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ratia marcescens

✍ dations ◷ 2025-09-18 06:11:15 #Serratia marcescens
黏质沙雷菌(学名:Serratia marcescens)又称灵杆菌,属于耶尔森菌科(英语:Yersiniaceae)沙雷菌属(英语:Serrati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性杆菌,亦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于1819年在意大利帕拉瓦首次被发现。黏质沙雷菌是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体,可引起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及败血症。在美国,黏质沙雷菌感染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病例的1.4%。黏质沙雷菌通常可在住院病人的呼吸道和泌尿道以及儿童的消化道中发现。由于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其偏爱潮湿环境,因而浴室环境中通常会滋生黏质沙雷菌,以含磷物质或肥皂残渣等脂肪物质为食。黏质沙雷菌具有化学趋向性,可在5~40 °C(41~104 °F)和pH值5~9的条件下生长繁殖。黏质沙雷菌具有水解酪蛋白的能力,这一点可以将其与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区分开来。由于黏质沙雷菌是兼性厌氧菌,可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且能够在无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进行无氧呼吸,而硝酸根离子比氧气更常用作呼吸作用的电子受体(英语:Electron acceptor),故硝酸盐还原试验结果为阳性。黏质沙雷菌的甲基红试验结果为阴性。对于人类,黏质沙雷菌可以在泌尿道、呼吸道和伤口等多个部位引起机会性感染,有时也会感染眼睛,这将可能导致结膜炎、角膜炎、细菌性眼内炎(英语:Endophthalmitis)和泪管感染。黏质沙雷菌也是心内膜炎、骨髓炎(英语:Osteomyelitis)、肺炎和脑膜炎的罕见病因。由于携带R因子(英语:R-factor)(含有一种或多种抗性基因的质粒),多数黏质沙雷菌菌株对包括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和头孢氨苄在内的数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对于麋角珊瑚(英语:Elkhorn coral),黏质沙雷菌是白痘病(英语:White pox disease)的病原体。对于蚕,感染黏质沙雷菌可能致命。在以果蝇为实验动物的实验室中,果蝇受到黏质沙雷菌感染是十分普遍的情况,表现为幼虫(或蛹)体表的粉红色斑块。黏质沙雷菌感染是胃肠炎的一种罕见病因,发于新生儿。患儿的红色尿液可能被误认为是血尿。黏质沙雷菌还引起葫芦黄藤病,有时导致瓜田遭受严重损失。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人们一直错误地认为黏质沙雷菌是一种非致病性的腐生菌。冷战期间,黏质沙雷菌被美军用于生物战实验,在野外实验中对其进行研究,以替代当时被武器化的土伦法兰西斯杆菌。1950年9月26日至27日,美国海军秘密进行了一项名为“海上喷雾行动”(英语:Operation Sea-Spray)的实验。该实验释放了装满黏质沙雷菌的气球,气球在旧金山湾区市区上空爆炸。尽管后来美国海军声称这种细菌是无害的,但从9月29日开始,当地医院中有11名患者出现了非常罕见的严重尿路感染,其中1名患者死亡。黏质沙雷菌被释放后,旧金山的肺炎病例也随之增加了。2008年初,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全国范围内召回了一批肝素注射剂。这批肝素注射剂被黏质沙雷菌污染,导致患者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确认了该批产品中的一些未打开的注射剂中有黏质沙雷菌生长。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盖-吕萨克定律盖-呂薩克定律(英语:Gay-Lussac's law)是指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相互之间按照简单体积比例进行反应,并且生成的任一气体产物也与反应气体的体积成简单整数比。此一化学定律由法国化
  • 离子离子 (英语:Ion)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个子。得失电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的能量变化可以用电离能来衡量。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金属元
  • 中爪哇省中爪哇省(印尼语:Jawa Tengah)是印尼的一个省,位于爪哇岛的中部,首府是三宝珑。现任省长是甘查尔·普拉诺沃,由副省长代理。中爪哇省位于东爪哇省及西爪哇省之间,北面是爪哇海,南面
  • 劳工保险劳工保险,一般简称为劳保,是中华民国政府所设计制定的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1950年,台湾省政府依据《台湾省劳工保险办法》开设劳工保险。在早期施行时,劳工保险制度层面属
  • 精算师精算师(英语:Actuary,由《美国传统词典》释义,在拉丁语中为“secretary of accounts”之意)是处理风险及不确定性的金融风险的商业性职业。精算师专注于其中的复杂性,数学和机制,因
  • 晚期智人晚期智人(学名:Homo sapiens sapiens),又称“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英语: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是人类演化的一个阶段。晚期智人在体质特征上和现代人已没有明显差异。但现
  • 白色体白色体(Leucoplast),泛指一种存在植物细胞中,不含色素的色素体,功能为储存养分或执行生物合成作用,储存养分的白色体会依储存的养分类别而特化成淀粉体、油粒体及蛋白质体。广义的
  • 格尔德·宾宁格尔德·宾宁(德语:Gerd Binnig,1947年7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发明者之一,198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47年,格尔德·宾宁出生在法兰克福,他回忆说:“
  • 尤利乌斯·罗伯特·冯·迈尔尤利乌斯·罗伯特·冯·迈尔(德语:Julius Robert von Mayer,1814年11月25日-1878年3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者之一。1841年提出相当于
  • 瓦拉赫奥托·瓦拉赫(德语:Otto Wallach,1847年3月27日-1931年2月26日),德国化学家,1910年以研究脂环族化合物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847年,瓦拉赫出生于柯尼斯堡,他的父亲是一位信仰路德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