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布拉星象盘
✍ dations ◷ 2025-08-30 06:12:33 #内布拉星象盘
内布拉星象盘(德语:Himmelsscheibe von Nebra,英语:Nebra Sky Disk)是一个直径 30 公分的青铜盘,上面布满了蓝绿色的绿锈和嵌上了黄金制的符号。盘上符号其中一个可能是太阳或满月、一个新月和许多恒星(包含一群被认为是昴宿星团的恒星)。在盘边有两个后来加上的黄金制弧形物,标志了夏至和冬至之间的角度。最后一个加上的东西是在盘底,周围有许多笔触的另一个弧形物(尚未确定其含义,可能是代表太阳船,旁边的笔触是船桨,或者是银河、彩虹)。该盘在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内布拉被发现,经过定年后认为其年代大约是1600 BC,与欧洲青铜时代的乌尼蒂茨文化相关。因为内布拉星象盘的风格与该时代其他物品完全不同,起初被认为是伪造物,但现在认为是真品。2013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内布拉星象盘列为世界记忆项目。内布拉星象盘、两把剑、凿子和螺旋手镯的残骸是于1999年被两个寻宝猎人亨利·韦斯特法尔(Henry Westphal)和马里奥·伦纳(Mario Renner)发现。在萨克森-安哈尔特,考古文物是该邦的财产,而两人并无相关的执照,在该邦属于掠夺古物的犯罪行为。发现后翌日两人将所有物品以 31000 德国马克售予科隆的一家古物商。这些物品经过之后两年多次转手已经价值超过一百万德国马克。2001年这些物品的存在为大众所知后,2002年萨克森-安哈尔特的邦考古学家赫拉德·梅勒(Harald Meller)在警方主导的卧底调查中,于瑞士巴塞尔的一个黑市中从一对夫妻手上以 700000 德国马克购下,并追到了掠夺古物者。在认罪协商中两人带警察和考古学家到了发现地点。考古学家对发现地点进行开挖并发现了与掠夺者声明相符合的地上青铜器遗迹和相符于文物的土壤样品。该盘和其他一起被发现的文物现在存放于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哈雷-维滕贝格大学的邦立史前史博物馆(德语:Landesmuseum für Vorgeschichte)。两个掠夺者于2003年9月被纽伦堡法院判处四个月和十个月有期徒刑。两人上诉后刑期反分别加重至六个月和十二个月。发现的地点是位于莱比锡西方 60 公里的米特尔贝格山(Mittelberg),发现的地点位于泽尔杰罗德森林,包围着高 252 米的小山丘。该史前遗迹周围区域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居住,而森林中据说有大约 1000 个古墓。其外围的方向定向方式则是在每个夏至时太阳会在西北方 80 公里外哈茨山地最高的布罗肯峰方向日落而定。寻宝猎人宣称该物品是在环绕的沟和堤之间被发现。该地的史前遗迹则是由附近更加古老的革塞克圆环所确认。内布拉星象盘的精确定年是借着同时被发现的青铜制武器。斧头和剑的年代被认为是在前2千年中期(乌尼蒂茨文化)。
而在剑上的一块桦树皮经过放射性碳定年法推测是 1600 到 1560 BC。该桦树皮年代可确定其下葬日期,因此内布拉星象盘在下葬前可能已存在数代。根据最初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痕量元素的结果,是把铜的来源定为奥地利的比索夫斯霍芬,黄金则来自喀尔巴阡山脉。但最近的分析认为黄金来自英国康沃尔郡的卡农河;青铜中的锡也是来自康沃尔。内布拉星象盘的制造被认为分成四个阶段(Meller 2004):1) 左方是满月、右方是新月,两者中间偏上方是昴宿星团。2) 两个弧状物放在盘子的两个相对边缘,是日出和日落区域。代表恒星的圆形符号有部分被移除或覆盖。3) 加上“太阳船”。4) 现在的状况。该盘可能是古天文学仪器或原始宗教的象征物。而青铜的蓝绿色铜锈可能是刻意作为该物体的一部分。如果该物体是真的,此发现即证实欧洲青铜时代的人已经有每年密集观测太阳一年运行,以及太阳在夏至和冬至时日出和日落位置夹角的天文知识。虽然巨石阵和“圆形沟渠”,例如前5千年的革塞克圆环已被用来观测至点,这是至今找到可作为相同量测的可携带仪器。另一个观点则是内布拉星象盘和阳历相关,这是由研究英国巨石阵的亚历山大·托姆(Alexander Thom)所提出。尤安·麦基在几个方面的论述中也支持此一结果,沃尔夫德·西洛瑟(Wolfhard Schlosser)教授在之后的研究也支持此观点。首先是被认为找到该星象盘的地点-米特尔贝格山丘是位于太阳在西北方远处两个山峰之间相同方向,无论夏至或五月一日的位置都清楚标明了(因此古凯尔特人的丰收节日在8月2日;这三日在托姆定的十六个月阳历中是重要日期。第二个特点是任一盘边的弧形符号其角度都是 82 度;这是夏至和冬至之间太阳位置的角度距离。这意味着该盘设计者对每年太阳路径循环的认识。第三个特征是盘上有 32 个黄金制的,代表恒星的圆形点。虽然托姆在巨石阵找到明确的证据确定那些人将一年分成 16 个月(每个月 21 或 22日),仍有迹象显示可能是细分成 32 个月,每个月 10 或 11 日。一开始有许多人怀疑该星象盘是假造的。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的彼得·绍尔宣称内布拉星象盘的绿锈是假的;而且他可以使用尿、盐酸和喷灯在短时间内做出同样效果。但他在法庭上宣称他并没有接触过该星象盘,不像其他 18 位科学家曾经亲自检查过。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欧洲史前史教授理查德·约翰·哈里森和一位宽口陶器文化的专家允许一部 BBC 纪录片引用他们对于星象盘起初反映的谈话:“当我第一次听到内布拉圆盘时,我想这只是个玩笑,事实上我认为它是个伪造品。它是如此非凡的作品,因此一个熟练的伪造者在幕后造假并出售以赚大量金钱也不是令人惊讶的”。虽然哈里森受访时并未看到星象盘,他的怀疑仍是合理的,但该星象盘今日普遍认为是真品,而根据其他一起发现的物品定年,也确定大约是 1600 BC。