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 (莫扎特)

✍ dations ◷ 2025-02-23 19:45:25 #莫扎特作品,安魂曲,1791年音乐

《d小调安魂弥撒曲》,KV626,或简称《d小调安魂曲》,是莫扎特创作的一套安魂曲,亦是他最后的作品之一,写于1791年。

1791年7月,一位匿名人士(后来发现该人是瓦尔塞根伯爵(英语:Franz von Walsegg))要求莫扎特为他撰写一套《安魂曲》。当时莫扎特仍在撰写歌剧《魔笛》,亦刚刚接受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加冕成为波希米亚国王创作正歌剧(即《铁托的仁慈》,KV621)。如是,在八、九月,莫扎特专注在这两出歌剧中;直至十月,才继续完成《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和开始为《安魂曲》及另一首清唱剧起稿。11月20日,莫扎特病倒了,但他仍在床上休养及尽力作曲,一直至12月5日离世为止。

由于莫扎特已先从瓦尔塞根伯爵领取了半额的创作报酬,他的遗孀康丝坦兹急于找人完成以领取余下的酬金。最先康丝坦兹先找了莫扎特的好友艾伯拿(英语:Joseph Leopold Eybler),但只完成部分继抒咏便放弃了。后来康丝坦兹找到曾协助莫扎特抄谱的苏斯迈尔。苏斯迈尔根据艾伯拿的一些资料,再加上自己的创作,最后赶及在莫扎特逝世100日前完成,还伪冒了莫扎特的签名(很明显,是为了让瓦尔塞根伯爵觉得全曲的确是由莫扎特独力完成,好让康丝坦兹能向他领取余下的报酬)。

除了苏斯迈尔的版本外,曾跟随米歇尔·海顿的作曲家奈金(英语:Sigismund von Neukomm)于1819年亦曾单独完成补遗,可是苏斯迈尔版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奈金版。

关于莫扎特与《安魂曲》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不同的流传和猜测。尤其当1984年电影《莫扎特传》公映后,更引来不少的联想;然而电影的内容就和大多的流传一样,真确性存疑。

全曲共八个部分,共14个乐章。结构如下:

1958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曾展出过《安魂曲》的手稿,事后却被发现当中“牺牲祈祷”的一页被撕去。,而撕去的部分有由莫扎特所写的“Quam olim d: C:”(重复前一个乐章“圣主耶稣”中“曾对亚伯拉罕应许过”的一段),直至现在,仍然无法得知为何会发生这件事,亦未能寻回这一部分。

相关

  •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英语:Plasmodesmata)为植物细胞和部分藻类细胞壁间贯穿细胞壁的特有孔道,可以让相邻细胞的细胞质相互流通。有微小孔道,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通道中有
  • 字谜谜语,指字面无法解释的语句,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需要推敲及猜测其答案。谜语又称为叟辞、隐语等,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周密的《齐东野语》说:“古之所谓
  • 蒂托·李维蒂托·李维(Titus Livius,前64年或前59年-17年)是古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写过多部哲学和诗歌著作,但最出名的是他的巨著《罗马史》(原名为Ab urbe condita,意为“自建城以来”)。李
  • 九德九德: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或称具有九德的人。亦可谓九功之德。亦行有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
  • 体域网身体感测网络(英文:Body Area Network,缩写:BAN)是由可穿戴或可嵌入设备组成的网络。由于这些设备通过无线技术进行通信,所以体域网也叫无线体域网(WBAN)。体域网最新的国际标准是IE
  • 1566年长今,李氏朝鲜中宗时期宫廷女医师
  • 贝努鸟贝努鸟(Bennu),相当于埃及的不死鸟,而且被说成是太阳神拉、亚图姆或欧西里斯的灵魂。而贝努鸟的头衔有:“造就自身者”(He Who Came Into Being by Himself)、“上升者”(Ascending
  • 烯啶虫胺烯啶虫胺(英语:Nitenpyram)是一种杀虫剂,常用于农业和兽医学中以杀死家畜或宠物身上的寄生虫。在兽医学中,烯啶虫胺作为犬与猫的口服剂来控制跳蚤,常用商品名为诺普星(英语:Capstar)
  • 纤细盗龙纤细盗龙属(学名:Graciliraptor)是驰龙科小盗龙亚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下白垩纪的中国。模式种是陆家屯纤细盗龙(G. lujiatunensis),是是在2004年由徐星及汪筱林所描述、命名。属名
  • 图文电视图文电视(Teletext)是电视台将文字、图形等数字化信息隐藏在电视节目信号的垂直空白间隙(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 VBI)的第12至18条水平扫描线内播出,由飞利浦VDU首席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