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轨道交通

✍ dations ◷ 2025-08-28 07:33:34 #洛杉矶轨道交通
洛杉矶县轨道交通(英语:Los Angeles County Metro Rail)又称:洛杉矶大众捷运系统、洛杉矶郡城市轨道交通,通称洛杉矶地铁、洛杉矶捷运。该系统是加州洛杉矶县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此系统拥有六条线,四条轻轨系统与两条地下铁路,服务93个车站。它也与洛杉矶快速公交(Metro Transitway)(橘线、银线)及通勤铁路Metrolink系统连结。洛杉矶捷运由洛杉矶县都会运输局营运,服务始于1990年,从那之后已经经历了几次大量的延展,还有更进一步的延伸在兴建中或计划中。2018年该系统在平日平均有344,176的运量。洛杉矶在以前有两个铁道系统,太平洋电力铁路红色列车与洛杉矶铁路的黄色列车,营运自十九世纪末到1960年代。洛杉矶捷运承接了许多这些系统的路权,可视为它们的接替者。洛杉矶郡都会运输局负责维护及营运大洛杉矶地区的六条捷运路线,其路线分述如下:时至1963年,洛杉矶的所有电车路线都已经停驶,而随后的城市发展亦主要集中于建设高速公路网络。然而,随着都会区内的人口飙升至一千四百万,交通挤塞问题愈见严重,而有关当局亦明白单靠兴建高速公路并无法解决交通问题。洛杉矶县的居民于1980年代投票,通过征收销售税(每次交易征收半美分)来集资兴建铁路网。继首条轻轨于1990年启用后,首条地下铁线(红线)经过七年时间建造后,亦于1993年启用。地下铁系统早期由两条支线组成,到2006年则正式一分为二:红线现在由洛杉矶市中心,经好莱坞前往北好莱坞;紫线则沿着Wilshire大道,连接市中心和韩国城。在2006年第二季度,红线和紫线的周日平均载客量总共达139,200人次。红线和紫线的列车使用第三轨供电,因此无法于轻轨路线上行驶。地下车站的建造预算内,0.5%被预留作美化车站和公共艺术用途,而所有地下车站的设计也颇为独特。另外,因为洛杉矶邻近断层,地下隧道在设计时已考虑地震的因素,更能抵受高达里氏震級7.5的地震。洛杉矶的电车系统停驶27年后,市内的首条现代轻轨线(蓝线)于1990年启用。六条捷运线中,四条是轻轨线(蓝线,绿线,博览线和金线)。轻轨线列车采用架空电缆供电,因而不可与地铁共轨运行。正因如此,蓝线的终点站设于第七街/都会中心站(7th St/ Metro Center)而非联合车站(Union Station);乘客如想从蓝线或博览线前往联合车站换乘其它路线,中途需要换乘红线或紫线地下铁。蓝线和金线主要在地面运行,部分经过人口稠密处的路段则架空或地底运行。绿线则与其他路面交通完全隔离,部分路段于世纪公路(I-105)的中央分隔带上运行,南部路段则架空运行。洛杉矶轻轨系统的载客量在全美轻轨系统中排行第三,周日平均载客量在2006年第二季度总共达137,700人次。此外,蓝线的载客量在全美轻轨路线中排行第二,周日平均载客量达80,000人次,仅次于波士顿的绿线(204,800人次;虽然波士顿绿线的服务范围较广)。一般而言,洛杉矶捷运营运时间为早上四点至半夜十二点,一周七天。某些的路段在午夜过后到早上五点之间提供有限的服务。在周五与周六晚上服务营运到约早上两点。早上两点到三点半间没有服务,跨年夜等特殊场合例外。 洛杉矶地铁红线及紫线工作日白天每10分钟一班列车(共线段每5分钟一班),夜晚每20分钟一班(共线段每10分钟一班)。周末白天10点之前每15-20分钟一班,10点后每12分钟一班(共线段每6分钟一班)。洛杉矶轻轨A线(蓝线)工作日早晚高峰发车间隔为6分钟,平峰12分钟。周六日白天间隔12分钟,早上八点前/晚上七点后间隔20分钟。洛杉矶轻轨E线(博览线)工作日早晚高峰发车间隔为6分钟,平峰12分钟。周六日白天间隔12分钟,早上八点前/晚上七点半后间隔20分钟。洛杉矶轻轨绿线工作日早晚高峰发车间隔为6分钟,平峰15分钟。周六日白天间隔15分钟,早上八点前/晚上八点后间隔20分钟。洛杉矶轻轨金线工作日早晚高峰发车间隔为8分钟,平峰12分钟。周六日白天间隔12分钟,早上七点前/晚上七点后间隔20分钟。洛杉矶捷运之票大多数采行荣誉制,轻轨车站之出入口,至少设有两台自动售票机,但没有任何人工或自动之验票系统。然而,捷运警察不定期在车站抽验。若乘客未先行购买车票,将可能面对最高美金$250之罚金与48小时之社区服务。以下之金额皆为美元(自2014年9月15日起)。洛杉矶捷运的储值卡称为TAP,可用于搭乘洛杉矶捷运铁路与公车,以及其他洛杉矶巴士系统,卡片售价2美元并可重复加值使用,可以于车站自动售票机买到。洛杉矶曾一度拥有全球最广泛的电车系统:太平洋电力铁路(Pacific Electric Railway)的“红色列车”曾于全长1770公里(1100英里)的轨道网上运行,每天提供2800班列车服务。另外,洛杉矶铁路(Los Angeles Railway)旗下的“黄色列车”也曾于市内及外围地区的多数主要街道上运行。两间公司提供的铁路服务于1930年代初期达至载客量最高峰;二战期间的载客量也曾回升。后来,由于汽车日渐普及,导致路面交通越来越繁忙,连带电车的行驶速度也越来越慢。另外,从1950年代起,中产阶级人士纷纷迁往市郊地带居住。这些市郊地带的发展密度较低,居民出入主要靠汽车代步,对外交通也主要依赖高速公路网。一系列因素带领下,公交系统的角色渐渐被公路网络取代。多数电力铁路营办商(包括太平洋电力铁路)都纷纷把旗下的电车服务转型为巴士服务;有些营办商更加倒闭。洛杉矶大都会交通运输局后来于1958年接管县内余下的客运铁路线,但这些铁路线也于数年内陆续停驶。最后一列红色列车和黄色列车分别于1961年和1963年停驶,为有接近90年历史的洛杉矶电车服务划上句号。经过多年争议后(其中一度考虑采用单轨技术),交通局于1980年代动工建造数条新铁路线。捷运蓝线于1990年启用,采用红色列车于1961年停驶后剩下的部分路段,更标志着铁路公交服务重返洛杉矶。计划更提及兴建全长50多英里的地下铁路线前往圣费朗度谷,帕萨迪纳和东洛杉矶,但在财务因素及政坛争坳下只建成其中的18英里。现时五条捷运线总共有118公里(73.1英里)的路轨;另外数项工程正在进行中。民间的铁路运输支持者亦提出过下列建议:

