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坦普尔·霍纳迪

✍ dations ◷ 2025-11-05 18:09:33 #威廉·坦普尔·霍纳迪

威廉·坦普尔·霍纳迪(William Temple Hornaday;1854年12月1日-1937年3月6日)是一名美国动物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者。他曾担任纽约动物园(即今天的布朗克斯动物园)的第一任园长,是美国早期野生动物保护运动的先驱。

霍纳迪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的雅芳,曾在奥斯卡卢萨学院(Oskaloosa College)、爱荷华州立农业学院(现爱荷华州立大学)和欧洲接受教育。

在罗切斯特的自然科学研究所(Natural Science Establishment)担任一段时间动物标本剥制师后,他在印度和锡兰花了一年半(1877年至1878年)收集标本。1878年5月,他到达东南亚,在婆罗洲的马来亚和砂拉越旅行。他的旅行启发了他的第一本出版物《丛林中的两年》 (,1885年)。1882年,他被任命为史密森尼学会的首席标本剥制师,1890年辞职。

在国家博物馆,霍纳迪的任务是清点博物馆收藏的少量美洲野牛标本。他还通过写信给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牧场主、猎人、军官和动物园管理员对野牛数量进行了调查。霍纳迪估计在1867年美国西部大约有1500万头野牛,但当时已经大幅减少。在写给史密森尼学会上司乔治·布朗·古德的一封信中,霍纳迪报告说:“在美国,大水牛群的消亡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

1886年,霍纳迪向西来到蒙大拿州的马瑟尔谢尔河地区,那里有幸存的野生美洲野牛群。他的任务是为史密森尼学会收藏该地区的标本,以便后人还能知道水牛的样子。

霍纳迪制作的水牛标本一直展出到1950年代,后史密森尼学会将这些标本送到蒙大拿州保存,但旋即被人遗忘。它们于1996年被重新发现、修复并在蒙大拿州本顿堡的北部大平原博物馆(Museum of the Northern Great Plains)展出。

亲身体会物种灭绝促使他成为了一名自然保护主义者。除了收集的标本外,他带回一些活体动物,这构成了他在史密森尼博物馆创建的活体动物部(Department of Living Animals)的核心,后者也就是国家动物园的前身,而霍纳迪在国家动物园本身的建立中也发挥了作用。霍纳迪是国家动物园的第一任园长,但在与史密森尼学会的塞缪尔·兰利发生冲突后不久就辞职而去。

1896年,新成立的纽约动物学会(今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邀请霍纳迪出山,他也在布朗克斯动物园选址以及早期展览的设计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他担任园长、总策展和哺乳动物馆策展的三重角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园之一,很多策展和推广思路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26年,霍纳迪退休。

1906年9月,刚果的俾格米人奥塔·本加(Ota Benga)在布朗克斯动物园的猴舍展出。他用弓箭射击目标、编织麻绳并与猩猩搏斗。虽然,据《纽约时报》报道,当时“很少有人对人类在笼子里和猴子为伴的景象表示反对”,但该市的黑人教士却大为反感,认为这是黑人没被当做人来对待。

纽约市长小乔治·B·麦克莱伦(George B. McClellan, Jr.)拒绝接见那些反对的神职人员,这得到霍纳迪的称赞,他写信给市长说:“当书写动物园的历史时,这件事将成为它最有趣的一段。”

随着问题继续发酵,霍纳迪仍然毫无歉意,坚称他唯一的目的是进行“民族学展览”(ethnological exhibit)。他说他和纽约动物学会的秘书麦迪逊·格兰特认为社会不应该由黑人教士支配。

尽管如此,霍纳迪两天就停止了展览。9月8日星期一,本加出现在动物园的人群中。1916年,当他返回刚果的行程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推迟时,本加自杀身亡。

霍纳迪的奴隶使得美洲野牛最终免于灭绝。19世纪末,在西奥多·罗斯福的支持下,他开始筹划一个保护野牛的协会。多年后,作为布朗克斯动物园园长,霍纳迪开始买下野牛饲养。到1903年,动物园已经在10英亩的土地上饲养了40头野牛。1905年,美国野牛学会(American Bison Society)在布朗克斯动物园狮子馆的一次会议上成立 。当1905年美国创建第一个大型野生动物保护区——威奇托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Wichita National Forest and Game Preserve)时,霍纳迪派遣了布朗克斯动物园的15个工作人员以协助保护区重新引入野牛。他亲自挑选了放生地点和动物个体。到1919年,在美国野牛学会的努力下,美国已经有了九个野牛群。

