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摆

✍ dations ◷ 2025-11-08 19:24:02 #教学玩具,办公室玩具,新奇物品,金属玩具,物理学教育,科学演示实验,科学教材

牛顿摆是一个1960年代发明的桌面演示装置,五个质量相同的球体由吊绳固定,彼此紧密排列。

牛顿摆最早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埃德姆·马略特(Edme Mariotte)于1676年提出的。当摆动最右侧的球并在回摆时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四个球,最左边的球将被弹出,并最左边的球被弹出。

当然此过程也是可逆的,当摆动最左侧的球撞击其它球时,最右侧的球会被弹出。当最右侧的两个球同时摆动并撞击其他球时,最左侧的两个球会被弹出。同理相反方向同样可行,并适用于更多的球,三个,四个,五个甚至六个。

旁边的图示中最左边的球得到动量并通过碰撞传递到右侧并排悬挂的球上,动量在四个球中向右传递。当最右面的球无法将动量继续传递的时候,被弹出。

这是一系列弹性碰撞,其中并包含非弹性碰撞和动量。由于在碰撞中不存在其它力的影响,左侧质量 m {\displaystyle m} 速度 v l {\displaystyle v_{l}} l {\displaystyle l} 球动量必须传递给右侧静止的球。右侧质量 m {\displaystyle m} 具有的 r {\displaystyle r} 球被碰撞后具有相同的动量。被碰撞的球都具有向右的速度 v r {\displaystyle v_{r}} 并有向右移动的趋势,称作动量守恒。

碰撞前后的能量必须一致,此处忽略球的振动运动,

写作

对于第一个公式,由于 l m v l {\displaystyle l\,m\,v_{l}} 不等于零,所以速度为 v l = v r . {\displaystyle v_{l}=v_{r}\,.} 。第一个公式 l = r : {\displaystyle l=r:} 说明碰撞时有数个球被碰撞后弹出。

在这里,被碰撞的球以同样的速度移动,而剩余的球不动。当多于两个球时,则不能按照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考虑。

在重力系统中,左侧的 l {\displaystyle l} 球以速度 v l {\displaystyle v_{l}} 碰撞右侧速度为 v r {\displaystyle v_{r}} r {\displaystyle r} 球,遵守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碰撞后 l {\displaystyle l} 球以速度 v l {\displaystyle v_{l}} 向右, r {\displaystyle r} 球以速度 v r {\displaystyle v_{r}} 相左继续运动。相反的, l {\displaystyle l} 球可以以相反的速度 v l {\displaystyle -v_{l}} r {\displaystyle r} 球有相反的速度 v r {\displaystyle -v_{r}}

要解释球串的表现,必须更进一步思考,撞击波是如何在球串中传递的。

相关

  • 鲨鱼湾鲨鱼湾是一个世界遗产,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的加斯科内,距珀斯北部约800公里。鲨鱼湾也是澳大利亚的最西点。鲨鱼湾是由1699年7月来到澳大利亚的第一批欧洲人中的威廉·丹皮尔命名
  • 留学生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出国或出境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从几个星期到几年)。这些人被称为“留学生”。 另外,美国等国家组织的一类海外短期的交换学生计划,其
  • 斯蒂芬·库夫勒斯蒂芬·威廉·库夫勒(匈牙利语:Stephen William Kuffler,1913年8月24日-1980年10月11日),生于匈牙利塔普,匈牙利籍-美籍神经生理学家,被公认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1966年,库夫勒
  • 槲皮素檞皮素(Quercetin),也称作五羟黄酮,又称槲皮素。是一种存在于水果、蔬菜和谷物等植物中的植源性黄酮类化合物。檞皮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英文名“quercetin”最早出现于1857
  • 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英语:Analog Signal)是指在时域上数学形式为连续函数的信号。与模拟信号对应的是数字信号,后者采取分立的逻辑值,而前者可以获取连续值。模拟信号的概念常常在涉及电的
  • Jocelyn Bell乔丝琳·贝尔·伯奈尔女爵士,DBE,FRS,FRSE,FRAS(英语:Dame Jocelyn Bell Burnell, 1943年7月15日-),出生名苏珊·乔丝琳·贝尔(Susan Jocelyn Bell),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出生于贝尔法斯特。
  • 国立教育广播电台国立教育广播电台(英语: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NER)创立于1960年,隶属中华民国教育部。共分为台北总台、彰化分台、高雄分台、台东分台、花莲分台及分台旗下共19个转播站,在
  • 佩德罗·尤金尼奥·阿兰布鲁佩德罗·尤金尼奥·阿兰布鲁·西尔维蒂(Pedro Eugenio Aramburu Cilveti,1903年5月21日-1970年6月1日),阿根廷总统(1955-1958)、将军。阿兰布鲁就读于Colegio Militar de la Naci
  • 柯文安柯文安((1956年9月-)),中华民国空军中将,为中华民国国军留美将领之一,毕业于空军官校68年班、美国空军参谋大学72年班、美军战研所89年班、美国空军战院99年班,F5战机飞官出身,曾任副
  • 米良美一米良美一(日语:米良 美一,1971年5月21日-)是一名出生于宫崎县西都市的日本男性声乐家。擅于以假声男高音演唱,个人的音域范围为3个半8度音阶。身高142.7cm。 米良美一出生于西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