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摩拉维亚教会
✍ dations ◷ 2025-04-25 11:16:48 #摩拉维亚教会
摩拉维亚弟兄会(或译作莫拉维亚弟兄会)是一个西方基督教新教教派,14世纪末起源于波西米亚(今捷克),正式名称为弟兄合一会(Unitas Fratrum,与德克萨斯州的Unity of the Brethren不同),有时称为波西米亚弟兄会。摩拉维亚弟兄会起源于14世纪末的扬·胡斯运动,胡斯反对罗马天主教的一些实行,希望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的教会回到初期教会的做法:圣餐中使用当地语言,平民信徒同领饼和酒,以及摒弃炼狱的思想。这个运动得到王室的支持,但最终在罗马教廷的权威下屈服。胡斯被处以火刑。1457年,他的追随者在Kunvald组织了波西米亚弟兄会。他们在马丁·路德之前一百年已经开始反对罗马天主教。1618年以后,由于反宗教改革而引发第二次布拉格抛窗事件,随后造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二世与当地新教领主的冲突,进而引发三十年战争的波西米亚阶段。白山战役后,先前支持他们的当地贵族被处决或驱逐,由亲天主教的领主所取代,弟兄会被迫转入地下,散布到低地国家,主教夸美纽斯在那里尝试指导一次复兴。残余的最大的一个波西米亚弟兄会位于波兰的莱什诺(德语: Lissa) ,那里在历史上与捷克联系密切,在摩拉维亚还有一些孤立的小团体。1722年,已经在地下状态中在摩拉维亚生存了100多年的波西米亚弟兄会的一个小团体来到了乐于帮助穷人的德国虔信派贵族新生铎夫在德国东部的土地,得到同意在那里定居,在距离Berthelsdorf3公里处建立了一个村庄,名为“主护村”(Herrnhut)。后来也有路德会、浸信会、和其他宗会来避难的人。在1727年他们由于宗教方面的争执分裂为对立的派别,但是在1727年8月13日,主护村的居民们在祷告之后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改变,学习彼此相爱,他们归因于圣灵的浇灌,类似于使徒行传中记载的五旬节的经历。此后主护村迅速成长为18世纪基督徒复兴运动的中心:全世界现有信徒大约825,000人。摩拉维亚弟兄会仍然热心于传教,例如在加勒比地区。在德国的摩拉维亚弟兄会,中心仍然位于主护村,在教育和社会工作方面仍很活跃。在美国的摩拉维亚弟兄会主办摩拉维亚学院和神学院。现在世界上摩拉维亚弟兄会最大的集中地位于坦桑尼亚。摩拉维亚弟兄会的格言:在南亚地区的教会,还在不列颠教省的监管之下。
相关
- IbalizumabIbalizumab,是一种非免疫抑制性的单克隆抗体,属于融合抑制剂类靶向药物。本品会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主要受体CD4结合,进而抑制病毒进入细胞。Ibalizumab为一种非免疫抑制性
-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又名血红蛋白含量(,简写Hb),指每升全血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单位为g/L。血红蛋白为血液携带氧气的运载工具,故此值可用于衡量贫血的程度。因年龄和性别而异:见
- 声调音位声调轮廓(tone contour)或语调轮廓、声调符号,其意思是指在一种声调语言中,音节的音高如何因为声调之不同而改变。轮廓通常以两个或三个数字表示,或者可以用象形图显示。汉语是声
- 知识表示知识表示法(知识重呈/知识表现) 是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共同存在的问题。在认知科学里,它关系到人类如何储存和处理资料。在人工智能里,其主要目标为储存知识,让程式能够处
- 佩德森查尔斯·约翰·佩德森(Charles John Pedersen,1904年10月3日-1989年10月26日),具有挪威、日本血统的美国化学家,因对冠醚合成的研究而与唐纳德·克拉姆、让-马里·莱恩共同获得198
- UOsub4/sub过氧化铀(UO4·nH2O) 是一种浅黄色, 可溶解的氧化铀。它被发现在浓缩铀一个阶段的核燃料循环,那时是粗制铀准备通过在地浸和树脂离子交换系统的时候。 这种化合物,也可以表达
- 杨焕明杨焕明(1952年10月6日-),中国基因组学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现任华大基因理事长。1952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1975年至1978年,就读于杭州大学生物系。1978年
- 黑斑黄褐斑(Melasma,chloasma faciei:854),又称肝斑、黑斑、黑皮病,是一种皮肤颜色变深为黄褐色的疾病,发生在孕妇身上时候被称为妊娠面斑(mask of pregnancy)。黄褐斑通常被认为是日晒
- 张国立张国立(1955年3月26日-),生于台北,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毕业,精通多国语言,以及历史、军事、体育,对各式新型武器之研究尤其透彻。曾任《时报周刊》社长兼总编辑,并著有多部作品。200
- 全内反射全内反射(英语: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又称全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经过两个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部分的光线会于介质的界面被折射,其余的则被反射。但是,当入射角比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