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右手定则
✍ dations ◷ 2025-04-03 17:22:59 #右手定则
右手定则(英语:Right-hand rule)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上使用的定则。是由英国电机工程师约翰·弗莱明(John Fleming)于十九世纪末期发明的定则,用来帮助他的学生轻松地求出移动于磁场的导体所产生的动生电动势的方向
。当设定三个相互垂直的矢量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右手系统或左手系统。因此,假若遇到这类问题时,必需明确地指出是采用哪一种系统。假设执行有序运算于两个矢量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的结果是矢量
c
{displaystyle mathbf {c} }
,其中,
c
{displaystyle mathbf {c} }
垂直于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则可使用弗莱明右手定则或右手开掌定则来决定矢量
c
{displaystyle mathbf {c} }
的方向。最常见的例子是矢量叉积:(又称发电机定则)假设两个矢量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不互相垂直,则可将右手掌张开,将四根手指朝着
a
{displaystyle mathbf {a} }
的方向指去,然后将大拇指伸开垂直于四根手指,再找到这四根手指与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之间角度最小的夹角,将这四根手指弯扫过这夹角,则
c
{displaystyle mathbf {c} }
的方向是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右手定则可以用来找到力矩的方向。将右手掌张开,将四根手指从参考点朝著作用力的位置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指去,然后将大拇指伸开垂直于四根手指,再找到这四根手指与作用力
F
{displaystyle mathbf {F} }
之间角度最小的夹角,将这四根手指弯扫过这夹角,则力矩矢量的方向是大拇指所指的方向。1. 拇指的方向是导体移动方向2. 食指的是磁场方向3. 中指的则为生成的电流方向电流、磁场与导线受力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右手开掌定则来决定。如右图所示,将右手掌张开,四指指向磁场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方向,大拇指张开与四指垂直指向导线上电流
I
{displaystyle mathbf {I} }
方向,则掌心推出的方向即为导线的受力
F
{displaystyle mathbf {F} }
方向,三者间两两相互垂直。1. 拇指(I):电流方向2. 四指(B):磁场方向3. 掌心(F):导线受力方向对于物体或流体的旋转、磁场等等,可以使用右手定则来设定矢量。逆反过来,对于由矢量设定的旋转的案例,可以用右手定则来了解旋转的转动方式。右手定则可以用于安培定律的两种互补应用方法:在矢量微积分里,右手定则被用来定义面积矢量和其边界矢量之间的关系:将四根手指指向边界矢量的方向,大拇指为面积矢量的方向。右手定则可以用来找到两个矢量的叉积的方向。由于这用途,在物理学里,每当叉积出现时,就可以使用右手定则。以下列出一些物理量,它们的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则找出:在某些状况,可能会使用到左手定则。例如,左手性物质(left-handed material)。通常在正常状况,电磁波的电场、磁场、波动的传播方向会遵守右手定则。但是,左手性物质的折射指数是负值。因此,波动会朝着反方向传播。弗莱明左手定则,又称电动机定则,可以求出处于磁场的载流导线所感受到的推力的方向。中国的有些物理教科书中的右手定则实为弗莱明右手定则的变体,而将这个定则叫做“右手螺旋定则”。
相关
- 正念疗法正念疗法英文为 Mindfulness,被归类在第三波认知行为疗法,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需要带有自我批判的心态,改以好奇心和接纳,迎接内心和脑海的每个念头,也就是
- 月经过少月经过少是指女性月经经血的量特别低,和月经经血量过多的月经过多恰好相反。有些女性的月经本来就比较少,有些月经过少是遗传性的,在进一步了解后可能会发现其母亲或是姊妹的月
- 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英语:Calvin cycle,或简称卡氏循环,又译作开尔文循环)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梅尔文·卡尔文、安德鲁·本森和詹姆士·巴沙姆 3 人发现。梅尔文·卡尔文于1961年
- 2002年韩日世界杯200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英语:2002 FIFA World Cup Korea/Japan),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30日在大韩民国和日本举行。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两个国家联合举办的国际足联世界杯,亦是首次在
- 湿实验室湿实验室(Wet Lab)是一个科学概念,与“干实验室”(Dry Lab)相对。湿实验室相比干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用到较多的化学试剂,因而得名。相比之下,干实验室则注重通过各种仪器进行计
- 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废奴主义者、超验主义者,也曾任职土地勘测员。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
- 争议争论,或争议,(英语:controversy,法语:controverse),是各类角色针对某一问题、现象或者事件状况表达不同观点,或进行批判,通过论证进行讨论的行为。换句话说,某个争议是指构成分歧或矛盾
- 汉贼不两立在中华民国中,汉贼不两立是在蒋中正总统时期,对于中华民国的外交政策与政治意识型态一种非正式表述,概括了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起源于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
- 化学过程化学过程(英文:Chemical process)在科学上是一种改变一个或多个化学物质或化合物的手段。这类过程的发生,可能由自身或外在所引起,并且涉及某种形式的化学反应。就工程学而言,一个
- 李家钰李家钰(1892年4月25日-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窗子坝村人,清光绪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1892年4月25日)生,中华民国军人。他为中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军衔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