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严寺
✍ dations ◷ 2025-05-16 08:09:27 #香严寺
香严寺,又名“长寿寺”、“香严长寿寺”、“显通禅寺”,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西北部的白崖山群中,东临龙山,西接虎山,北依后岭,南拱面山,整个地形若莲花状,香严寺恰居中间。香严寺始建于唐代宗时期,本是南阳慧忠的道场,后在此建长寿寺。唐宣宗在登基前为了逃避唐武宗的迫害,曾在寺内避难,剃度为弥。自唐代宗颁旨敕护之日起,香严寺便与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寺。唐代之后,香严寺曾两度复兴。第一次在明永乐年间,皇帝恩准重建淅川香严寺,规模宏大,田产万顷,唐代“万顷香严寺”美名失而复得,号称“十方长寿大香严禅寺”。这时的香严寺,有寺僧500余人,“为中州诸山之冠”。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香严寺再度中兴,康熙59年(1720年)春天,香严寺第58代住持颛愚谧以“香严再兴”为已任,开始九年重建,上下寺大规模重修。香严寺因慧忠的强大影响力,奠定了其在佛教界中的地位,历代高僧辈出。在香严寺历代住持中,共有六世九位临济正宗高僧担当,自1657年延续到1851年,近两百年时间,香严寺成为临济正宗的重要道场。1986年,香严寺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2月,香严寺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根据《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和《香严禅寺中兴碑》记载:香严寺是大唐南阳慧忠国师的道场。慧忠圆寂后按其遗愿从长安送回党子谷白崖山清风岭建塔归葬,唐代宗当时赐赠甚厚,遣使者送慧忠,慧忠入塔时,高官送葬,人流如潮,香烟袅袅,经月不散,人们遂取佛家经典中常见的“香光庄严”之义,将原名“长寿寺”改为“香严寺”。历史上,香严寺分为上寺和下寺两部分。上寺在白崖山丛中,下寺在山麓丹水旁,相距约15公里。下寺于20世纪60年代末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蓄水而淹没于丹江口水库之中,高达十几层的两座唐代琉璃塔在水库淹没时被全部炸毁,目前仅存上寺,上寺面南背北,依山而建,东邻水面壮阔的丹江口水域。虽遭历代战乱寺院毁坏严重,然因处于深山之中故仍保存下百余寺舍、石塔碑林、石牌坊、山门、大雄宝殿、韦驮殿、接客亭、法堂、藏经楼等古建筑及道家、佛家古壁画若干。现存建筑141间,木雕480余幅,砖雕480幅,石雕520幢,内壁画共计780平方米,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栽松种柏兴唐日,解板乘舟破宋时。可惜香严千载树,等闲零落岁寒枝。开元二年(714年)一位俗名为冉虎茵、法名为释慧忠的诸暨(今浙江绍兴)僧人,云游至白崖山党子谷(今香严寺所在地),在此结庐为庵,开辟道场潜修四十余年。天宝十四年(755年)唐玄宗在慧忠的“戒行精专,佛法造诣高超,堪称一代大师”奏请之下,下诏书将慧忠接到长安龙兴寺;安史之乱暴发后,慧忠又回到这里。上元二年(761年)正月十六,内给事孙朝进带着唐肃宗的诏书,到白崖山将慧忠再次迎进长安。大历二年(767年)唐代宗恩准慧忠在他原修炼道场白崖山党子谷建寺,大历八年(773年)敕赐“长寿寺”(香严寺前身),奉该寺为国家设置,赐给大量长生田,御赐佛经一套及“永镇山川”匾额,敕赐长寿寺度无名僧49人。大历十年(775年)慧忠在长安圆寂,在白崖山清风岭建无缝宝塔归葬,入塔时“异香百里,经月不散而名香严寺”,因此到明代前期俗称“香严长寿寺”。开成五年(840年)光王李忱为免遭颖王李炎(唐武宗)的杀害,潜至香严寺剃度为弥。会昌二年(842年)和会昌三年(843年)唐武宗派人两次围攻香严寺。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驾崩,大臣到香严寺迎李忱回长安登位,称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宣宗于香严寺整建望月亭,后人改为宣宗殿。永乐元年(1403年) 住持仁山毅禅师带领僧众修复香严寺。先在下寺修建门堂屋宇,而后动工修建上寺,但没有修到一半禅师便圆寂。永乐十一年(1413年) 明成祖批准在修建武当“太和山宫观”的同时,为太虚禅师修建香严寺。九年后,寺院建成;寺内的匾额由驸马都尉沐听题写。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明宪宗赐香严寺新名“显通禅寺”,同时赐如意为香严寺住持。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夏末暴雨泛滥,丹江和淅水同时暴涨,将下寺山门、鼓楼、殿堂、屋宇淹没,四大天王、韦驮及十八罗汉佛像也随之消失。崇祯十七年(1644年)12月李自成、张献忠率军经淅川李官桥镇,意图围攻襄阳。军队驻扎在顺阳川,香严寺僧侣见势而逃,上寺禅院被义军烧毁。康熙三年(1664年) 宕山远禅师率众僧在上寺建大雄宝殿三楹、释伽牟尼像一尊(高三丈三尺)、韦驮神像一尊(一丈六尺),为木刻金饰。豫州名胜在淅川,淅川风光首香严。唐朝十王九不回,不爱王位爱此山。民国十七年(1928年)鉴于多数寺庙改建学堂的事实,香严寺方丈润斋串联镇平菩提寺方丈释玉普、南阳玄庙观道长张宗璇,一同向国民政府请愿,香严寺得以保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军入侵,香严寺上下禅院部分建筑被日军破坏。1947年夏,香严寺在释湛洁倡导下成立“河南太虚佛学院”以“培养僧才,中兴佛教”为宗旨。后因第二次国共内战而停办。