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特斯三世

✍ dations ◷ 2025-07-04 11:32:29 #弗拉特斯三世

弗拉特斯三世(?-前57年,安息语:����,古希腊语:Φραάτης),是自公元前69年至公元前57年的安息帝国王中之王。他是其前任安息帝国国王萨纳特鲁斯(英语:Sinatruces of Parthia)的儿子和继承人。

在弗拉特斯三世继位时,安息帝国不复为古代近东的主要政治力量:安息帝国的邻国亚美尼亚王国的国王提格兰二世与其盟友本都王国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的力量比起弗拉特斯三世更为优胜。因此,弗拉特斯三世在位期间努力尝试将安息帝国的地位回复至如以前般高。此时,安息帝国西部战争频发。提格兰二世与米特里达梯六世游说弗拉特斯三世参与他们对抗罗马共和国的战争,而罗马共和国也在同时游说弗拉特斯三世在战争中加入其阵营。弗拉特斯三世似乎有同时向双方许诺,但他仍然没有主动参与战争。他等待战争的结果,并打算在合适的时机让安息帝国从中渔人得利。

在前65年,弗拉特斯三世与其新女婿小提格兰(英语:Tigranes the Younger)(提格兰二世之子)对亚美尼亚进行远征。远征行动原本是成功的,然而因在阿塔克萨塔(英语:Artaxata)长期受困而遭停顿。弗拉特斯三世因此将远征队伍交给小提格兰,并派了一些安息帝国士兵给小提格兰,以增强小提格兰的实力。小提格兰最终被其父王提格兰二世打败,然而这让小提格兰抛弃弗拉特斯三世,并改为投靠罗马共和国将军格奈乌斯·庞培。提格兰二世很快就对罗马共和国表示臣服,使其得以继续保有王位。罗马共和国于是指定小提格兰为索菲尼王国的统治者。然而,小提格兰很快就和庞培决裂,并被送到罗马、沦为阶下囚。弗拉特斯三世虽然对此表示异议,但仍无济于事。

大约在同年后期,弗拉特斯三世在提格兰二世手上夺回阿迪亚波纳、戈尔杜艾内(英语:Corduene)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然而,在罗马共和国将军奥卢斯·加比尼乌斯和卢基乌斯·阿弗拉尼乌斯(英语:Lucius Afranius (consul))发动的一次远至底格里斯河的攻击中,弗拉特斯三世失去了戈尔杜艾内,而戈尔杜艾内则被罗马共和国归还予提格兰二世。在前64年初,当庞培正专注于其对米特里达梯六世的远征时,弗拉特斯三世再度入侵亚美尼亚,并最终与庞培和提格兰二世达成协议:美索不达米亚与阿迪亚波纳为安息帝国领土,而戈尔杜艾内则为罗马共和国领土。此外,弗拉特斯三世也与提格兰二世签订了和平条约。

约前57年,弗拉特斯三世被其子米特里达梯四世及奥罗德斯二世所弑(英语:Patricide),其中米特里达梯四世继承了王位。不久以后,米特里达梯四世与奥罗德斯二世之间爆发了内战,而奥罗德斯二世在内战中获得胜利。

“弗拉特斯”一词在安息语原文中为“����”,而该词源自古伊朗语中意解“获得”的词语“*Frahāta-”,希腊化后作“Φραάτης”,而该词在现代波斯语中则作“فرهاد‎”。

弗拉特斯三世是其前任安息帝国国王萨纳特鲁斯的儿子,而萨纳特鲁斯则可能是安息帝国王中之王米特里达梯一世之子。萨纳特鲁斯所开创的安息帝国阿萨希德王朝的分支被现代历史学家马雷克·扬·奥尔布里希特(Marek Jan Olbrycht)称为“萨纳特鲁希德王朝”,而此分支在前78年或前77年开始统治安息帝国,直至公元12年。在安息帝国王中之王米特里达梯二世(英语:Mithridates II of Parthia)驾崩后,安息帝国陷入动荡并开始衰落:安息帝国的王权下滑,而安息帝国的领土则不断割予邻国。阿尔塔克夏王朝的亚美尼亚国王提格兰二世趁安息帝国处于弱势时重夺其先前割让予米特里达梯二世治下的安息帝国的“七十谷”。提格兰二世其后更征服了阿特罗帕特尼、戈尔杜艾内、阿迪亚波纳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安息帝国领地。提格兰二世亦向其他王国发动战争,并吞并了叙利亚、奇里乞亚及柯里叙利亚。

在弗拉特斯三世在前69年继位时,安息帝国不复为古代近东的主要政治力量:安息帝国的邻国亚美尼亚王国的国王提格兰二世与其盟友本都王国国王米特里达梯六世的力量比起弗拉特斯三世更为优胜。然而,局势也开始转变:在同年,罗马帝国将领卢库鲁斯将提格兰二世赶出叙利亚和奇里乞亚,并迫使后者撤回亚美尼亚,而米特里达梯六世也随提格兰二世逃走。卢库鲁斯随即进军到亚美尼亚,而其此次行动也同样成功,使提格兰二世与米特里达梯六世被迫退走至亚美尼亚北部。两人在该地请求弗拉特斯三世援助他们,并承诺在事后将安息帝国的失土戈尔杜艾内、阿迪亚波纳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交还安息帝国。

