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京舍(德语:Otto Günsche,1917年9月24日-2003年10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武装亲卫队的中阶军官。京舍在成为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副官(英语:List of Adolf Hitler's personal staff)之前曾服役于武装亲卫队第1师。1945年5月2日,京舍遭占领柏林的苏联红军俘虏,并曾先后被关押于苏联境内的多处监狱与劳动营内;他最终于1956年5月2日自包岑监狱获释。
京舍出生于耶拿。16岁时,他自中学辍学,并自愿加入“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随后于1934年7月1日加入纳粹党。京舍于1936年第一次见到希特勒;1940年至1941年间,他担任希特勒的亲卫队副官。1941年1月至1942年4月30日,京舍进入亲卫队军官学院就读;毕业后进入武装亲卫队第1师服役,并指挥一个装甲掷弹兵连。1943年1月12日,京舍成为希特勒的个人副官。1943年8月至隔年2月5日间,京舍皆在东方战线上作战。1944年3月,他再次获指派为希特勒的个人副官。身为希特勒的亲卫队个人副官,京舍同时也是负责保障希特勒人身安全的元首随侍部队(英语:Führerbegleitkommando)的成员。战争期间,希特勒在参加军事会议时,身边均随时会有一至两名该部队成员陪同。在1944年7月20日企图行刺希特勒的事件中,京舍也在现场;炸弹爆炸的威力震破了他的耳膜,同时还使他身上多处受到挫伤。
随着第三帝国的败象越发明显,希特勒要求京舍在其自杀后彻底焚毁其尸体。1945年4月30日,在希特勒与其新婚妻子伊娃·布朗在元首地堡内自杀时,京舍即在门外等待。稍后,在确认尸体已完全焚毁后,京舍于5月1日午夜过后不久离开了元首地堡。1945年5月2日,他被包围柏林的苏联军队逮捕,随后被送往莫斯科交由内务人民委员部审问。
京舍曾先后被关押于不同监狱内;他最终于1956年5月2日在东德的包岑获释。在狱期间,京舍与希特勒生前的侍从海因茨·林格(英语:Heinz Linge)提供了苏联大量有关希特勒的死前细节。两人所提供的资讯稍后经内务人民委员部汇整成报告后,于1949年12月30日呈报予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阅览。2005年,该份报告以《希特勒之书:为斯大林准备的秘密史料(英语:The Hitler Book)》的书名出版 。
2003年,京舍在北莱茵-西发利亚邦的洛马尔家中因心脏衰竭而过世。他膝下育有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