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

✍ dations ◷ 2025-09-14 02:11:33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英语:Moore's law)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经常被引用的“18个月”,是由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大卫·豪斯(David House)提出:预计18个月会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晶体管使其更快),是一种以倍数增长的观测。半导体行业大致按照摩尔定律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并驱动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社会改革、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个人电脑、因特网、智能手机等技术改善和创新都离不开摩尔定律的延续。尽管摩尔定律的现象已经被观察到了数十年,摩尔定律仍应该被视为是对现象的观测或对未来的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定律或自然界的规律,从另一角度看,未来的增长率在逻辑上无法保证会跟过去的数据一样,也就是逻辑上无法保证摩尔定律会持续下去。虽然预计摩尔定律将持续到至少2020年。然而,2010年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的更新增长已经在2013年年底放缓;又比如说英特尔在22纳米跟14纳米的CPU制程上已经放慢了技术更新的脚步,之后的时间里,晶体管数量密度预计只会每三年增加一倍。随着器件尺寸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研发新一代的工艺节点时,仅缩小器件尺寸是不够的。多家研究机构和半导体公司都在试图改善晶体管结构设计,以尽可能地延续摩尔定律。高介电常数(high-k)闸极介电层(gate dielectric)的出现使得闸极对电流的控制更有效,从45nm节点开始被采用。多闸极晶体管将闸极对电流的控制从沟道的一个表面增加到了三个表面,从22nm节点开始被采用。为了让摩尔定律延续到更小的器件尺度,学术界和工业界在不同的材料、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中。探索的问题之一是晶体管的闸极设计。随着器件尺寸越来越小,能否有效的控制晶体管中的电流变得越来越重要。相比于三面都有闸极的多闸极晶体管,纳米线晶体管将闸极四面围住,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闸极对电流的控制。随着新工艺节点的不断推出,晶体管中原子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种种物理极限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比如当闸极长度足够短的时候,量子隧穿效应就会发生,会导致漏电流增加。关于摩尔定律的终点究竟还有多远,看法并不一致。有预测认为摩尔定律的极限将在2025年左右到来,但也有更乐观的预测认为还能持续更久。AMD EPYC CPU 64C 128T (ES)已经遗反了1965年4月19日,《电子学》杂志(Electronics Magazine)第114页发表了摩尔(时任仙童半导体公司工程师)撰写的文章〈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组件〉,文中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1975年,摩尔在IEEE国际电子组件大会上提交了一篇论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摩尔定律进行了修正,把“每年增加一倍”改为“每两年增加一倍”,而现在普遍流行的说法是“每18个月增加一倍”。但1997年9月,摩尔在接受一次采访时声明,他从来没有说过“每18个月增加一倍”,而且SEMATECH路线图跟随24个月的周期。摩尔定律是简单评估半导体技术进展的经验法则,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大抵而言,若在相同面积的晶圆下生产同样规格的IC,随着制程技术的进步,每隔一年半,IC产出量就可增加一倍,换算为成本,即每隔一年半成本可降低五成,平均每年成本可降低三成多。就摩尔定律延伸,IC技术每隔一年半推进一个世代。1998年时,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曾表示,摩尔定律在过去30年相当有效,未来10到15年应依然适用。2009年时IBM的研究员预测,“摩尔定律”的时代将会结束,因为研究和实验室的成本需求十分高昂,而有财力投资在创建和维护芯片工厂的企业很少。而且制程也越来越接近半导体的物理极限,将会难以再缩小下去。由于集成度越高,晶体管的价格越便宜,这样也就引出了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益,在20世纪60年代初,一个晶体管要10美元左右,但随着晶体管越来越小,小到一根头发丝上可以放1000个晶体管时,每个晶体管的价格只有千分之一美分。据有关统计,按运算10万次乘法的价格算,IBM704电脑为85美分,IBM709降到17美分,而60年代中期IBM耗资50亿研制的IBM360系统电脑已变为3.0美分。摩尔定律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版本:以上几种说法中,以第一种说法最为普遍;第二、三两种说法涉及到价格因素,其实质是一样的。三种说法虽然各有千秋,但在一点上是共同的,即“增加一倍”的周期都是18个月;至于增加一倍的是集成电路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是整个“计算机的性能”、还是“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性能”,就见仁见智。摩尔定律虽然以戈登·摩尔的名字命名,但最早提出摩尔定律相关内容的并非摩尔,而是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卡弗·米德。米德是最早关注到摩尔定律所提出的晶体管之类的产量增加,就会引起其价格下降的现象。米德指出,如果给定价格的电脑处理能力每两年提高一倍,那么这一价位的电脑处理设备同期就会降价一半。

相关

  • 代谢性疾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指生理代谢层面的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聚集现象,这些危险因子主要包括高血压(或血压偏高但未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血脂异常(dyslipidemia)(包含血中三酸甘
  • 妊娠剧吐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HG)是妊娠并发症的一种。其特征为足以造成体重下降与脱水的严重恶心和呕吐。征象和症状包含一天内多次的剧吐还有晕眩感,其严重程度超越害喜。
  • 体内平衡稳态(英语:homeostatic,又称恒定状态或恒定性)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范围内,生物体或生态系统内环境有赖整体的器官的协调联系,得以维持体系内环境相对不变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的这种
  • 女女女女性行为是指女性跟女性一同从事的性行为,而不论从事者的性倾向为何。一名跟同性一起从事性行为的女性若只对女性存有爱慕倾向,便可能会自认为女同性恋者;若不只对女性存有爱
  • 潜意识潜意识人之某些欲望常不为现实社会所接受,该欲望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无法实现而消失于无形,该欲望一方面受到接踵而来的众多欲望所挤压,以至将其挤压至意识无法察觉的深处,另一方面
  • 夏因-达尔加诺序列夏因-达尔加诺序列(英语:Shine-Dalgarno sequence,常简称为SD序列)是由澳大利亚科学家约翰·夏因与琳·达尔加诺所提出的一个存在于信使RNA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通常位于起始密码
  • HCl盐酸,学名氢氯酸(英语:hydrochloric acid),是氯化氢(化学式:HCl)的水溶液,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盐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鼻味,味酸,微辣,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质量百
  • 二磷酸鸟苷二磷酸鸟苷(Guanosine diphosphate,缩写GDP),也称鸟苷二磷酸,是一种核苷酸,组成物是焦磷酸基团、五碳糖、以及碱基鸟嘌呤。GDP是三磷酸鸟苷(GTP)经过去磷酸化之后的产物,催化此作用的
  • 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俄语:Владимиро-Су́здальское кня́жество)又被称为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罗斯(俄语:Владимирско-Су́з
  • 卡米洛·何塞·塞拉卡米洛·何塞·曼纽·胡安·拉蒙·法兰西斯科·德·杰罗尼莫·塞拉-特鲁洛克,伊利亚·佛拉比亚侯爵(西班牙语:Camilo José Manuel Juan Ramón Francisco de Gerónimo Cela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