这并非提格兰二世与米特里达梯六世两人首次请求安息帝国加入其阵营。在前72年,米特里达梯六世就曾经请求弗拉特斯三世的父王萨纳特鲁斯加入其阵营,惟萨纳特鲁斯拒绝,并选择保持中立。同时,弗拉特斯三世与卢库鲁斯过从甚密,卢库鲁斯更提议让罗马共和国与安息帝国结盟,而他似乎也保证他会承认安息帝国对提格兰二世的一切声索。虽然卢库鲁斯对提格兰二世与米特里达梯六世的战争在一开始非常顺利,但提格兰二世与米特里达梯六世的军队仍然对罗马共和国构成威胁,并仍然具有击退卢库鲁斯的实力。弗拉特斯三世似乎有同时向双方许诺,但他仍然没有主动参与战争。他等待战争的结果,并打算在合适的时机让安息帝国从中渔人得利。

前66年,弗拉特斯三世与卢库鲁斯的后继者格奈乌斯·庞培进行谈判,而庞培有可能在谈判中提出让罗马共和国承认安息帝国拥有美索不达米亚、阿迪亚波纳和戈尔杜艾内的主权,以换取安息帝国对罗马共和国的军事援助。大约在同一时间,提格兰二世的同名儿子兼储君小提格兰与其父王失和,并逃往弗拉特斯三世的宫廷。小提格兰同意协助弗拉特斯三世夺取亚美尼亚王位,以娶得弗拉特斯三世之女。小提格兰在前66年或前65年正式迎娶弗拉特斯三世之女,这段婚姻让弗拉特斯三世得以干涉亚美尼亚的事务,而这包括防止庞培将安息帝国的利益置于险境。弗拉特斯三世与小提格兰随即对亚美尼亚进行远征。远征行动原本是成功的,然而因在阿塔克萨塔长期受困而遭停顿。弗拉特斯三世因此将远征队伍交给小提格兰,并派了一些安息帝国士兵给小提格兰,以增强小提格兰的实力。小提格兰最终被其父王打败,然而这让小提格兰抛弃弗拉特斯三世,并改为投靠庞培。提格兰二世很快就对罗马共和国表示臣服,而庞培则容许其继续保有王位。罗马共和国于是指定小提格兰为索菲尼王国的统治者,并保证其能在其父王驾崩后继承其父王的王位。

然而,小提格兰在一段短时间的统治后就被送到罗马,并沦为阶下囚。小提格兰沦为阶下囚的背后原因至今仍有争议。根据拉希姆·M·沙耶甘(Rahim M. Shayegan)的说法,小提格兰仍然是弗拉特斯三世的盟友,并仍然图谋推翻其父王,因此沦为阶下囚,然而根据米哈乌·马尔恰克(Michał Marciak)的说法,小提格兰因与庞培对于索菲尼王国国库事务存在争执而沦为阶下囚。前65年春,弗拉特斯三世就其女婿被囚禁一事表示异议,但无济于事。大约在同年后期,弗拉特斯三世在提格兰二世手上夺回阿迪亚波纳、戈尔杜艾内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然而,在罗马共和国将军奥卢斯·加比尼乌斯和卢基乌斯·阿弗拉尼乌斯发动的一次远至底格里斯河的攻击中,弗拉特斯三世失去了戈尔杜艾内,而戈尔杜艾内则被罗马共和国归还予提格兰二世。

弗拉特斯三世就此事第二度表示异议,但亦无济于事。当罗马共和国在前65年或前64年冬撤军,而庞培重启对米特里达梯六世的战争时,弗拉特斯三世乘机在前64年初再度入侵亚美尼亚。弗拉特斯三世最终与庞培和提格兰二世达成协议:美索不达米亚与阿迪亚波纳为安息帝国领土,而戈尔杜艾内则为罗马共和国领土。此外,弗拉特斯三世也与提格兰二世签订了和平条约。

弗拉特斯三世是倒数第二位在其硬币(英语:Parthian coinage)上铸有“王、神”头衔的安息帝国君主。该头衔由米特里达梯一世开始使用,惟在安息帝国君主中并不普遍,而最后一位使用该头衔的安息帝国君主是米特里达梯四世。弗拉特斯三世使用的其他头衔包括“神显者”、“父为神者”和“出身高贵者”。根据现代历史学家爱德华·丹布罗瓦(Edward Dąbrowa)的说法,此等头衔被安息帝国君主“以其与神圣的祖先的亲密关系,或其自身的神圣地位”用作支持其对王位的主张。也同时使用“王中之王”与“大王(英语:Great king)”的头衔。与其他安息帝国君主一样,弗拉特斯三世也采用了安息帝国开国君主阿尔沙克一世的名讳“阿尔沙克(英语:Arsaces)”作为其头衔。阿尔沙克一世因其成就而受赞誉,而其名讳“阿尔沙克”也因而成为安息帝国君主的皇家荣誉。

