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琳琳

✍ dations ◷ 2025-08-13 21:24:36 #1933年出生,2015年逝世,桂姓,慈城桂氏,燕京大学校友,北京大学校友,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女性物理学家,中国女性化学家,浙江科学家,中国化学会理事

桂琳琳(1933年1月-2015年2月27日),女,浙江慈溪人,中国物理化学家、结构化学家,中国石油催化界元老。北京大学教授。

1933年1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慈谿县慈城镇(今属宁波市江北区)。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亲迁居上海,在上海上学。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燕京大学化学系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转入北大化学系就读。1953年,北大化学系毕业。

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至1960年,任北大化学系助教。1979,晋升北大化学系副教授。1985年,晋升北大化学系教授。1986年,成为北大化学系博士生导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被批斗。

1986年至1994年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二届,第二十三届理事会理事。1994年及之后,当选中国晶体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2015年2月27日1时40分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2岁。

丈夫丁石孙是中国数学家,曾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桂琳琳是中国著名女物理化学家。20世纪50年代,在北大化学系从事结晶化学的教学研究,师从唐有祺。1956年,在唐的指导下,发表论文“论无水亚硫酸钠的晶体结构”,是中国建国早期发表结晶化学代表论文之一。

1963 年,中国国家科委(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委托桂琳琳作为主要筹备组成员之一,在北大负责筹建北京大学物质结构研究基地,1966年,基本建成。1966年春,中国国家科委下达“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研究课题,桂琳琳为主要项目负责人。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发起石油催化研究,桂琳琳作为北大主要负责人之一研究多相催化剂。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用混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改性的三氧化二铝载体,并与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作研制开发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获得产业成功。

1992年,受中国国家科委聘请,出任“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主要代表著作有:

相关

  • 科学 (中国杂志)《科学》杂志是中国科学社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的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
  • 今日中国《今日中国》(China Today),原名《中国建设》(China Reconstructs),是宋庆龄和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创办于1952年的月刊。《今日中国》以中文、英文、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德
  • 屠睢屠睢(?-前214年),秦朝的尉,秦攻百越之战的主将。约前218年,秦始皇派屠睢率50万秦军分五路进攻岭南和闽越地区的百越族——南越、西瓯、骆越和闽越。秦始皇派史禄率领士兵在湘水和漓
  • 企业识别企业识别(英语:Corporate Identity),常简称为CI,一般指品牌的物理表现。通常来说,这一概念包含了标志(包括标准字和标准图形)和一系列配套设计。一套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 大卫·韦克斯勒大卫·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1896年1月12日-1981年5月2日)是一位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他制定了著名的智力量表,例如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0)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大卫
  • 阿德里安-马里·勒让德阿德里安-马里·勒让德(法语:Adrien-Marie Legendre,1752年9月18日-1833年1月10日),法国数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统计学、数论、抽象代数与数学分析上。勒让德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分析
  • 毕尔逊亚瑟·塔潘·毕尔逊(Arthur Tappan Pierson,1837年3月6日 – 1911年6月3日)是一位美国长老会牧师,早期基要主义领袖,作家,讲过超过13,000篇道,写过超过50本书,并且因着他作为横跨大西
  • 阿什哈弗·巴兹纳尼阿什哈弗·巴兹纳尼(Achraf Baznani,1979年-)是摩洛哥的艺术家,导演,摄影师。 Achraf Baznani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摄影。在他青少年时期,他收到一部柯达250相机作为生日礼物
  • 卡兰普尔卡兰普尔(Karanpur),是印度拉贾斯坦邦Ganga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069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0694人,其中男性11035人,女性9659人;0—6岁人口2983人,其中男1619人,女1364人;
  • 纳尔瑙尔纳尔瑙尔(Narnaul),是印度哈里亚纳邦Mahendragarh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209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62091人,其中男性33036人,女性29055人;0—6岁人口8950人,其中男4984人,女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