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沙门
✍ dations ◷ 2025-07-12 14:42:41 #沙门
沙门(梵文:श्रमण śramaṇa;巴利语:शमण samaṇa),又译为桑门、丧门、娑门、沙门那、沙迦懑曩、室摩那弩、舍罗摩弩,意译为道士、道人、贫道等,意为“勤息”、“止息”等意,原为古印度宗教名词,泛指所有出家,修行苦行、禁欲,以乞食为生的宗教人士,后为佛教所沿用,成为佛教男性出家众(比丘)的代名词,在汉传佛教中,意义略同于和尚。沙门原义为能舍离世间贪爱、断除停止种种不善之恶法、已灭除种种有漏的染污的法。印度吠陀时代晚期,婆罗门教因过度世俗化,权威受到挑战,印度诞生了数个反对婆罗门特权、关心人民福祉的新兴教派,普遍存在出家求道为沙门的传统,此一思想潮流称为“沙门思潮”,此一时期称为“沙门时期”,印度诸宗教皆以沙门作为出家修道者的代称。佛教也是印度沙门的其中一个教,其他还有耆那教,印度苦行僧等皆是沙门。沙门诸教不承认后期婆罗门所提出祭祀升天的说法,而是相信原来的轮回。如之,沙门不再接受婆罗门的思想,并对其思想提出新的解释,佛教、耆那教等都属于此一系统。沙门后来成为佛教男性出家众、比丘的代名词,指能够脱离烦热苦报,生、老、病、死的因,能解脱生死的苦的人,也就是能证沙门果的人,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真正的沙门,佛陀称作是实行沙门。沙门的意义不同于和尚,佛教传入中国时称僧侣为道士、道人。后来由于北魏太武灭佛才改称道教神职人员,如祭酒、鬼卒之名为道士。但在当时还并未太流行,南朝陆修静将道教授第一次所录的神职人员为“散气道士”,隋唐道教神职人员统称为道士,但是佛教沙门们还是自称为贫道,差不多到了宋朝才多自称为贫僧。
相关
- 盲点视网膜的后方称为眼底,在正对视神经起始处,有一呈白色的圆形隆起,称为视神经盘(又称视神经乳头)。此处是神经纤维进出的地方,没有感光细胞,不能感应到光线,故称为盲点。影像能够在盲
- 文献学文献学可以指:
- bspan style=color:black;⑯/span/b坐标:40°13′00″N 26°26′00″E / 40.216667°N 26.433333°E / 40.216667; 26.433333达达尼尔海峡(希腊语:Δαρδανέλλια,转写:Dardanéllia),土耳其称恰纳卡莱海峡(土
- 漳州市漳州市(闽南语: Tsiang-tsiu-tshī),简称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福建省南部。市境东北临厦门市,北接泉州市,西北界龙岩市,西南连广东省梅州市、潮州市,南滨南海,东
- 15号染色体15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5号染色体。15号染色体缠绕了约1亿1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3%至3.5%的DNA。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识
- 卡西尼第三定律卡西尼定律(Cassini's laws)对月球的运动提供了一种简洁的叙述。本定律是由著名科学家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在1693年提出的。这之后科学界对卡西尼定律的改进包括天平动机
- 洞穴学洞穴学是一门科学的研究,研究洞穴,喀斯特地貌特征,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历史,生命形式和形成过程(speleogenesis)和随时间而改变(speleomorphology)。探索洞窟有时也是休闲活动,
- 人工增雨人工降雨或人造雨(英语:rainmaking或cloud seeding),是指在天上有云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手段催化降雨。一般是通过降低云层中的温度,使云中小水滴凝聚形成大水滴,从而实现降雨。人工
- 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科学考察站是一些国家在南极洲建立的研究站。计有40个国家(2006年10月),包括所有《南极条约》的签署国,科考站分为季节性(夏季)和全年性两种类型。
- 达延汗达延汗(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