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

✍ dations ◷ 2025-11-14 21:43:24 #洞天
洞天,中国道教传说中的仙境,位于山岳之内,有洞穴与山外相通,当中有日月照明、草木鸟兽、仙人城市,景象与世间相似,各有地道相连。道士修道精诚,或可进入洞天,得以登仙度世,亦偶有凡人误入其中。洞天传说形成于晋代,有十大洞天及三十六小洞天之说,影响了中国文学作品,启发志怪小说有关游历仙境的故事。洞天位于山中空虚之处:193,其想象可能源自石灰岩地质溶洞的奇特景观,基本概念可见于汉代纬书:355、351,当中记述名山之间各有洞穴相通。洞天内有日月照明:352、354,昼夜交替,“日月分精照之”,与山外之天相似,自成一时空世界:53,有树林和珍禽异兽,宛如仙境:354。洞天中世代和时间转瞬即逝:53,身处其中,日月可能甚为短暂,但人间同时已经过几百年:376。地道接通各地洞天,神仙可来往其中,缩短两地的距离:53、69。在洞天修道,是登仙捷径:218,道士要进入洞天,须诚心诚意,预先斋戒。一些修道之士因有仙缘,进入洞天获得道术或经诀,得以悟道度世;也有些人因采药、斩柴或游山而误入洞天之中:361、351,当中景象或与俗世相似,人们进入后可能全然不觉。洞天里的仙官掌管生人的生籍和死籍:66、64,当中仙人较天庭中的仙官更逍遥自在,不受拘束:384。洞天传说乃道教探求乐园的神话,符合六朝时江南士人的乱世期望:191,是人们心中不可征服的避难所,反映人们对幸福天堂的强烈渴望:202、195。晋代《灵宝五符经》详述游历洞天的故事:160:夏禹治水时,获神灵赐予仙经《灵宝五符》,得以治理洪水,大功告成后,藏《灵宝五符》于太湖洞庭岛下林屋洞天中。孔子时,龙威丈人在黑暗迷宫中跋涉过千里,抵达一座光亮朗焕的城市,终于发现《灵宝五符》:641。4世纪时,洞天的概念详载于《茅君传》等上清经,三十六洞天及十大洞天传说先后出现,谓五岳及各大名山皆有洞天,茅山下的金坛洞天被视最神圣的洞天之一:58-59、61。上清经认为道士勤于修练瞑想法,才能进入洞天:190。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和杜光庭使洞天理论系统化,司马承祯《天宫地府图》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都列出十大洞天及三十六小洞天:58、55。受洞天传说影响,道教视名山洞穴为举行斋醮等仪式的最佳地点,唐朝进行“投山水龙简”的仪式,为皇帝及皇室祈福,把刻有祝文的铜版投入名山洞穴中:60-61。洞天传说影响了文学作品。柏夷(Stephen Bokenkamp)认为,《灵宝五符经》所记洞天故事,启发陶潜撰写〈桃花源记〉:173、160。两者情节相似,深入洞穴都始于寻找流水源头,入口既窄且暗,然后豁然开朗,到达人们聚居之处;回到世间后向官员报告其事,而洞天和桃花源对凡人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164。晚唐皮日休曾造访洞庭山洞穴,写下〈太湖诗〉:“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173-174其〈入林屋洞〉诗亦强调洞天奇景:361。志怪小说发挥洞天传说的主题,往往讲述一个人无意中闯入洞天,却因眷恋尘世,或厌倦极乐而暂时返回人世间,之后就永远失去天堂:65-66。刘义庆《幽明录》讲述,黄原打猎时误入穴中,进入洞中世界,与洞中女子妙音结婚,最后思归辞别:378。王嘉《拾遗记》记述采药者进入洞庭山洞天:195。9世纪郑还古《博异志》记载一人凿井时,听到地下传出鸡犬雀鸟之声,深入穴内探查,发现光彩流离的仙境,“乃别一天地日月世界”:65。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讲述蜀氏进入白鹿山洞天:195,又记前秦人李班因山洞中流出的溪水常有瓜果树叶,深入洞穴考察,发现原来是神仙所居的山洞:67。

相关

  • 马扎然儒勒·马扎然(法语:Jules Mazarin)出生时姓名朱里欧·莱蒙多·马萨里诺(法语:Giulio Raimondo Mazzarino;1602年7月14日-1661年3月9日),又译儒勒·马萨林,法国外交家、政治家,法国国王
  • 齐格蒙·鲍曼齐格蒙·鲍曼(波兰语:Zygmunt Bauman,1925年11月19日-2017年1月9日),波兰社会学家。1971年因波兰反犹主义被迫离国前往英国定居,成为英国利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鲍曼因将现代性、大
  • 杨国桢杨国桢(1938年3月14日-),生于湖南湘潭,籍贯江苏无锡,中国光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系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
  • 政府间主义政府间主义(Intergovernmentalism)是一个国际法和政治学概念,指在国际组织中以政府之间的合作为主导的思想。采用政府间主义的例子有联合国,此外欧洲联盟也部分使用政府间主义思
  • 宙克西斯宙克西斯(英语:Zeuxis),约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赫拉克勒斯城(意大利)的画师之一。公元前430年至公元前390年为其创作时期,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移居雅典,多次受托作画。后至马其顿的
  • 摩伦汗摩伦汗(蒙古语:Молон хаан,1437年-1466年),名为脱古思猛可,鞑靼君主,第30代蒙古大汗。脱脱不花的长子,1465年,脱古思猛可继承了弟弟马儿古儿吉思的汗位。然而,他像他弟弟一样
  • 史汀生中心史汀生中心(英语:The Stimson Center)以美国政治家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命名,是一个非营利、非党派,使用分析与对外服务促进国际和平安全的智库,由Barry Blechman与Michael Krepon
  • 南圣盖博南圣盖博(英语:South San Gabriel)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人口普查指定地区。南圣盖博的座标为34°02′57″N 118°05′43″W / 34.04917°N 118.09528°W / 34.
  • 巴瑶族巴乔人(英语:Bajau、/ˈbɑːdʒaʊ, ˈbæ-/)也作巴瑶族,是东南亚的一个民族,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一带,多以潜水、捕鱼为生,常被称谓“海上吉普赛人”,也
  • 喀拉喀托火山喀拉喀托火山(印尼语:Krakatau)位于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中,又名拉卡塔岛(印尼语:Rakata)。它是一座活火山,原高813米,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地喷发,最著名的一次是1883年等级为VEI-6的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