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钟经

✍ dations ◷ 2025-02-24 01:09:01 #天主教祷词,圣母玛利亚

《三钟经》(拉丁语:)原意为天使,为记述圣母领报及基督降生的天主教经文。

《三钟经》的格式类似日课。诵念完《三钟经》后,习惯诵念《圣三光荣经》。《三钟经》是默想耶稣基督降生成人奥迹的经文,它包括三节《圣经》,且每节后加念一遍《圣母经》。由于诵念《三钟经》是在早上六时、中午十二时及下午六时,教堂会鸣钟以提醒信友祈祷,故得其名为“三钟经”。每逢教宗举行公开接见活动,教宗都会在圣伯多禄广场与信众一同诵念。

此经文始于1269年的方济各会修院,起初仅限于早上诵念。方济各会劝导信友们在晨钟敲响时默想耶稣诞生的奥迹。黎华的波文星会士(Bovensin of Riva;1260年至1315年)又在米兰及其附近将此经文规定在晚上诵念。不久,《三钟经》传遍欧洲各地。

居于法国阿维尼翁的教宗若望二十二世(1316年至1334年期间在位)于1318年10月13日正式批准可在晚上念《三钟经》。据传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在这一天晚上撰写他的名著《神曲炼狱篇》,书中即提及此事。

而在中午念《三钟经》的习惯可视为始于教宗加理多三世(1455年至1458年期间在位)时期,加理多三世于1456年规定在午时诵念《三钟经》及三遍圣母经,为十字军胜利祈祷,自此《三钟经》正式形成。法王路易十一(1423年-1483年)命令全国的信众于中午敲钟时诵念《三钟经》,而他每次听到钟声时,便下马跪地诵念。

教宗本笃十三世(1724年至1730年期间在位)在教会传统之基础上再次强调《三钟经》的意义,同时又规定在复活期内以《天皇后喜乐经(英语:Regina caeli)》)代替《三钟经》。教宗保禄六世(1963年至1978年期间在位)在《圣母敬礼(英语:Marialis Cultus)》宗座劝谕中强调《三钟经》的价值,阐明此经文包括一个简单的架构,如天使报喜,圣母的回应,同时它乃基于《圣经》,即包括圣路加和圣若望福音所记载的,让人们默想耶稣降生成人,其苦难圣死和复活的奥迹。

相关

  •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Fast breeder reactor),或称快中子滋生反应堆、快滋生反应堆、快堆等,是一种核子反应器,核燃料和一颗快中子在核分裂后产生更多的中子,且利用增殖性材料吸收快中
  • 墨西拿墨西拿(意大利语:Messina)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第三大的城市,也是墨西拿省的首府。墨西拿在西西里岛的东北角,正对墨西拿海峡。墨西拿为古代来自希腊麦西尼亚的殖民者于公元前8世记
  • 初级医疗初级医疗(Primary care)也称为基础医疗,是医疗人员(英语:health care provider)日常提供的医疗。在医疗系统中,初级医疗提供者多半也是第一者接触病人的人,并且提供后续主要的医疗护
  • 冈比亚疟蚊冈比亚疟蚊(学名:Anopheles gambiae)是疟蚊属下的一个隐存种,至少包含7种型态上无法区分的物种。该隐存种于1960年代确认出来,包含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当地传播疟疾的大多数病媒蚊种
  • 伦道夫县兰道夫县(Randolph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南部的一个县。面积1,116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7,791人。县治卡斯伯特(Cuthbert)。成立于1828年12月20
  • 异麦芽酮糖醇异麦芽酮糖醇(英语:Isomalt)又称巴糖醇,属于二糖醇,因其类似糖的物理性质,可作为一种甜味剂添加在食品中。1960年代被发现,从80年代至今广泛的在世界超过70个国家使用。异麦芽酮糖
  • 神德王后神德王后(韩语:신덕왕후;1356年7月12日-1396年9月15日)康氏,朝鲜太祖正妃,本贯谷山,是高丽判三司事、象山府院君康允成和晋山府夫人姜氏的女儿。高丽时,为太祖的京妻,太祖即位后封为显
  • 血液制剂血品(blood product)是指由人类血液为原料制备,用在医疗用的制品。血品包括:全血、血液中的各成分、血浆制品。目前在输血医学(英语:transfusion medicine)上不常直接使用全血。血
  • 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英语: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孟加拉语:আন্দামান ও নিকোবর দ্বীপপুঞ্জ;泰米尔语:அந்தமான் நிக்கோபார் தீ
  • 夏洛特阿马利亚夏洛特阿马利亚(Charlotte Amalie)是美属维尔京群岛的首府和最大的城市,人口约为19000人。位于圣托马斯岛南岸。始建于1672年,城市得名于丹麦皇后黑森-卡塞尔的夏洛特·阿马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