霍纳迪一生出版了近两打书籍和数百篇关于呼吁保护动物的文章,经常将保护动物描述为一种道德义务。1913年他的畅销书《我们正在消失的野生动物:其灭绝和保护》()出版并分发给每一位国会议员。

他一直在为多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确立游说国会。1913年,他建立了永久野生动物保护基金(Permanent Wild Life Protection Fund)。1915年《美国博物馆杂志》(American Museum Journal)称:霍纳迪“开展并成功实施了比美国任何其他人都多的野生动物保护运动”。

霍纳迪对童军活动,尤其是美国童子军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信仰和著作是美国童子军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保护奖(Wildlife Protection Medal) 由他于1915年创立,在他于1938年去世后,该奖项以他的名字重新命名。2020年10月,美国童子军以霍纳迪涉嫌种族主义为由将他的名字抹除。

1879年,霍纳迪与约瑟芬·张伯伦(Josephine Chamberlain)结婚,育有一个女儿海伦。霍纳迪在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去世,并被安葬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的普特南公墓。他的外孙坦普尔·菲尔丁(Temple Fielding)成为了一名旅行作家。

在他去世一年后,即1938年,在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的建议下,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黄石国家公园阿布萨罗卡岭的霍纳迪山。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威廉·坦普尔·霍纳迪

相关

  • 格罗宁根大学格罗宁根大学(荷兰语:Rijksuniversiteit Groningen)位于荷兰格罗宁根,始建于1614年,是荷兰历史第二悠久和第三大大学,学生约三万人。自17世纪建校以来,学校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
  •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ntaerythritol Tetranitrate,简称PETN;中文名:太安或太恩,又名彭梯儿)是已知最强烈的炸药之一,其相对有效指数(R.E. factor)达1.66。由于它是一种比TNT对撞击及摩
  • 卡洛斯·科英布拉·达卢斯卡洛斯·科英布拉·达·卢斯(Carlos Coimbra da Luz,1894年8月4日-1961年2月9日),巴西政治家。1954年瓦加斯自杀后的政治危机之后,卡洛斯·卢斯担任短短的16个月临时总统的第二个
  • 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是1998年吴新智提出的关于中国人类进化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中国地区,人类的连续进化是主流,附带有少量与其他人群的杂交。吴新智提出:.mw-parser-output .t
  • 中兴里 (台中市太平区)中兴里,是台湾台中市太平区所辖的里。面积0.7619平方公里、3873人。北为宜佳里,东界以新平路临东平里、永平里,东南连中政里,南为太平里,西以大里溪兴东区东信里相傍。以境内之主
  • 面片汤面片汤泛指以面片为主食的汤类食品。将发好的面擀成薄片,并切成数片块后放入水中煮熟食用。一般会在煮汤时放入各种调料(糖醋面片汤)、蔬菜(什锦面片汤)、鸡蛋(蕃茄鸡蛋面片汤)、
  • 黄薇渟黄薇渟(1987年6月19日-),台湾女演员,台湾台北人。直至2012年,广告作品已超过30部,更获得了“广告小天后”的封号。2016年,在《独家保镖》首次担任女主角。
  • 瑟内夫战役瑟内夫战役发生于1674年8月11日的瑟内夫(位于今日比利时境内),属法荷战争(1672-1678年)。这场战役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孔代率领的法军主力,以及奥兰治亲王威廉指挥的荷、奥、西三国联军。瑟内夫一役作为战争期间西属尼德兰惟三的战斗,尽管伤亡人数在估计上极具分岐,其代价依然是三者中最高的。1674年之时,联军在荷兰的数量上已压过大孔代率领的法军,并在沙勒罗瓦附近沿皮埃东河(英语:Piéton)岸驻扎。奥兰治亲王发起攻势,试图借由侧翼迂回法军阵地来进行交战,但破碎的地形迫使他将麾下部队一分为三。大孔代率
  • 沃伦·伯明翰沃伦·伯明翰(英语:Warren Birmingham,1962年8月22日-),澳大利亚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他曾代表澳大利亚国家队参加1988年和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曲棍球比赛,其中1992年奥运会获得一枚银牌。
  • 水葬法水葬法(英语:aquamation,或biocremation、resomation、flameless cremation、water cremation)或称碱性水解(英语:Alkaline hydrolysis),是一种处理人类或动物遗体的方式,主要用以替代传统的土葬或火葬方式。碱性水解利用特殊设备将遗体浸泡在碱性的化学液体里(如氢氧化钾),经加温后即可溶解尸体的蛋白质、血液和脂肪,最后留下咖啡色液体和骨骸。咖啡色液体可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骨骸则磨成粉末后交给家属。原本该技术只是用于处理患上疯牛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