1951年5月淅川县人民政府逮捕了香严寺方丈释富祥和释慧宿、释恩波、释能富、释妙谛等僧侣,香严寺佛事活动停止。1958年香严寺上下两禅院的大部分碑刻被搬走,用于水利建设。古钟被砸毁,钟、鼓楼被扒掉,大量古树被伐用作炼铁材料。1959年至1965年因为兴建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的淅川县第二初级中学、仓房小学、宋湾高中分校及仓房高中,先后迁入上寺。韦驮殿与过厅之间新建—座教学楼。1966年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香严寺内外的大部分古塔、碑刻、佛像及古建筑惨遭破坏,大雄宝殿内的壁画被石灰浆涂盖,钟楼以及百余通石塔,被拆除。倚锡静眠松下石,煮茶闲诣花问泉。利名识尽情犹热,终羡吾师绝世缘。1969年丹江口水库蓄水,为使航运通畅,下寺琉璃塔和汉白玉塔被炸。所有古建筑被拆,古树被砍。1983年4月 香严寺移交给淅川县博物馆,仓房公社中学从寺内搬走。1987年5月 香严寺院内过厅前的教学楼被拆除。1993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拨款15万元人民币对香严寺进行修复。1996年8月韩国中央日报社写真部张忠钟次长一行4人,到香严寺考察慧忠国师及元末明初千峰禅师情况,寻找临济正宗之根。2000年9月,日本临济宗国泰寺一行19人到香严寺寻根朝拜,团长泽大道说:“香严寺在日本佛教界临济宗中影响很大,我们崇敬慧忠国师”。同年在淅川县政府的主导下,香严寺旅游经营权交给北京一家公司开发,2002年初,由于北京这家公司的玩忽职守,一场大火将香严寺的大门烧的面目全非,同年位于香严寺宣宗殿东进在清代所提的名为“指月处”的匾额随着北京这家公司的撤走而失踪,疑似被这家北京公司盗走。2003年,淅川县政府将香严寺承包给郑州一家公司经营,该公司只收门票,从不修缮寺庙。自2003年至2006年,短短数年间宋代桂花树枯死,十王殿全部倒塌,大雄宝殿由于没有及时修缮已是千疮百孔,殿内被国家确认为国宝的壁画也由于雨水的冲刷而斑驳不堪。上寺寺院坐北面南,中轴线自南到北的建筑依次为石牌坊、山门、韦驮殿、过厅、大雄宝殿、凝月轩(望月亭)、法堂、藏经楼等。建筑特点是,根据地热由下而上逐级排列,与两厢配套建筑一起形成八级五院。康熙年间,房屋有437间,院墙700余丈。香严寺现有各类古树268株,包括柏树、皂角、松树、紫薇、紫檀、桂花、银杏、桦栎等102个品种。属于唐、宋、元、明、清年代的分别有36株、48株、44株、78株、62株。其中有一些有趣的树名:洛阳白马寺 •
登封少林寺 •
开封大相国寺 •
汝州风穴寺 •
淅川香严寺
相关
- 核苷酸核苷酸(英语:Nucleotide)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以一个含氮碱基为核心,加上一个五碳糖和一个或者多个磷酸基团组成。含氮碱基有五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
- 演化支演化支是一个分类学的类别,包含着单一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裔。任何一个演化支都可以说是一个单系群,并以种系发生学的树状图或支序分类学的演化树来表示。若一个演化支在不同
- 隐性基因隐性遗传(Recessive trait)是一种基因遗传中的情况,表现为在遗传过程中,某个基因的性状并不显现出来,而有可能“隐藏”于基因内,除非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都给子代遗传了此基因的
- 卡宾枪骑兵卡宾枪骑兵队(意大利语:Arma dei carabinieri),是意大利共和国的国家宪兵,主要职责包括管理军队及协同意大利警察维持社会治安。在过去,卡宾枪骑兵曾经是意大利陆军第一支组成部队
- 丽沙病毒属丽沙病毒属(英语:Lyssavirus),又称狂犬病毒属,一种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单股反链病毒目炮弹病毒科。它的名称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丽沙(Lyssa),主管疯狂、发狂的女神。这个属的病毒中,包括了
- 全球在地化全球在地化(英语:Glocalisation / Gloc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本地化(localization)两字的结合。全球在地化意指个人、团体、公司、组织、单位与社群同时拥有“思考
- 双簧管双簧管属于木管乐器,属于双簧类乐器。“双簧”是以两块簧片缚在一起,并透过簧片振动而发声。它的音质独特,在交响乐团中,经常在其他乐器的伴奏中以独奏的形式出现。双簧管是由萧
- 金融影响与2019-20年冠状病毒大流行相关的经济动荡对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和商品(包括原油和黄金)市场)产生了广泛而严重的影响。重大事件包括描述中的油价战,原因是未能达成OPEC+协议,导
- 西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Yughur tili)是西部裕固族所用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部突厥语支西伯利亚语组,西部裕固语是回鹘语直系后裔,其承继了回鹘语的语言特征,甚至部分保
- 柿子柿子,又称林柿(学名:Diospyros kaki),是柿树属中最普遍的果实,亦是柿最常见的一种,原产于中国大陆长江流域,又名中国柿(Chinese persimmon)、亚洲柿或日本柿,在中国已流通超过2000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