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

✍ dations ◷ 2025-08-13 19:07:29 #文昌帝君阴骘文
文昌帝君,即文昌武烈梓潼帝君,简称梓潼帝君、文昌君,是保护文运与考试的神祇。中国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可见南方文昌帝君信仰之盛。文昌帝君是蜀王张育、梓潼神亚子与文昌星君等三个神灵合并而成的神明。时人认为“蜀王张育”即为梓潼神“亚子”的转世化身,梓潼神为文昌星君转世,三神合并,故称其“张亚子”,受士人学子敬奉。文昌帝君与大魁帝君、朱衣帝君、孚佑帝君、关圣帝君,合称为“五文昌”。巴蜀地区(今四川、重庆),认为文昌帝君为武神、境主神、克瘟之神。唐玄宗封左丞相、唐僖宗封济顺王并赐尚方宝剑,宋真宗封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道教尊为七曲山雷泽神龙济渡大王、开化保德宏仁大帝、九天去邪除瘟宏仁教忠布孝祖师、天曹桂籍司禄真君、司禄主者权职贡举真君、九天六阳七曲三宫文昌武烈梓潼帝君、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等,可见其有护持文运、保命护身、教忠教孝等功能。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蜀人张育起兵抗击前秦苻坚,自立为蜀王,英勇战死。蜀人在梓潼七曲山建张育祠,认为他是龙神的化身,尊奉他为“雷泽龙王”。当时,梓潼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就在“张育祠”的附近,逐渐相传“张育”就是“张亚子”的化身。传说,亚子姓张,又名“垩子”,或“恶子”。《华阳国志》记梓潼县有“善板祠”,供张亚子。《太平寰宇记》又记有张亚子显灵的故事。张亚子曾经在长安见到姚苌,张亚子对他说:“九年后,君当入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希望您来找我。”。《十六国春秋辑补·后秦录》则说,姚苌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果然来到七曲山,见到一神人,神人说:“回秦地去罢!秦地无主,君主大概就是您罢!”姚苌请问那神人的姓名,神人说他叫“张亚子”,说罢就不见了。姚苌回到秦地后果然建立后秦,登基称帝,于是就在秦地立“张相公庙”以祀张亚子。唐朝张亚子的信仰非常盛行。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走避蜀地,宿七曲山,曾被张亚子托梦,说玄宗不久将做太上皇。后来唐肃宗果然自行即位,梦境灵验,故玄宗对张亚子举行隆重祭祀,追封“左丞相”。现七曲山尚有唐玄宗“应梦仙台”遗迹。广明二年(881年),唐僖宗避黄巢之乱到蜀地,经过七曲山,也亲自祭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幷将自己的尚方剑解下来赠庙。由于唐朝天子的推崇,张亚子的影响迅速扩大,逐渐由地方神演变为全国性的大神。梓潼神在蜀地灵验之下,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这通常都是朝廷平定四川乱事之后所加封,所以一开始梓潼神并未脱离武神的职能、神格。中国各地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都会祭祀自己家乡的神灵,祈求自己的考试顺利。在北宋时,梓潼神逐渐转化为保佑四川地区学子,考试顺利的人格神祇。南宋时,梓潼神被认为较灵验,而取代了其它地方科举之神,成为中国内地学子,共同的保佑科举顺利的神祇。由于信仰的传布,使得原本的梓潼神信仰,与传统观念中掌管文学的文昌星相混合,(或曰:梓潼神被视为文昌星转世、化身),而梓潼神被称为文昌神、文昌帝君或文昌梓潼帝君。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终于正式诏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与文昌星信仰完全合并。《明史》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讲的其实是张育,不过民间俗信张育是张亚子的化身,并无对信仰造成妨碍。《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一十七次化身人间,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从未酷民,同秋霜白日之高洁不可侵。“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人间之乡举里选,服色禄秩,封赠奏予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巴蜀地区相传文昌帝君化身瘟祖大神,降伏五瘟神,能克服瘟疫。文昌帝君戎马起义,抗击胡人,为国战死,有忠君救民之功绩,被当地视为武神。文昌帝君为梓潼县的境主神,许多乡民在遇到冤屈不平时,会向文昌帝君申诉,一如城隍爷。《梓潼帝君化书》称,文昌帝君“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痊。”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文昌帝君在瘟疫流行时,得到“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另外,四川地区相传文昌帝君在梓潼七曲山祖庙隐修时,遇见五瘟神欲来散行瘟疫,为了保护民众,于是他化身为瘟祖大神,面貌威武果敢,一手持宝剑(或如意),另一手变为鹰爪,因而降伏五瘟神。一般文昌帝君以文官大臣面貌出现,持玉板或如意,亦有持笔、持书、持扇、甚至执拂尘的造型。新庄文昌祠有文昌帝君作为儒生模样,戴笠乘禄马赶路的造型。陪祀神为“天聋”、“地哑”两位书僮打扮的神祇,一人持毛笔,一人持簿册。代表着“天机不可泄漏”、“文运人不能知”、“文人须谦卑少言”等意义。《历代神仙通鉴》曰:“梓潼真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 。”这里还提到了文昌帝君驾“白骡”。另外,文昌帝君的前身张育,乃蜀地的将领,故亦有戎装披甲,骑战马,世称“禄马”,相传能带福禄而来,俗言:“禄马得得跑,官位步步升。” 在四川,这座骑被称为“驴特”,是一只似马而非马的神兽,又称“四不像”,载着帝君往来四方作战,讲学云游。四川人认为,文昌帝君化身为瘟祖大神时,面貌威武果敢,一手持宝剑(或如意),另一手为鹰爪。四川越巂是文昌帝君张亚子的诞生地,亦是其故乡。其影响深远,历史悠久。据统计各地建造的文昌宫、阁、楼、殿,数以千计,遍布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东南亚一带。据《越西厅志》载:“张亚子晋太康八年,七十一化降生在中所卢林沟的张老夫妇家中,后勤学苦练,羽化成神”。张亚子出生地--越西中所水镇:古时水观音泉边山崖上,生长有一株婆娑古树,开的花儿如 桃花,春天嫣红,秋天翠碧,掩映着水潭。此树人们称血滕树,传说枝条折断后,带淌出血浆样的汁,甚是奇异。树的石崖另有一处刻字“胜景清绝”。越西金马山上曾留有胜迹“紫府飞霞洞”、“上马石”等。上马石石上曾留有脚印,据说是踏石,上“驴特”留下的印迹。石上镌刻有“文昌胜迹”四字。另刻字“泉涌月明”相传为帝君亲书。又有镌字于帝君赏憩处:“金阙化身”守“泉涌月明”数字。成书于宋元时的《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骘文”,是一篇骈文,以文昌帝君本人的口吻来讲述其化身与训示,列举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的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在清代,《文昌帝君阴骘文》与《太上感应篇》及《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合称“三圣经”。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梓潼宫)、文昌阁或文昌祠等等,其中以四川梓潼七曲山的七曲山文昌宫规模最大。明末万历帝甚至在京师敕建燕京梓潼宫,供入京会试的举人礼拜求福。不仅于各大都会,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香火或神像、神位,其间虽时有兴废,但因文章司命,是世人贵贱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公家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在文昌帝君的七曲山祖庙中,也奉祀了文昌帝君的化身瘟祖大神造像。每逢疫病流行,时祷时应。在台湾地区文昌信仰广布,或因应考生应试祈愿之需要,一般具规模的大型庙宇通常设有文昌殿,或配祀文昌帝君。和裕出版社 《文昌帝君阴骘文》Q005之1

