寨沟地震参见2017年恰帕斯州地震参见2017年普埃布拉州地震参见2017年两伊边境地震参见2018年秘鲁地震参见2018年花莲地震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