在弗拉特斯三世在位期间铸造的硬币的正面,弗拉特斯三世会戴上两种头饰:有一列成年雄鹿装饰的波斯王冕(英语:Tiara),以及基于希腊式带状王冠(英语:Diadem)衍生的特有带状王冠。在弗拉特斯三世驾崩后,波斯王冕在好一段时间内不再出现于安息帝国硬币上。弗拉特斯三世在位期间铸造的硬币也影响了其附庸国波西斯(英语:Persis):其国王帕科一世(英语:Pakor I)在其在位期间铸造的硬币的正面上的发型与弗拉特斯三世在位期间铸造的硬币的正面上的发型相同。

弗拉特斯三世在位期间铸造的四德拉克马硬币的背面则铸有传统的坐着的弓箭手图案的衍生版本:弓箭手不再穿有袖大衣,而是穿着与硬币正面上弗拉特斯三世所穿的开领长袍。根据现代历史学家韦斯达·沙科什·柯提斯(Vesta Sarkhosh Curtis)的说法,“硬币的背面上的弓箭手在现在很明确地与在硬币正面上的国王为同一人”。硬币上的弓箭手的手上也多了一头类近古希腊宗教中宙斯神的老鹰的鸟。在安息帝国时代,伊朗人以希腊化的方式描绘国内神圣人物的形象,因此该鸟可以与《波斯古经》中的乌鲁斯拉格纳神相联系。

约前57年,弗拉特斯三世被其子米特里达梯四世及奥罗德斯二世所弑。奥罗德斯二世起初支持其长兄米特里达梯四世,但最终与米特里达梯四世爆发内战。在苏伦家族(英语:House of Suren)的支持下,奥罗德斯二世打败了米特里达梯四世,并在前55年成为安息帝国的唯一统治者。

弗拉特斯三世是自米特里达梯二世于前91年驾崩后,首位努力尝试将安息帝国的地位回复至如以前般高的安息帝国君主,而弗拉特斯三世的尝试在其在位的大部分时间持续。他在收复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和阿迪亚波纳等失地的努力中取得局部成功。他对亚美尼亚的图谋没有成功,而其子奥罗德斯二世则在前55年提格兰二世驾崩、提格兰二世之子阿尔塔瓦兹德二世继位后延续其父王对亚美尼亚的图谋。

弗拉特斯三世的妻子在巴比伦碑上有所记载,列举如下:

相关

  •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 thermophilus (Orla-Jensen, 1919) Farrow et Collins 1984嗜热链球菌(拉丁学名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同型发酵(homo
  • 严可均严可均(1762年-1843年),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现浙江湖州)人,清代学者。嘉庆五年(1800年)以宛平籍举人,曾替姚文田、孙星衍校书,辑校《平津馆金石萃编》。道光二年(1822年)官建德县教谕,“
  • 东条英机东条英机(旧字体:東條 英機;新字体:東条 英機; Tōjō Hideki 帮助·信息。1884年7月30日(户籍上12月30日)-1948年12月23日),是一名大日本帝国陆军大将、大政翼赞会总裁,并在1941年10
  • 反式剪接反式剪接指的是两条不同的mRNA的外显子连接到一起。与正常的顺式剪接不同,这里的两段外显子是来自不同的RNA的,但却可能来自同一基因。“经典”反式剪接见于锥虫和线虫,近期在
  • M79榴弹发射器M79榴弹发射器(英文的别名有“Thump-Gun”、“Thumper”和“Blooper”)首次在越战中崭露头角。它有着大型膛室的设计,与一些大口径的截短型霰弹枪在外型上十分相似。它能够发射
  • EIF2BeIF2B(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B,真核起始因子2B)是一种参与真核翻译起始的重要的蛋白质,也是一种鸟苷酸交换因子。其作用是在翻译起始过程中,将eIF2上结合的GDP(eIF2·GDP
  • 复合跳Paradiddle-diddle意为“交替重复-再重复”,是鼓乐的基本技法,Para是左右交替,diddle是重复,加多一个diddle表示再重复,这组合可产生成一种六连音的打击音效。标准模式:RLRRLL 或
  • 圣约瑟夫大学圣约瑟夫大学(Saint Joseph's University,简写:SJU或St. Joe's)是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隶属于耶稣会,成立于1851年, 原称圣约瑟夫学院(Saint Joseph's C
  • 玛希莱玛希莱(阿美语:Maslai no tsidal),是台湾阿美族神话中的一名神祇,为巫师的祖神之一。玛希莱的意思来自于“松弛、解脱(Sray)”,是神族系谱中的第三代神灵,她的父亲是天空神阿拉扬(Aray
  • 1981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全斗焕民主正义党全斗焕民主正义党1981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于是年2月25日举行,这是全斗焕政权下所颁布的1980年新宪法实行期间,唯一的一次总统间接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