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霍尔曼·亨特

✍ dations ◷ 2025-04-30 20:31:36 #1827年出生,1910年逝世,英格兰画家,功绩勋章成员,前拉斐尔派画家

威廉·霍尔曼·亨特,OM(William Holman Hunt,1827年4月2日-1910年9月7日),英国画家。他是前拉斐尔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本来的中间名是“霍布曼”(Hobman),但他后来发现这是他在尤厄尔(Ewell)的圣玛丽教堂洗礼时牧师拼错了,因此改名霍尔曼。

在经过一番努力申请后,年轻的亨特终于进入了皇家艺术研究院学习。不久后他便向学院造反,在1848年组织了前拉斐尔派,和他一起的还有但丁·加百列·罗塞蒂及约翰·艾佛雷特·米莱。他们希望借着注重对自然状态细节的观察,以有如宗教般的精神对事物的真相作描绘。这种宗教般的态度深受中世纪艺术在心灵上的特质所影响,并且反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拉斐尔的理性主义。

亨特的作品最初并不成功,被许多艺术界的报刊攻击为笨拙而难看。他早期有关现代都市和乡村生活的作品为他取得了一些知名度,例如和。不过真正使他出名的是一些有关宗教的画作,最初是,这幅画受到极大欢迎,还被带至美国及其他英国殖民地巡回展览。在他前往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圣地进行地形和人种的勘查后,他画出,以及其他许多当地的风景画。亨特也画了许多根基于诗词的插画,例如和。

所有这些画作都非常注重于画中的细节,运用强烈的色彩,并在画中布置许多精心设计的象征物。这些特色是被约翰·拉斯金和汤玛斯·卡莱(Thomas Carlyle)的文章所影响的,他们主张世界本身应该被视为许多视觉的记号来解读,而亨特觉得身为一个画家应该有责任去显露这些记号与事实的连结。在拉斐尔派的成员中,亨特一生都保持了他们当初所宣扬的概念。后来他由于视力恶化而不再作画,他最后一幅作品则是在别人协助下才完成的。

亨特结婚了两次。在他与模特儿Annie Miller的婚约失败后,他与Fanny Waugh结婚,以她作为的模特儿,并在她于意大利死于分娩后替她雕刻了坟墓。他第二任妻子Edith则是Fanny的妹妹,由于当时英国法律禁止与死去妻子的姊妹通婚,他们到了国外进行婚礼。这段婚姻造成他们与许多家人断绝关系,包括Edith和Fanny的第三个妹妹Alice的丈夫—前拉斐尔派同僚托马斯·伍尔纳(Thomas Woolner)。

亨特作了他的自传来解释前拉斐尔派的起源,并说明了他自身的贡献。他许多写作都是为了掌控有关他作品的解释。

在1905年,爱德华七世颁给了他英国功劳勋章(Order of Merit)。他晚年住在泰晤士河旁的小村庄Sonning直到他于1910年去世。

相关

  • 肾(Kidney)是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
  • span class=nowrapOsClsub4/sub/span四氯化锇的化学式为OsCl4,是锇的一种氯化物。四氯化锇可由锇粉在氟硅酸玻璃容器中,和干燥且过量的氧气与氯气在650℃以上反应得到。或者由氯化亚砜作用于四氧化锇得到:但盐酸作
  • USB通用串行总线(英语:Universal Serial Bus,缩写:USB)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
  • 匈牙利国王这是一份匈牙利君主的列表。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匈牙利推翻君主政府建立了共和国。科苏特·拉约什成为这个共和国的政府首脑。但是仅仅过了几天以后,哈布斯堡王朝即在俄国的武
  • 镰木目镰木目(Drepanophycales),又名镰蕨目,为石松纲下一个已灭绝的目,其下的物种生存于志留纪与泥盆纪,例如镰木、星木和巴拉曼蕨等。它们的化石在北美洲、欧洲、中国、俄罗斯与澳洲都
  • 新砷凡纳明新砷凡纳明(英语:Neosalvarsan),又名新胂凡纳明、新洒尔佛散或新606,是一种合成化学治疗剂,是一种有机砷化合物。它于1912年上市,取代了毒性更大,水溶性更低的洒尔佛散,作为梅毒的有
  • 牙本质唾液酸磷酸蛋白牙本质唾液酸磷酸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是唯一由成牙本质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它是一种SIBLING蛋白,属于非胶原蛋白,后来被切割成三种功能性蛋白:即取自羟基末端的牙
  • 弗兰蒂舍克·托卡尔弗兰蒂舍克·托卡尔(斯洛伐克语:František Tokár,1925年5月25日-1993年10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他曾获得5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金牌,2枚银牌和3枚铜牌。1926: 雅各
  • 萤火虫之墓《萤火虫之墓》(日语:火垂るの墓),为日本小说家野坂昭如以自身在二次大战的体验为题材,所创作出带有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并曾获1967年下半期的第58届直木赏。于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
  • 彼得·特加乔夫彼得·特加乔夫(俄语:Петр Никитич Ткачёв 1844年6月29日-1886年1月4日)俄罗斯民粹派作家、评论家和革命理论家,据称他制定了许多革命原则,后来弗拉基米尔·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