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眼齿鸟
✍ dations ◷ 2025-08-10 19:12:53 #眼齿鸟
眼齿鸟属(学名:Oculudentavis)是蜥形纲已灭绝的一属,目前分类地位有巨大争议,作为发现者的邢立达、邹晶梅等学者主张其属于鸟翼类(广义上的鸟类),若干其他学者已非正式地提出了质疑,主张这更有可能是一种蜥蜴的化石。
该属只有一个物种,即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是从保存在缅甸琥珀中的完整头骨中得知。头骨的长度只有1.4厘米(1.55英寸),表明眼齿鸟可能是已知的最小的中生代恐龙,大小接近现代蜂鸟。它有着细长的口鼻和球形的颅骨顶部,以及一排23齿的齿列。眼眶(英语:Orbit (anatomy))非常大,并具有由不寻常的匙形巩膜小骨形成的厚实的巩膜环(英语:sclerotic ring),这表明它可能是昼行性动物,大部分时间在白天活动。向外倾斜的颧骨,向侧面凸出的眼睛,表明它不具备双眼视觉。锋利的牙齿、粗糙的口部外皮、高的下颌冠状突(英语:Coronoid process of the mandible)和强健的、不灵活的头骨,表明它可能有相对较强的咬合力,并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与其他中生代鸟类相比,眼齿鸟具有一系列类祖征(英语:Plesiomorphy and symplesiomorphy)(“原始特征”)和先进特征。例如,它保留了分离的额骨、顶骨、眶后骨(英语:Postorbital bone)和鳞状骨(英语:Squamosal bone),在现代鸟类的身体结构中,这些骨融合在一起或消失。大量的的齿列也类似于非鸟类兽脚亚目动物。另一方面,眶前窗(英语:Antorbital fenestra)与眼眶融合,而吻部的骨骼拉长并融合。这些特征在现代鸟类中更为常见。邢立达认为,系统发育分析支持眼齿鸟在鸟翼类中的基础的位置,这种生物只是比始祖鸟等动物稍微接近现代鸟类。这表明在晚侏罗世和白垩纪中期之间存在着大约5000万年的幽灵谱系(英语:Ghost lineage)。系统发生树显示它也有可能是一种反鸟类,就像其他保存在缅甸琥珀中的“鸟类”一样。邢立达也在论文中承认其具有蜥蜴的特征,如齿列中含有端生齿(英语:arcrodont)或侧生齿(英语:pleurodont)和巩膜小骨呈匙形等特征,对恐龙类整体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在现代蜥蜴中却很常见。他表示,由于眼齿鸟的小尺寸引起的特殊化导致难以对其分类做出精确的结论,并在论文最后承认,新的研究极有可能将其观点推翻。论文发表后,来自中国科学院及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学者撰写了非正式的评论,对原始论文提出了批评,依据眶前孔的缺失、侧生齿和端生齿、方轭骨、巩膜骨、牙齿数量、体型大小、没有羽毛等特点,认为眼齿“鸟”应该是一种蜥蜴,还对原始论文提出了方法学上的批评。邢立达在微博上回应称,希望通过学术途径解决争议。
相关
- 类固醇甾体(英语:steroid)是属于脂类的一类,特征是有一个四环的母核。所有甾体都是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路径所衍生的。不同的甾体在其附在环上的官能团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结构都是有一个
- 层状鱼鳞癣 2层状鱼鳞癣 (自体隐性遗传)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皮肤角质化不良,角质会增厚及局部角化不全。皮肤亦因不正常的角质而缺乏防水功能。此遗传病的发生率由500000至600000分之1。
- 联邦调查局联邦调查局(英语: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联调局(FBI),前身是调查局(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BOI),是美国司法部的主要执法、情报机构及调查单位,也是美国联邦政府最
- 蓖麻毒蛋白结构 / ECOD结构 / ECOD蓖麻毒蛋白(英语:Ricin)是从蓖麻籽中所萃取出来的一种毒性蛋白质,几乎对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杀伤作用。蓖麻毒蛋白的纯品是一种白色粉末或结晶体,无味,可
- 形式逻辑逻辑(古希腊语:λογική;德语:Logik;法语:logique;英语:logic;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logica),又称理则、论理、推理、推论,是对有效推论的哲学研究。逻辑被使用在大部分的
- 硅化木硅化木,又称木变石,是远古树木的遗骸经过长期的化学元素替换过程(特指硅化过程)而形成的化石。生物以木质树的植物形式在地球上出现已久,遍及世界各角落,在世界六大陆都能发现。其
- 海军教育训练暨准则发展指挥部海军教育训练暨准则发展指挥部,简称海军教准部,为中华民国海军最高教育训练机关,为国防部海军司令部下辖机关,成立于1948年(民国37年)。使命为落实“训练基础、精练组合、验证联合
- 梵行梵行(梵语:ब्रह्मचर्य,转写:Brahmacaryā,巴利语:brahmacariya),又译为净行,本义是清净的行为、值得称赞的行为,最早源自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梵天信仰,在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中将修
- 秽多秽多(日语:穢多/えた〔ゑた〕)乃是日本中世纪时代两种部落民之一,受到日本佛教与神道中“污秽”观念影响,对于“较污秽的工作”、“较污秽的人(罪人)维生的行业”的称呼。秽多的起源
- 恩贾梅纳坐标:12°06′43″N 15°02′06″E / 12.112°N 15.035°E / 12.112; 15.035恩贾梅纳(法语:N'Djaména,阿拉伯语:أنجمينا),乍得首都,位于该国西部沙里河畔,与喀麦隆库塞里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