因为星象盘并非以考古方式出土,甚至宣称其来源可能是编造的;但根据无法被伪造者制造的结晶腐蚀的显微照相(参见外部链接),确认其为真品。赫拉德·梅勒于2008年4月在苏格兰古物学会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些星象盘是真品的理由,且宣称找到它的地点是在米特尔贝格山。最具说服力的证据稍后由考古学家发现-掠夺者称他们在坑内找到一个金属物,那是金叶片的一个碎片,而那碎片正好符合原本在盘上代表太阳的大黄金圆板的缺角。内布拉星象盘是“仿造的天空”(德语:Der geschmiedete Himmel)展览的核心文物,该展览包含雷鸣太阳战车等 1600 件青铜时期物品。该展览在2004年10月15日到2005年5月22日在德国哈雷-维滕贝格大学展出;2005年7月1日到同年10月22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展出;2005年11月9日到2006年2月5日在维也纳展出;2006年3月10日到同年7月16日在德国曼海姆展出;2006年9月29日到2007年2月25日在瑞士巴塞尔展出。2007年6月20日在内布拉的发现地点,一个多媒体游客中心开幕。萨克森-安哈尔特邦政府已经将该盘注册为商标,并引起两起法律诉讼。2003年该邦政府控告奎尔富特市推出星象盘相关纪念品并获胜诉;该邦也控告匹柏和黑尼出版社将星象盘作为书本封面草案并获胜诉。马德堡地方法院是以德国著作权法作为审判依据。被告宣称该星象盘已经在青铜时代“出版”,因此所有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早已过期。而原告则宣称该圆盘是最近的“珍本原版”。根据德国相关法律,其著作权将保护 25 年,也就是到2027年为止。另一种说法是认为无论是否为著名艺术品,都可以首先注册为商标。内布拉星象盘吸引了伪考古学和新异教主义的兴趣,而超常现象者则推测这和巨石阵以及阿尔卡伊姆相关。
The Nebra Skydisk也同时是美国纽约州宾汉顿一个实验乐团的团名。坐标:51°17′02″N 11°31′12″E / 51.28389°N 11.52000°E / 51.28389; 11.52000
相关
- MP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英语: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是高等动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可以进行吞噬作用的细胞组成 。通常存在于网状结缔组织(reticular connective tissue)
- 内隐态度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是个体对事物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归因于以往某一确定经验所引起。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内隐态度的
- 薯蓣皂苷配基薯蓣皂苷配基(英语:Diosgenin,或称为薯蓣皂甙元)是一种皂苷配基,这是由酸,强碱或酶水解皂苷产生的。薯蓣皂苷配基可从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 C. H. Wright)、穿龙薯蓣(D.nipponica
- 矶崎新矶崎新(日语:磯崎 新/いそざき あらた Isozaki Arata,1931年7月23日-),日本建筑师,大分县大分市出身,东京大学毕业。2019年获得普利兹克奖。五十岚太郎在《未建成/反建成》提到:“矶
- 醋姓醋姓,一个中国姓氏,人数很少。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太白乡浪店村有分布。醋这一姓氏的来源,历史上并没有研究和记载。寻访稀罕姓系列报道(三):只知道本村人多姓“醋”
- 库普兰之墓库普兰之墓(法语:Le Tombeau de Couperin)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于1914年至1917年间创作的组曲,一共以六首钢琴曲组成。本曲的结构以法国巴洛克舞曲为大纲,并分别悼念拉威尔在第一次
- 分类学 (消歧义)分类学是关于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分支。中文中,“分类学”一词原则上可以指对任何事物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但现时多指生物学方面的分类法,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
- MBA智库百科MBA智库百科是一部基于Wiki技术的中文百科全书计划,其目标是专注于经济管理领域知识的创建。MBA智库百科创建于2006年,内容依照GNU自由文档许可证(GFDL)公开发行。其条目内容的
- 芯片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作 IC;德语:integrierter Schaltkreis),或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将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
- 张伟平张伟平(1964年3月-),中国数学家。生于上海,籍贯山东莱州。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巴黎南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法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