相关

  • 透镜本条目介绍的是光学设备,其他领域的透镜不在此处讨论。透镜是一种将光线聚合或分散的设备,通常是由一片玻璃构成,但用于其他电磁辐射的类似设备通常也称为透镜,例如:由石蜡制成的
  • 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埃利亚斯·芒努斯·弗里斯(瑞典语:Elias Magnus Fries,1794年8月15日-1878年2月8日),瑞典生物学家。他在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搜集了欧洲各地大量的真菌标本,对其进行了科学、系统
  • 鸟虫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三角关系三角关系,亦称做三角恋、三角恋爱、三角恋情,是指一个三个人的群体在同一时期中,陷入了类似以下的状况。如其中两人爱上同一个人,或一个已有伴侣的人正好爱上群体中的另一个人等
  •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英语:The Championships, Wimbledon)是网球运动中历史最长和最具声望的公开赛。锦标赛通常举办于6月底至7月初,是每年度网球大满贯的第3项赛事,排在澳大利亚
  •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通称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也被称为“神学士政权”,是一个由塔利班建立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酋长国。塔利班政权在1996年建立并展开对阿富汗长达五年的统治,至2001
  • 工学工程学、工程科学或工学,是通过研究与实践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以达到改良各行业中现有材料、建筑、机械、仪器、系统、化学和加工步骤的设计和应用方
  •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联邦储备系统(英语:Federal Reserve System(Fed),简称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依据美国国会通过的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而创设,以避免再度发生类似1907年的银行危机。整个系
  • 发色团简单来说发色团是分子中与颜色有关的部分。 当分子吸收某特定可见光的波长射出或反射其他波长的光时会产生颜色。而发色团是指在分子中的某个两个分子轨域的能量差落在可见
  • 传染途径在流行病学中,载体又称为病媒,是指疾病携带者和传播者,但其本身不受影响。如疟蚊是疟疾的载体,它在吸血的过程中可以将导致疟疾的疟原虫传入人体内,但疟原虫对于疟蚊本身却不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