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

✍ dations ◷ 2025-07-10 02:30:50 #伊拉克-美国关系,美国驻外机构,巴格达建筑物,2009年完工建筑物,2009年伊拉克建立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英语: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Baghdad)是美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设立的外交代表机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英语: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Iraq)担任此馆位阶最高的外交官。

美国大使馆在巴格达的馆区占地约440,000平方米(0.44平方公里),几乎接近梵蒂冈的大小,是美国规模最庞大、造价最昂贵的驻外使馆。拥有15,000名雇员、耗费了7亿5千万美元建造,在经历了多次延宕之后才于2009年1月竣工启用,并取代了2004年7月1日落成、坐落于绿区、前总统萨达姆·海珊共和宫内的上一代大使馆。

美国在巴格达的公使馆于1946年升格为大使馆,之后由西班牙建筑师何塞普‧路易‧塞特(英语:Josep Lluís Sert)设计大使馆馆舍,于1961年投入使用,但其设计优先考量是冷却散热,而非保安。该馆一直沿用到1967年,第三次以阿战争之后,美国利益代表处改设到比利时驻伊大使馆里去,直至1984年美国与伊拉克重建邦交为止。但在波斯湾战争爆发前几天,巴格达的美国大使馆再度关闭,而又于1991年在波兰大使馆内设立利益代表处。目前第一代大使馆已经被弃置,并且出租中。

新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于2009年1月在绿区内落成启用,整个104英亩(42公顷)的馆区内包含21栋建筑,规模是美国海外使馆之最。其位于底格里斯河北岸、塔穆兹桥(Arbataash Tamuz bridge)以西、金迪街以南(Al Kindi Street),用地是于2004年10月由伊拉克过渡政府移交给美方的。规划成一座常设性的建筑结构群,替5,500名在伊拉克居住、工作的美国人提供了住所。施工期间,美国政府对很多方面的相关计划都予以保密,大部分细节只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报告里才有记载。除了1,000名常雇人员外,还另外聘请了3,000人,包括保安人员。

2005年中期开工后,原先预计的完工时间点是2007年9月。“当提交2006年年度预算至国会后,总统又送了一份2005年度紧急追加拨款的要求过去,而当中替巴格达的大使馆追加了13亿美元...”。一份紧急追加预算(H.R. 1268/P.L. 109-13,包括了用于大使馆建设的5亿9千2百万美元)于2005年5月11日通过。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说法,这些资金全部都是大使馆新址的工程所需要的。然而,《华盛顿邮报》的华特·平卡斯(Walter Pincus)发现新大使馆至2012年时,花掉的钱并不只7亿美元,且新闻网站“财经内幕”(Business Insider)于2013年一份报导指出实际的耗费已经超越7亿5千万美元。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还要求了另外1亿美元,用以替大使馆进行“浩大”的修缮。2006年之后,大使馆的工程主要由科威特建商“First Kuwaiti Trading & Contracting”主持。

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除了外交办公建筑外,还设有大量的住房和基础设施,足以不依赖巴格达的设施而自立运作,如下所示:

馆内建筑的强化程度和保安十分严密,均高于绿区内的建筑标准。尽管细节数据大都保密,但明显的是拥有一座海军陆战队使馆警卫队分遣处,可见具备强大的火力。防御工事包括了完善的安全周界、高于平常标准的建筑防护措施、5座戒备森严的出入口,还有可能存在的大规模地下住所与碉堡等,建筑数量未知。

2007年10月5日,《美联社》报导称定在9月的完工目标可能跳票,而且要到2008年才有建筑可以投入使用。2008年5月,美驻伊拉克的外交单位开始迁入新馆。

2009年1月,当大使馆后迟了超过1年而启用时,在初期共容纳了16,000名雇员,但大部分都是承包商,其中的外交人员大约2,000名。2012年3月,最后一批美军撤离伊拉克数个礼拜后,美国国务院宣布,考量到预算因素和撤军之后对伊拉克外交局势的重新评估,巴格达美大使馆的人员将会大幅裁减,并准备改雇伊拉克籍人员取代。

曾经有指控宣称科威特建商在兴建美大使馆期间,涉及不道德的习俗和人口贩卖。

相关

  • 阿瑟·科恩伯格阿瑟·科恩伯格(英语:Arthur Kornberg,1918年3月3日-2007年10月26日),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生物化学家。因在酶化学方面的工作,1959年他与西班牙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塞韦罗·奥乔亚共同获
  • 宪法法庭宪法法庭,由中华民国司法院设置的司法院大法官所组织而成,合议审理政党违宪之解散案件,以及由立法院提出的总统及副总统弹劾案等事项。1992年5月28日,中华民国宪法第二次增修条
  • 威斯敏斯特市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雅译作西敏,可以指:
  • 短尾獴(H. brachyurus)短尾獴(学名 Herpestes brachyurus) 是生活在东南亚雨林的一种獴。短尾獴体色为红褐或黑色,四肢黑色,头部略灰,下巴有一小块无毛。一般体长60-65厘米(其中尾长约25厘米),体重约1.4公
  • 原子邦妮原子邦妮(Astro Bunny)是一个台湾电子音乐组合。由两位音乐人樱桃帮主唱查查与Zayin展翼乐团吉他手Nu(羽承)所组成,于2015、2016连续两年蝉联StreetVoice年度人气榜冠军。原子邦
  • 伊尼戈·马丁内斯伊尼戈·马丁内斯(西班牙语:Iñigo Martínez Berridi,1991年5月17日-)是西班牙的一位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司职中后卫。他现在效力于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球队毕尔巴鄂。他也代表西
  • 黄炎生黄炎生(白话字:N̂g Iām-seng;1903年11月16日-1974年10月13日)是台湾首位任职法官的人物,台北州淡水郡淡水街(现新北市淡水区)出身,日治时代在日本内地和台湾担任法官,从六位。淡水公
  • 瓦尔特·蒂尔瓦尔特·蒂尔博士(德语:Walter Thiel, 1910年3月3日-1943年8月17日)是前一位德国火箭科学家,瓦尔特·蒂尔在为纳粹德国A4 (V-2)火箭的成功开发起了决定性作用。1910年3月3日,瓦
  • 史记索隐《史记索隐》共30卷,由唐代司马贞撰写,运用了大量的文献作为校勘材料,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献,使得一些书目得以流传下来,便于后人辑佚,有功于目录学。另外,《史记索隐》在文献考证上
  • 高铎 (明朝)高铎,字鸣道,山西绛州(今新绛)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洪武十八年(1385年),高铎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七十四名进士。后历任刑部侍郎、佥都御史。其才能优秀,为朝廷内外人士所倚重。