相关

  • 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英语:Ifosfamide,商品名Mitoxana、Ifex)是一种氮芥类烷化剂,被用于治疗癌症。 它有时候简称“IFO”。异环磷酰胺的结构与环磷酰胺十分类似,区别仅仅在于后者侧链氮原子
  • 湍流湍流(英语:turbulence),也称为紊流(大陆地区的旧称),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
  • 岸本忠三岸本忠三(日语:岸本 忠三/きしもと ただみつ Kishimoto Tadamitsu ?,1939年5月7日-),日本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第14任大阪大学校长,现任阪大名誉教授。
  • 诉诸后果诉诸后果(英语:appeal to consequences;拉丁语:argumentum ad consequentiam)是一种非形式谬误,主张由于某结果是好的,因此它是对的;或某结果是坏的,因此是这件事是错的。此与一厢情
  • 催乳素受体催乳素受体(英语:prolactin receptor)由染色体5p13-14区段的基因编码,作为一种跨膜受体(英语:Cell surface receptor)与催乳素相互作用。它包括一个胞外区以结合催乳素,一个跨膜区,以
  • 杨祥发杨祥发(英语:Shang Fa Yang,1932年11月10日-2007年2月12日),台湾科学家,沃尔夫农业奖得主。杨祥发是国立台湾大学农化学士(1956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生化博士(1962年)、加州大学戴维斯
  • 朱祐槟益端王朱祐槟(1479年1月26日-1539年10月5日),明宪宗第六子、母庄懿德妃张氏。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正月初四日,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受封益王。弘治八年(1495年)就藩建昌府(今江西省抚
  • 活化活化 (Activation),在化学/生化学中通常指使某物准备好或进入激发的状态,以利于进行后续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上,活化是指一个分子可逆性地跃迁/过渡,成为更具有进行某特定化学
  • 酸浆酸浆(Physalis alkekengi),是茄科酸浆属植物,果实可食用,别名红姑娘、挂金灯、金灯、锦灯笼、泡泡草等。在中国北方,菇蔫儿、姑娘儿、菇茑、鬼灯球等名通常是对酸浆、毛酸浆(色黄味
  • 西伯利亚语支西伯利亚语支又名东北突厥语支,是突厥语族六个主要语支的其中一个。以下表格列出本语支的组成语言,乃基于Lars Johanson在1998年的出版作出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