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银圆

✍ dations ◷ 2025-04-03 21:41:53 #西班牙银圆
西班牙银圆(西班牙语:El Real de a 8,即西班牙银元,在中国又称本洋、双柱、柱洋、佛洋、佛头、佛银、佛头银等,是一种银质硬币,直径约38毫米,价值8个西班牙雷亚尔,此银圆透过国际贸易,流行极广。西班牙帝国开始铸造此银币,是始于1497年的一次货币改革。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与德意志地区的塔勒挂钩。西班牙银圆的重量、成色由国王天主教腓迪南定下,当时每枚银币之标准重量为27.468克,成色93.055%,即含银25.56克。后改为成色90.2%,即含银24.76克。在英国殖民时的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殖民地, 英国政府输入了西班牙银元, 并在每枚中央各穿一个大洞,就造出了一种新式的澳大利亚通货,类似于中国人用的孔方钱。1792年,美元采用了金银复本位制,一美元折合24.057克纯银或1.6038克纯金,而一美元价值的24.057克银,即大约相等于一枚西班牙银圆。因当年美国政府甚少铸造1美元硬币,美国各官、私银行亦多以西班牙银圆作储备,在南北战争前,西班牙银圆一直是美国主要流通的法偿货币之一。因为西班牙银元广泛适用于欧、美、远东,它在18世纪末成为史上第一种国际通货。除美元以外,当今世上几种其他货币,如加拿大元和中国元,以及拉美和菲律宾的几种货币,当初都是基于西班牙银元以及仿效它的其他八雷亚尔银元。比索这个词在西班牙语中是在也是用来形容这个面值的,并且成为前西属殖民地发行货币的基准单位,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拉圭、菲律宾、波多黎各、秘鲁、萨尔瓦多、乌拉圭及委内瑞拉比索。在中国,由于流通便利,银元在民间极为流行,尤其在商界,时常代替需要镕铸裁切的银两:西班牙银圆被称为本洋,正面有西班牙国王戴假发之像,类似释迦文佛发髻,俗称“佛头”、“佛面银”、“佛首银”、“佛头银”、“佛银”、“佛洋”,背面图案中央为西班牙盾徽,其左右有一对海力士柱拱卫(故称“双柱”、“双柱”、“柱洋”),流行最早,一个银元约重0.72两,银占九成,故仅含有银0.648两。但民间大致上以0.7两银,兑换一个银元。(有时以0.69两兑换,称六九银;亦有时以0.72两兑换,称七二银。)早期的银圆多为西班牙在墨西哥殖民统治时,铸造之西班牙银圆,1850年以后输入的银圆则有墨西哥独立后铸造,以鹰为标记的“鹰洋”,二者的重量成色一样。

相关

  •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Fast breeder reactor),或称快中子滋生反应堆、快滋生反应堆、快堆等,是一种核子反应器,核燃料和一颗快中子在核分裂后产生更多的中子,且利用增殖性材料吸收快中
  •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英文简称“PKUHSC”,是北京一所以医药卫生为主的高等院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原名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5月4日并入北京大学。北医前身是国立
  • 中石器时代中国中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远没有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丰硕。中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之间,其特征是细石器的制造,所以又称作“细石器时代”。中国在约
  • 哺乳期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称哺乳、授乳或母乳喂养,指的是女性以乳房喂食婴儿母乳的行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并吞咽母乳,专家建议在出生后一小时即可哺喂母乳,之后
  • 土生华人峇峇娘惹(马来语:Baba Nyonya或者Peranakan),又称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是指15世纪初期到17世纪之间开始定居在马六甲、印尼、新加坡、泰国和缅甸一带的中国明代、清代移民后裔。这
  • 2014年斯洛伐克总统选举基什卡  菲乔伊万·加什帕罗维奇 无党籍安德烈·基什卡 独立人士2014年斯洛伐克总统选举在3月15日举行,由于无候选人取得过半数票,于3月29日进行第二轮投票。这也是斯洛伐克
  • 滑铁卢东站滑铁卢东站(英语:Waterloo East station),亦称伦敦滑铁卢东站(London Waterloo East)是伦敦中央的火车站,位于从查令十字车站到肯特郡的铁路线上。滑铁卢东站于1869年1月开幕,当时是
  • 卢木斋卢木斋(1856年-1948年8月),名靖,字勉之,号木斋,以号行,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私立南开大学早期建校的资助人之一。卢木斋将兴办实业的全部财产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先后
  • 波尼波尼县(英语:Pawnee County)是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北部的一个县,面积1,541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本县共有人口16,577人。本县县治为波尼(Pawnee)。欧塞奇族自古以来便一直将这
  • 盖茨堡之役 (1993年电影)《盖茨堡之役》是一部美国1993年上映的战争电影,改编自历史小说家迈克尔·沙拉(Michael Shaara)撰写的小说《杀戮天使》(The Killer Angels),由隆纳·F·麦斯威尔(Ronald F. Maxw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